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潘宗顏,字士瓚,保安衛(wèi)人。善詩賦,曉天文、兵法。舉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歷戶部郎中。數上書當路言遼事,當路不能用。以宗顏知兵,命督餉遼東。旋擢
人物經歷
潘宗顏年少時勤奮讀書,能夠吟詩作賦,通曉天文、兵法。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考中進士,任戶部郎中,后出任山東按察使僉事。
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衛(wèi)首領努爾哈赤叛明朝稱汗建立后金。潘宗顏見遼東邊備松懈,于是數次上書陳述遼東邊備不足之處,朝廷卻無接納。只派他到遼東督辦軍餉,任監(jiān)軍,后升為開原兵備僉事
當時,女真興起,明朝邊備松懈,朝野回避討論遼東戰(zhàn)事。潘宗顏數次上書,痛陳遼東戰(zhàn)事失利之處,朝廷并不采納他的意見。但是,見他懂軍事,就派他到遼東督辦軍餉,任監(jiān)軍不久被擢升為開原兵備僉事。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發(fā)動了歷史上著名的薩爾滸之戰(zhàn)。戰(zhàn)前,潘宗顏向主帥進諫:北路主將馬林才能平庸,不足以獨當一面,建議改換人選。楊鎬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只是派他去監(jiān)督馬林軍。
潘宗顏與馬林共同帶領北路軍出發(fā),出三岔口,到稗子峪安營扎寨。夜間傳來了西路軍戰(zhàn)敗的消息。馬林所率北路軍不敢再進,命令部隊就地駐扎,自己率主力駐尚間崖,依山結陣,潘宗顏和另一部將龔念各率萬人分屯距大營數里的裴芬山和斡琿鄂謨,三營鼎足而立。三月初三,后金軍騎兵首先攻擊兵力薄弱的龔念各部,接著又以步兵正面沖擊,攻破明軍車陣,龔軍很快全軍覆沒。隨后后金主力進攻尚間崖,馬林率軍迎戰(zhàn),后金軍一部迂回馬林陣后,兩面夾擊,大敗馬林,奪占了尚間崖。接著后金軍又集中全部兵力,向裴芬山的潘宗顏部發(fā)動攻擊。
潘宗顏把部分戰(zhàn)車放到陣地前沿,火銃與大炮則布列左右,形成野戰(zhàn)之城?戳怂牟缄,努爾哈赤說:“別小看這個潘宗顏,弄不好這只牛犄角真能頂人!”攻戰(zhàn)開始前,努爾哈赤命令八旗軍中重甲兵在前,輕甲兵在后,另外安排輕騎兵在遠處停著,等待時機到來時出動。三月二日中午,后金八旗兵發(fā)起攻擊,明營中早已準備,潘宗顏立刻指揮火銃、大炮一齊發(fā)放,對準奔馳而來的旗兵開火。由于明軍扎營高處,能居高臨下,主帥又能沖殺在前,明兵雖少,斗志卻旺,使八旗兵傷亡很大。在潘宗顏的率先行動感染下,將士越戰(zhàn)越勇,士氣旺盛,嚴重破壞了八旗連戰(zhàn)連決的戰(zhàn)略意圖。
在這種情況下,努爾哈赤及時把尚間崖的兵馬調來,將斐芬山明兵大營團團圍住,然后發(fā)起全面進攻,迫使潘宗顏四面受敵,首尾難顧。在此危急情勢下,潘宗顏卻不屈服,面對數倍于己的兵力,仍然奮力指揮,組織反擊,作拼死反抗,從辰時一直戰(zhàn)到午時終因寡不敵眾,箭由背入,身負重傷而死,時年36歲。努爾哈赤趁明軍失去指揮之機一舉攻占裴芬山,全殲明軍。至此北路軍也全部覆沒。
戰(zhàn)報傳到京師,皇帝感念他的忠烈行為,派人祭葬,追贈光祿卿,再贈大理卿,謚號節(jié)愍,并在保安衛(wèi)為他建立了祠堂。
人物典故
薩爾滸之戰(zhàn)前夕,監(jiān)軍潘宗顏向經略楊鎬說道:
“馬林庸懦無能,難于共事。他不愿意走近路三岔口出邊,卻要繞北而行,走遠路,從靖安堡出邊。這是馬林退縮不前的表現。這樣的人只能當個副手。開原、鐵嶺這北路軍若讓馬當主帥,不僅誤了軍機大事,咱們這些人都將自身難保!
對于這樣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經略楊鎬置之不理,竟說道:
“馬林文武全材,現有大學士方大人的保薦書信在此。你無需饒舌。”
監(jiān)軍潘宗顏率領幾千人馬集中在距離尚間崖三里遠的裴分山一帶。
分營駐扎以后,馬林得意地說:
“咱這牛頭陣,既能互相救助,又能以戰(zhàn)車壕塹阻遏后金騎兵的驅馳,并能以炮統和火箭來制服夷賊的弓矢!
監(jiān)軍潘宗顏聽了,說道:
“這種消極防御,兵力分散的列陣方法,各營孤立起來,也容易形成被動挨打的局面。”
馬林聽了,不再說話。
由于統帥馬林畏敵如鼠,開始在出邊地點的選擇上計較再三,遲疑坐困,貽誤軍機,使杜松軍失去援助。后來聽到杜松敗亡的消息,軍心又動搖,在八旗兵的沖擊下,一觸即潰,結局果不出潘宗顏所料。
且說斐芬山的潘宗顏,將部分戰(zhàn)車放到陣地前邊,槍、炮布列左右,形成野戰(zhàn)之城。
努爾哈赤指揮八旗,是重甲兵在前,輕甲兵在后,另有輕騎兵在遠處待戰(zhàn)。
三月二日中午,后金八旗兵發(fā)起攻擊,明軍槍、炮齊發(fā),雙方相互對攻,矢飛如雨,戰(zhàn)斗十分激烈。
潘宗顏“奮呼沖擊,膽氣彌厲”。由于明軍居高臨下,主帥潘宗顏又沖殺在前,軍士雖少,斗志卻旺,使后金八旗兵“死者枕藉”。
潘宗顏率領部屬越戰(zhàn)越勇,嚴重地破壞了八旗兵速戰(zhàn)速決的戰(zhàn)略意圖。
后來,由于馬林的尚間崖大營潰敗,戰(zhàn)場上的形勢急轉直下,努爾哈赤與代善大貝勒等,移兵于斐芬山。頓時,后金兵力陡然增加一兩倍,將斐芬山重重圍困起來,造成潘宗顏一軍四面受敵。
明朝軍隊在潘宗顏指揮下,一再組織反擊,作拼命砍殺,終因寡不敵眾,也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了。
在努爾哈赤親自督戰(zhàn)下,八旗兵頂冒矢石,仰山而攻,終于突破明軍的營陣。兩軍又混戰(zhàn)一起。此時,潘宗顏大呼道:
“兄弟們,沖啊!誓死不投降!……”
兩軍交手廝殺,炮隊迎步兵,鐵騎沖炮隊,婉蜒動蕩,血肉橫飛。
于是馬林的“牛頭陣”的另一只犄角,也被砍掉了。潘宗顏由于精疲力竭,背中一箭,壯烈戰(zhàn)死。其部下江萬春等也都相繼死亡。
努爾哈赤指揮八旗兵,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攻占了斐芬山,全殲了明軍,橫掃西部戰(zh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