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德
黃崇德(1510—1567年)字德中,號侃介。明代莆田文賦里雙牌鋪黃廷堯季子,幼慧習(xí),舉業(yè)既長,父歿家貧,稍治生,創(chuàng)辦山牌書社,養(yǎng)士課子,有功于山牌仁山宗德。以曾孫道周貴贈武英殿大學(xué)士,自軍城筱塘南寺鳳凰山遷銅海深井。明武宗正德庚午年二月廿九日生;明穆宗隆慶丁卯年十一月初五日卒,葬漳浦北山之麓,配翁氏魏氏,子思懋。
附《臺灣軍城山牌銅海深井黃崇德家譜》《黃漳浦文集》中有黃道周撰自己身世的《乞言自序狀》一篇,黃道周在敍述自己的身世時稱:“曾祖諱宗德,其先從莆陽徙居銅海矣,諸從兄弟皆繁富自豪,公獨淡然緼袍不恥”,常謂諸昆曰:“吾遺安公子也,先人貽女以佚,獨貽我以安,吾安能與若輩爭裘馬之路乎?”(見黃道周《黃漳浦文集》第76頁),從黃道周對自己曾祖黃宗德先世從莆田遷居漳浦銅山(現(xiàn)東山縣)的自述,對黃道周為什麼稱其與他同時的莆田人謝南夫、鄭郟、鄭郊為同鄉(xiāng)也就不難理解了。也證實了《黃道周與莆田鄭郟、鄭郊兄弟史事鉤沈》一文中提到的黃道周祖籍在莆田的推論。黃道周的祖籍在莆田,經(jīng)查閱對《臺灣軍城山牌銅海深井黃氏世譜》,可知黃道周為莆田黃岸的第卅一世裔孫。
昭穆(軍城坪洋雙牌銅海深井黃氏40字輩昭穆)
長從常時公振家聲 顯謹(jǐn)承思應(yīng)立奇功 君德祖恩臣子為宗 鴻基盛業(yè)萬福攸同 昭我孫胤受祿芳琮
一世 中庸(1030-1110)江夏軍城黃氏開族祖宋大理評事寵公子字長行號軍城居士行金二十贈侍中諡文正福建莆陽開國公岸十一代孫碧溪處士獻(xiàn)公七代孫好讀詩書過目成誦天性渾厚為人仁惠氣度聰達(dá)務(wù)大體少有俊聲自興化縣游洋鄉(xiāng)廣業(yè)裏碧溪廣宮宋洋中厝遷興化軍城西延陵裏雷山巷黃太常院正卿第遂為軍城黃氏始祖宋仁宗皇祐癸巳登狀元鄭獬榜進(jìn)士歷官北?h令太常博士故相馬溫薦其才除浙江提刑入為中奉大夫太常院正卿同知樞密院事建步云書院其後孫曾雀起時羨四世聯(lián)登八進(jìn)士宋仁宗天圣庚午年正月初四日生宋徽宗大觀庚寅年九月初七日卒壽八十有一公為蔡京所惡名入元祐一百二十位大臣黨禁籍碑而致仕焉有詩選在莆風(fēng)清籟集像贊曰碧溪宋洋軍城峻杰才俊學(xué)博理學(xué)大儒浙江提刑寬厚廉平中奉大夫清德以風(fēng)平雪冤獄所活甚眾太常院卿朝陽鳴鳳溫公論薦其才卓越彥博慰留蔡京惡之元祐黨禁致仕辦學(xué)中庸倡教永福潼關(guān)福興永邑士子云集步云書院梅蘭薈萃五子賢嗣四代聯(lián)登孫曾雀起八世進(jìn)士績學(xué)多才簪纓世濟配道州進(jìn)士桂嶺縣令周公輔成女南康知軍敦頤妹封淑人北?ぞ嵊栏N嗤╀P(guān)教忠寺山北側(cè)狀元贈太師鄭僑墓東側(cè)觀音疊座穴宋史郡志莆陽比事有載侍中文正仁哲名臣公忠報國門無私謁長行中庸年享八一魂歸教忠觀音疊座穴誥勒太常院卿石印石人石馬石虎石羊賜文正侍中坊門人閩縣園墩狀元宰相許將為之銘年弟道士吳世延書丹祀鄉(xiāng)賢通志興化郡志莆陽比事有傳子五長諱偊次諱仲季諱修四諱佃五諱伸
