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教育背景
父親桂京山原為菜農(nóng),后經(jīng)商發(fā)家。其生有四子,永清居二。早年在本縣鷹潭高等小學(一說貴溪縣第二小學)讀書,成績一般。小學畢業(yè)后,父親送他到南昌上學,初入心遠中學,嗣后畢業(yè)于第一師范學校(一說他先在江西公立國語講習所肄業(yè),后入江西省立第一中學)。曾任高等 小學教員,北伐贛軍總司令部軍需,中央直轄討賊軍游擊第一旅司令部書記等。1923年冬到廣州,入大元帥府軍政部教導團軍士連當兵。1924年初入大本營陸軍講武學校第一隊學習,后由江西省出席國民黨一大代表徐蘇中、彭素民保薦投考黃埔軍校,同年6月轉(zhuǎn)入黃埔軍校,入第一期第二隊學習。參與組織孫文主義學會。軍?偨坦俸螒獨J對他頗為賞識,未畢業(yè)就被派到教導團任代理排長。畢業(yè)后歷任黃埔軍校教導第二團九連上尉連長、黨代表,第一師特務連連長,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特務營營長。1930年,他又被保送到德國留學,畢業(yè)于德國步兵專門學校。
參加北伐
參加第一、二次東征和北伐戰(zhàn)爭。第一次東征時,他代理連長;第二次東征時,他升任營長,參加了攻打惠州之役。于第一次東征戰(zhàn)后,擅自沒收敵軍財物,郵寄回江西,事泄后被判死刑。后因?qū)W生聯(lián)呈國民黨中央,請念其淡水、紅湖、興寧戰(zhàn)功,從寬處治。1925年4月8日依中央議決案,免桂永清死罪,令其戴罪立功。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桂永清在東路軍總指揮部擔任營長,由汕頭進入福建。1927年部隊到達浙江時,總指揮部設立直屬獨立團(五十八團),何應欽將其升任上校團長。后任第一集團軍總部特務團團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wèi)一團團長,1930年升任第十一師三十一旅少將旅長。桂到任后,推薦邱清泉任副旅長,但蔣介石卻另派李默庵任副旅長。李去見桂時,桂正在打麻將,對李態(tài)度較為傲慢。李回去向蔣告狀,蔣立即將其撤職。桂請何應欽為之說項。何問桂是否愿意出國留學,得到肯定答復后,何向蔣請求派桂出國學軍事。1930年桂赴德國學習軍事,次年春到達柏林,同年秋回國。1932年3月,他與賀衷寒等組織復興社,任訓練處處長。1933年秋任中央軍校軍官高等教育總隊第一隊隊長、總隊長,復興社中央干事會常務干事兼訓練處長。中央軍校軍官訓練班主任,中央軍校教導總隊(轄三旅九團四萬三千余人)中將總隊長。
陸軍中將
1935年4月授陸軍少將,1936年10月授陸軍中將。任第七十八師師長,首都警備副司令,兼任南京市大中 學校學生暑期軍事集訓總隊總隊長。西安事變發(fā)生后,任討逆軍第五路第一縱隊指揮官,率教導總隊馳赴陜西救蔣介石。12月18日,桂部向渭南攻擊前進,至上午9時攻占了渭南。12月25日,蔣介石被釋后由西安飛抵洛陽時,桂永清受到蔣的嘉勉。不久,他被任命為特使,前往英國參加英王加冕大典?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任第四十六師(由教導總隊改編)師長,率部投入淞滬會戰(zhàn)中,扼守蘇州河八字橋一帶。隨后,部隊又參加了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據(jù)守紫金山、天堡城、光華門等處。戰(zhàn)役結(jié)束后,他率殘部渡過長江,到河南整修。1938年改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戰(zhàn)時干部訓練總團教育長(蔣介石、陳誠分兼正、副團長)。同年4月,他任國民革命軍第27軍軍長。5月因蘭封戰(zhàn)役失利被撤軍長職,仍回任戰(zhàn)干團教育長。后任三青團臨時中央監(jiān)察會監(jiān)察,1941年調(diào)任駐德國大使館武官,1944年11月又任駐英國軍事代表團團長。 盟軍攻克柏林后,任駐德國軍事代表團團長。當選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1946年轉(zhuǎn)赴倫敦接受英國政府贈送的軍艦,回國后歷任海軍副總司令,代總司令。1947年3月任海軍總司令,兼任國防科學委員會委員,海軍軍官學校教育長,海軍軍官訓練團團長。
