任伯雨
任伯雨(一○四七?~一一一九?),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孜子。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進(jìn)士(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調(diào)清江主簿,知雍丘縣。哲宗元符三年(一一○○),召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鶴山集》卷六○《跋任諫議伯雨帖》)。徽宗初政,條疏章敦、蔡卞罪狀,章、蔡貶官。居諫省半載,大臣畏其多言,尋出知虢州。崇寧元年(一一○二),以黨事編管通州(同上書),徙昌化軍、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有《戇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東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傳。
任伯雨(約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人。孜子,任伋侄子。神宗元豐五年(1082)進(jìn)士,調(diào)清江(淮陰市)主簿,知雍丘縣。哲宗元符三年(1100),召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徽宗初政,條疏章敦、蔡卞罪狀,章、蔡貶官。居諫省半載,大臣畏其多言,尋出知虢州(河南盧氏縣)。崇寧元年(1102),以黨事編管通州(今應(yīng)是江蘇省南通市的通州市),徙昌化軍(海南儋州)、道州(今湖南南部的道縣,與兩廣毗鄰)。
《宋史》卷三四五·任伯雨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