遠赴臺灣
1949年赴臺灣,續(xù)任海軍總司令。1951年春授海軍二級上將。1952年4月轉(zhuǎn)任“總統(tǒng)府”參軍長,當選國民黨第七屆中央評議委員。1954年6月授海軍一級上將,任“參謀本部”總參謀長。1954年,海軍名將桂永清逝世于臺北,遺族披麻戴孝瞻仰其遺體。臺灣出版有《海軍上將桂永清先生傳》、《桂永清先生紀念集》等。
重要經(jīng)歷
他曾發(fā)起組織三民主義研究社,參加東征、北伐,成為蔣介石心腹親信。黃埔軍校一期畢業(yè)后,1930 年留學德國步兵學校,次年秋回國,與賀衷寒等組織復興社。后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第一隊隊長、總隊長,復興社中央干事會常務干事兼訓練處長。旋即調(diào)任安慶警備副司令。中央軍校軍官訓練班主任,中央軍校教導總隊(轄三旅九團四萬三千余人)中將總隊長。
1935年升任師長,南京警備司令。兼任南京市大中學校學生暑期軍事集訓總隊總隊長。西安事變發(fā)生后,任討逆軍第五路第一縱隊指揮官。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任第四十六師(由教導總隊改編)師長,1937年參加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擢升第二十七軍軍長,軍事委員會戰(zhàn)時干部訓練總團教育長。
1938年5月因蘭封戰(zhàn)役失利被撤軍長職。后任三青團I臨時中央監(jiān)察會監(jiān)察,1940年任駐德國武官。
1944年調(diào)任駐英國武官兼軍事代表團團長。盟軍攻克柏林后,任駐德國軍事代表團團長。當選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
1946年轉(zhuǎn)赴倫敦接受英國政府贈送的軍艦,抗戰(zhàn)勝利后回國,出任海軍副總司令,代總司令。
1947年3月升任總司令,兼任國防科學委員會委員,海軍軍官學校教育長,創(chuàng)辦青島海軍訓練團;任 海軍軍官訓練團團長。
1949年指揮戰(zhàn)艦27艘和其他船只計15萬噸撤至臺灣。
1948.8.26-1952.4.9任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對臺灣軍隊進行嫡系大接替,成為受益者之一。
1951年春授海軍二級上將;(1935年4月13日授予少將、1936年10月22日晉升中將,1951年2月由海軍總司令晉升海軍二級上將。
翌年4月,調(diào)任總統(tǒng)府參軍長,當選國民黨第七屆中央評議委員。
1954.6.21-1954.8.12,1954年6月授海軍一級上將,就任國防部參謀總長(僅45日,病逝于任上)。
1954年8月12日病逝臺灣。
臺灣出版有《海軍上將桂永清先生傳》、《桂永清先生紀念集》等。
曾寫《領袖歌》歌詞:大哉中華,代出賢能!歷經(jīng)變亂,均能復興!蔣公中正,今日救星;我們跟他前進,前進!復興,復興!
人物事跡
私吞戰(zhàn)利品,險些被槍斃
1924年桂永清考入黃埔軍校,并于同年6月入第一期第二隊學習。軍校受訓期間,為總教官何應欽所賞識,在他未畢業(yè)前就被派到教導團去代理排長。
第一次東征攻打淡水時,他帶領部隊攻城。蔣介石從望遠鏡里看到,當時桂永清正在沿著云梯登城,半途被守軍推翻,直挺挺地摔到了城下,但他很快又出現(xiàn)在云梯上。打下淡水后,蔣介石對桂永清大加贊賞,認為他適合帶兵,因此轉(zhuǎn)任黃埔軍校教導第二團九連上尉連長。
1925年9月28日,蔣介石出任東征軍總司令,討伐陳炯明。蔣介石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性,一路上他叮囑官兵:“如有騷擾人民,違反軍紀的,上至校長,下至士兵,都要槍斃!倍藭r的黃埔學生軍尚稱得上是一支新型的軍隊,一路征戰(zhàn),秋毫無犯,贏得了民心。
然桂永清在戰(zhàn)場上雖不惜命,但平日對身外之物卻有點看不開。打下淡水后,部隊開始搜索追擊,他也沖進了一家典當行,俘虜沒抓著,卻擄走了當鋪里的幾塊布料、一副手鐲和幾塊光洋,打了一個包裹,第二天就郵寄回江西老家。沒想到這件事卻被李之龍盡收眼底。眼見桂永清在破壞軍紀,擾民犯民,李之龍聯(lián)合多位黨代表,還找來當鋪的老板,一起去蔣介石那里告發(fā)。事實俱在,蔣介石大怒,當即動起了殺機,拍著桌子吼道:“這是革命軍史上的恥辱!彼粨]手,吩咐道:“拉出去槍斃,并通曉各軍,以資鑒訓!必撠焸鬟_命令的是上尉秘書賀衷寒和桂永清一樣也是孫文學會的骨干,與桂素來交好,緊忙請來何應欽,請蔣介石刀下留人。蔣介石總算是網(wǎng)開一面,改為降級處分,以觀后效。
違抗蔣介石命令,被撤職
大難不死的桂永清在經(jīng)歷了“生死考驗”之后,一改往常的生活作風,尤其是在帶兵上再也不敢松弛。
1928年8月,國民政府軍事編遣會議結(jié)束之后,蔣介石的軍事集團 第1集團軍整編為6個師,以劉峙、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方鼎英、曹萬順分任第1、第2、第3、第9、第10、第11師師長,除第11師師長曹萬順是北伐初期投誠過來的,其他5個師長都是黃埔教官,為蔣之愛將。為了更好地控制11師,并對曹萬順進行監(jiān)視,蔣指派原來的21師師長陳誠率領北伐軍總司令部的兩個警衛(wèi)團改編為第31旅,旅長由桂永清擔任,副旅長暫缺,隸屬11師,而陳誠則為11師副師長,其實蔣介石的初衷是讓陳當師長,由于何應欽的反對,陳誠只能以副師長為過渡,準備隨時接替曹萬順。
桂永清到任沒幾天,就向蔣介石推薦他的好友邱清泉為副旅長,但蔣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另派李默庵為副旅長。李默庵奉蔣之命去見桂永清,當時他正在打麻將,見李默庵來了,態(tài)度比較傲慢,說道:“我已向校長推薦了副旅長人選!崩钅峙隽酸斪,并不善罷甘休,回去后就向蔣介石告狀,說桂永清如何抗拒校長的命令,整天打牌,驕橫自大等等。蔣介石聞言大怒,立即下令將桂永清撤職。桂永清聞訊后立刻趕到南京,他先拜見軍政部部長何應欽,請何為之說情。何應欽考慮了一下,問桂永清愿不愿出國留學。桂永清滿口答應。于是,何應欽去見蔣介石,講道:“建軍需要人才,桂永清是有用之才,何不選派他到德國去留學,將來定不負校長的期望。目下桂永清自知觸犯紀律,不敢來見校長!笔Y介石說:“桂永清竟敢違抗我的命令,目無紀律,太不象話了。既然你建議他留德,可以嘛,你馬上去叫他來見我。”這是桂永清第二次犯了錯誤來見蔣介石。蔣介石一見桂永清,劈頭就罵:“你連我的命令也不聽,是什么道理?”桂永清立正道:“報告校長,我怎敢違抗您的命令?因為我已經(jīng)呈報校長委派邱清泉為副旅長,李默庵來了我怕發(fā)生重復,便叫他回南京。”蔣介石說:“邱清泉已經(jīng)另有任用,誰知你亂來一套。姑念你過去工作較好,不予深究。何部長說你愿意去德國留學,我同意你去。你要好好研究德國的戰(zhàn)術和訓練方式,以后為我國建軍改制做出貢獻。你不但要學軍事,還要摸清德國國社黨的組織活動情況,F(xiàn)在,給你三萬元安家費,到軍政部去領。你那個旅已撥歸劉峙去指揮,你早日去德國好了!本瓦@樣桂永清丟掉了大好的軍事前程去德國“深造”了。
棄守蘭封城,間接造成花園口慘案
1938年初,國民黨進口了大批裝甲車,蔣介石組建了他的第一個機械化師——陸軍第200師,師長為杜聿明,邱清泉為副師長,可見邱在蔣介石心目中的位置。桂永清就更不用提了,何應欽將其侄女何相銀許配給他為妻,蔣介石特送賀禮500銀元;教導總隊在南京失守后整編為27軍,桂永清繼 任軍長。圍殲土肥原之戰(zhàn),蔣介石特令桂永清、邱清泉率部參戰(zhàn),既表明此戰(zhàn)的重要,也顯示蔣介石對此戰(zhàn)的重視,但對薛岳而言,這份厚禮卻未必就是好事。因為他十分清楚,這兩個“天子門生”為人自傲自負,剛有余而柔不足,勇過多而謀欠乏,說不定什么時候捅出漏子來就會讓他噬臍莫及;仡^來看,薛岳的擔心是有先見之明的,事情果然就壞在這兩位“德國將領”身上。本來,蘭封是由宋希濂的71軍防守的,邱、桂兩軍到后,蔣介石改令71軍向紅廟方向進擊,而將守蘭封的任務交給了27軍,且把71軍的88師(師長龍慕韓)暫留下來,交桂永清指揮,邱清泉協(xié)助之,換防時,宋希濂向邱、桂兩人介紹當面之敵和友軍的情況,邱清泉不等宋希濂說完即打斷他的話說:“嗨,這點敵人算什么,看我們來打他個落花流水!”桂永清也滿不在乎地說:“以少勝多,難乎其難,以多勝少,又有何難?”宋希濂見邱、桂如此驕傲輕敵,便 不無譏諷地笑著說:“好哇!你們兩位u2018德國將軍u2019來了,這次一定可以打個大勝仗。”
他們也確實打過一次“勝仗”。5月21日,也就是64軍、74軍向野雞崗發(fā)起進攻的那一天,邱清泉帶著幾輛坦克、幾十個步兵在蘭封城郊照例巡邏時,正碰上了一支百余人的敵人騎兵部隊朝蘭封方向搜索而來!班!狗日的,想曹操,曹操到,我正要找人祭炮呢!”邱清泉熱血上涌,興奮異常,第一個駕駛坦克沖向了敵人。騎兵哪是坦克的對手?隨著坦克前機關炮的歡快叫聲,敵人就像被砍斷的樹樁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倒栽了下來,死了主人的戰(zhàn)馬在野地里四下驚奔起來,……不一會兒,100多個鬼子除了幾個腿長跑得快的活著回去報喪之外,余下的都成了邱清泉等人的報功材料。大小畢竟是個勝利,高興也在情理之中,可邱、桂二人似乎生來就有吹肥皂泡的本領,他們樂不可支地分別給蔣介石、程潛、薛岳打電話,拍電報,吹噓什么:“蘭封大捷”,殲敵無數(shù)等。呆在鄭州的蔣介石當然十分興奮,為他的得意門生。他想,吃掉土肥原已是指日可待的事了!但吹起的肥皂泡終究是經(jīng)不住任何風吹雨打的。僅僅過去的一天,23日,土肥原的一個加強旅團在坦克、大炮的支援之下,向蘭封城展開了遮天蓋地的打擊。兩三個小時之后,桂永清便招架不住,全線潰敗,被沖散了的潰兵裹傷抱殘,哭爹喊娘,如潮水般向西落荒逃去。邱清泉則仗著戰(zhàn)車之利,一口氣就逃到了羅王車站。桂永清跑起來自然沒有他這么麻利,他知道,作為主官丟失蘭封意味著什么,于是,逃跑途中他匆匆給88師師長龍慕韓寫下一張字條,令龍師長固守蘭封,自己則馬不停蹄地狂奔到羅王車站,說是收拾殘兵敗將去了。
混淆的歷史事件,并沒有參與隨棗會戰(zhàn)
有人提到桂永清作為37軍軍長,參加了39年5月的隨棗會戰(zhàn),并臨陣脫逃,這是把歷史事件搞混了。桂永清在38年5月的蘭封會戰(zhàn)時作為27軍軍長,不戰(zhàn)而撤。此戰(zhàn)包括黃杰、桂永清在內(nèi)的一批嫡系將領被免職,龍慕韓被處決,是第一個被處決的嫡系將領。此戰(zhàn)后雖然桂永清由于和何應欽和陳誠的關系都很密切,沒有重懲,但就丟掉了直接指揮部隊的權利。
隨棗會戰(zhàn)中,參加的部隊有一個39軍,當時軍長劉和鼎,該部隊屬于雜牌部隊,其編制長期不滿員,隨棗戰(zhàn)后分散入敵后打游擊。而提到的37軍,在39年3月時參加南昌會戰(zhàn),應該在湘贛鄂邊界地區(qū),此后在9月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從未參加過隨棗會戰(zhàn),其軍長也先后為黃國梁、關麟征(兼任)、陳沛,跟桂永清沒有關系。
海軍司令的歲月
1945年歲末,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當桂永清換上海軍將官制服前往南京下關海軍總司令部辦理移交時,所有在部人員都懵住了。這倒不僅是因為中國自有近代海軍以來,坐鎮(zhèn)旗艦發(fā)號施令的大多是福建籍人,而桂永清是來自江西的老表兄;真正讓他們吃驚的是:就這么一只“旱鴨子”,輕而易舉地奪去了海軍的指揮大權?
在國民黨“黃埔系”將領中,桂永清以愛吹牛皮、好大喜功著稱,說起話來,三句不離一個“大”字,但真正把他官銜撐大的原因,是因其對陳誠俯首貼耳,亦步亦趨。憑這一條,在北伐中表現(xiàn)平平的他,被保送去德國留學,回國后一躍而為中央軍校少將總隊長?箲(zhàn)爆發(fā)后,軍委會舉辦戰(zhàn)時干部訓練團,陳誠自兼團長,委桂永清兼教育長?上KW炱ぷ舆可以,一上陣便要露餡。河南會戰(zhàn)時,教導總隊編成第二十七軍,乍任軍長的桂永清很有些打個“大”勝仗的抱負,孰知事與愿違,氣得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薛岳要搬動軍法處置他,而他亦于氣憤之下,寫信給躲在后方的夫人說,要遠出潼關,另組強“大”民軍抗日。幸好,陳誠替他保駕,又調(diào)回武漢辦“戰(zhàn)干團”,當海軍將士浴血抗日時,這位未來的水師統(tǒng)領,正沉溺在麻將桌上,大呼小叫,據(jù)說這是德國學來的心理戰(zhàn)術,且先應用到“竹戰(zhàn)”上。某日,“戰(zhàn)干團”學生會派代表在麻將桌上找到桂教育長,請他為學生會刊物起個名稱,他一邊翻“白板”喊“開杠”,一邊寫了“大力”兩字,說是必須具有強“大”的海軍,才能打倒日本,建設國家。未幾,陳誠又替他謀得出國去駐外使館當武官的好差使,此后忽而柏林,忽而瑞士,忽而倫敦,在近似風光游歷般的生活中,又為肩章上掙得一顆星。等到八年抗戰(zhàn)結(jié)束,這才姍姍回國,先在陳誠出掌的軍政部里當海軍署署長。移時,陳誠接任海軍總司令,他又以副總司令身份代行總司令職權,儼然也是陸、海、空三總之一了。
無一日水兵經(jīng)驗的桂永清上任伊始,便大談特談其建設強“大”海軍以報國的計劃,時常乘著總司令旗艦到處巡視“沿海防務”,凡上船或登陸,一律鼓號大作,舉槍敬禮,先把總司令的派頭做足,略謂“一個大人物,必須具備海洋巨輪的一切條件,才能稱得上偉大”。但最令他泄氣的是海軍將領們都瞧不起他,竟聯(lián)名寫信向最高當局控告,發(fā)起“倒桂”風潮。好在老蔣絕對信任陳誠,而陳誠又絕對信任桂永清,是以到了1948年7月末,蔣介石在南京國防部禮堂召集其在大陸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軍事會議時,他竟得去掉一個“代”字。
民國末任海軍總司令的海戰(zhàn)生涯,全用在反共內(nèi)戰(zhàn)上。起先是按照老蔣部署,源源不斷地把兵馬彈械運到關外去和人民解放軍“決戰(zhàn)”,但是該當其霉星高照,蔣介石收到的都是敗訊,其中把責任歸咎于海軍配合不力或延誤軍機的不少。1948年10月,蔣介石從葫蘆島乘“重慶號”巡洋艦去塘沽,有機會親眼看看強“大”的海軍之實際情況,戴著白手套隨處摸摸,摸出了灰塵,于是指著桂總司令的鼻子大罵:“海軍腐化墮落成這樣,要亡國!”偏偏禍不單行,事隔未久,他在上海國際飯店“開小房間”時,突有一隊警察以調(diào)查旅客身份為由闖入,眼看一對年齡不相稱的男女在沙發(fā)上調(diào)笑,當是敲竹杠的好機會,硬要穿著西裝的桂永清出示身份證?偹玖畲笈拢粋電話打給該管轄警局的分局長,由局長匆匆趕來,召集排隊,接受“桂總”嚴斥后始告寢事。丑聞傳出,有人譏為海軍腐化墮落成這樣,全靠總司令為之作出表率。
幸好,人民解放軍凌厲迅速的攻勢,又一次幫桂永清保住了岌岌可危的烏紗帽。被迫宣布下野的蔣介石益發(fā)認識到海軍已成為其敗退臺灣的“生命線”,不敢再搞臨陣換將。事實也證明,桂永清指揮海戰(zhàn)雖然不行,但是用軍艦來搶運黃金白銀之類去臺灣,還是很賣力氣的。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后,有一段時間內(nèi),蔣介石幾乎天天都由桂永清陪伴,在軍艦上過日子,亦體現(xiàn)出關鍵時刻的信任。不過責罵還是家常便飯,僅1949年一年時間中,就有七十余條軍艦棄暗投明,宣布起義。最讓國民黨政權在全世界輿論面前丟盡面子的是,號稱威力最大、裝備最先進的“重慶號”巡洋艦,居然就在眼皮子底下的吳淞口采取行動,由鄧兆祥艦長親自駕駛開往煙臺解放區(qū)去了。起義宣言發(fā)布后,中外震驚,蔣介石得此消息,急得聲淚俱下,拍桌怒責桂永清“事先疏于防范”,“著即撤職留任!”國民黨立法院亦提出緊急動議,極言“u2018重慶號u2019為海軍總司令之旗艦,此次居然出走,實為古今中外之奇說!”責令桂永清和參謀總長顧祝同、國防部長徐永昌立即到院報告真相。一時間,桂永清成為國民黨內(nèi)眾矢之的,嚇得他語無倫次,竟對記者說鄧兆祥在英國已加入工黨了。
逃臺歲月
1949年10月初,桂永清滿懷沮喪,在廣州黃埔軍港作了最后一次“視察”,此后便駛?cè)肓怂簧凶詈涞亩。當時國民黨海軍只剩下五十余條艦艇,分散在南起海南島、北至舟山群島的萬里海疆上,兵力因戰(zhàn)線過長而分散,又面臨零件、燃料不敷接濟的困難,但桂永清感于蔣介石沒撤去他總司令的“恩德”,還要硬打腫臉充胖子,吹噓說已建起了“海上長城”。牛皮還沒吹“大”,1950年4月,解放軍跨過瓊州海峽,只用了六天時間便解放了海南島。緊接著,舟山群島、萬山群島、東山島等,相繼解放!昂I祥L城”被摧毀不論,眼看臺灣亦面臨“空前未有的危險時期”,蔣介石實在不敢再把最后的生機付諸于桂永清了,遂當機立斷,把這只屢戰(zhàn)屢敗的“旱鴨子”從臺北左營“海軍總司令部”里攆了出來。不過這時陳誠正以“行政院長”得勢,特意給他安排了一個體面的臺階:晉升陸軍上將,轉(zhuǎn)任“總統(tǒng)府”參軍長,做一個挾皮包的馬弁。
1952年春天,因美國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而得喘了口氣的蔣介石,又叫嚷起了“反共抗俄總動員”,軍界高層,相應地又有一番變動。桂永清也聽到了將由周至柔接替他“參軍長”職務的風傳。他本當這是徹底完蛋的兆頭了,便作出姿態(tài),托人購買字帖筆墨,放風說從此可有讀書寫字的機會。孰料卸去“參軍長”后,蔣介石派他接任“參謀總長”。喜出望外之余,他又恢復了愛說大話的故態(tài),逢人即吹要建設強“大”的三軍。其時桂永清已患病在身,自稱“為著初任總領三軍重任,不愿片刻休息,既看西醫(yī),也服中藥,以求急效”。然而偏有急火攻心之事不斷發(fā)生,忽而空軍中有人駕機起義,飛回大陸,忽而海軍中有艦艇被解放軍擊沉。1954年5月6日,這位“總長”陪新當選上“終身總統(tǒng)”的蔣介石乘軍艦去視察大陳島“防務”;不數(shù)日,大陳島外圍的鯁門、頭門、田岙三島即被解放軍攻占,從此大陳島、一江山島均在解放軍的炮火射程之內(nèi)。
1954年8月11日晚上,魏道明夫婦在北投某友別墅設宴,桂永清夫婦也應邀參加。甫入席,桂即稱喉頭傷風,說話聲啞,而仍用啞嗓子說必須建設強“大”三軍,才能打倒×匪,還囑同席的蔡孟堅多多“研究后重建方案”,誠所謂到了“聲嘶力竭”的地步。
第二天早晨,人們從廣播中聽到了桂永清已在當日凌晨暴卒的消息。終年五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