二世 偊公(1060-1144)中奉大夫太常寺正卿中庸長子字從吉號梅庵行木十八襲父恩補承事郎宋紹圣甲戌年登狀元畢漸榜釋褐進(jìn)士官至侍御史永春令朝散郎宋仁宗嘉祐庚子年五月初八日生宋高宗紹興甲子年八月十五日卒壽八十有一賜諡參藩配安人安平陂路岱前崔氏合塋吳唐山繼配晉邑十都仁和裏邱氏則葬石龜山嶺亭子二長徹安平陂路岱前處士崔唐臣氏出次龍乳名敵字常龍仁和裏宋大觀進(jìn)士邱價女孺人出
仲公中庸次子初名挺字從仁又字公操號雷庵晚號漳溪行木十九以父恩賜迪功郎筠州通判由興化軍城西延陵裏雷山巷黃太常院卿第徙漳州郡西林城之漳溪裏隱居不仕宋皇祐癸已年三月初三日生宋宣和庚子年十月廿五日卒配方氏蘇氏合葬興化軍城西雷山宮西子二長諱徼次諱微
修公中庸季子字從善號何巖行木三十官翁源令晉階宣教郎配陳氏封安人宋至和乙末年八月十四日生宋宣和乙丑年五月十一日卒居仙邑鍾山何巖鄉(xiāng)子二長鍾次錘居坑邊
佃公中庸四子字從德號東巖行木卅一官朝散郎配戴氏宋嘉祐丁酉年十二月廿六日生宋建炎戊申年四月十六日子二長諱徽次諱徵居黃提刑府花園巷
伸公中庸五子字從舉號北巖行木卅二官承事郎居德仁裏宋嘉祐庚子年十二月初二日生宋建炎庚戌年七月廿二日卒配王氏子二長汝賢次汝貴
三世 徹公(1093-1168)侍御史偊長子字常明號太甲晚號碧溪居士行元十七宋宣和甲辰年登狀元沈晦榜進(jìn)士初授從政郎轉(zhuǎn)知渤海辰溪麻城縣事嘉魚令尋改岳州平江令以子府貴贈通奉大夫平海軍節(jié)度判官有惠政士民德之致仕歸囊無金宅無華閣調(diào)育兒孫由是孫曾雀起皆公之德克世澤著碧溪詩話十二卷四庫全書藝文志載之厥後宰相陳俊卿為序宋史藝文志福建通志有載宋哲宗元祐癸酉年八月十五日生宋孝宗乾道戊子年六月廿一日卒年八十四配宋直秘閣學(xué)士兼廣東提刑林孝澤妹繼配興化郡人宰相正獻(xiàn)陳俊卿姐俱封安人渤?h君葬碧溪寺東子四長豐次廓俱林氏安人出季府四廙俱陳氏安人出
龍公(1112-1200)乳名敵侍御史偊公次子御試前帝所忌命改曰龍字常龍?zhí)柼彝硖桚埾僳判性怂谓B興壬午特奏進(jìn)士官龍溪令由興化縣游洋龍溪唐涯厝遷居龍溪縣衙後又遷晉邑南關(guān)外十都仁和裏宋政和壬辰年八月初五日生宋慶元庚申年十二月十一日卒配宋紹熙進(jìn)士龍溪縣丞方元震女繼配晉邑十七八都潯海施澤女葬龜嶺古月亭一女適十七八都石龜許氏坦益繼子南橋許光齋子三長諱洲次諱濤季諱瀛
徼公仲長子少名彥字;⑻柼兴湃豕谖蹂肛暽倨纸h以朝奉大夫致仕隱居永春漳溪橋後遷十八都桃源裏漳溪之竹坡宋熙寧乙卯年三月十五日生宋紹興庚午年十二月初三日卒葬漳溪南配顏氏子二長楷分支吳縣黃厝次植
微公仲次子少名頡字常豹號太丁行水二十貢太學(xué)居漳州郡西林城漳溪宋熙寧戊午年九月廿一日生宋慶元庚申年十一月初八日卒配蘇氏子名甫孫二長諱佛養(yǎng)世居西林城漳溪裏次諱佛乞嘉定間舉家徙永之坑園而從兄楷初居永春漳溪橋後遷吳縣曾孫道真玄孫庚素公陽裔孫聯(lián)泰聯(lián)聰
鍾公修長子字器之號定齋行水廿三從陳昭度游學(xué)居興化縣何巖鄉(xiāng)理學(xué)大儒宋乾道已丑進(jìn)士初授德化尉漳州府錄事參軍平生喜著述有周禮集解杜詩注釋何巖風(fēng)土記荀揚續(xù)注史要諸書祀鄉(xiāng)賢郡志一統(tǒng)志萬姓統(tǒng)譜有傳配盧氏葬仙游黃家社汾水子二?紫C
錘公修次子字固之號何巖山人行水廿四配周氏子二希顏希貢
徽公佃長子字常麒行水廿一配林氏子二長諱澄遷居江山之張村次諱清遷居臺灣
徵公佃次子字常麟行水廿二配徐氏子二長諱澈徙浦城次諱潔徙居江南貴池青溪之伯瀾
汝賢伸長子字常鳳行水卅九壽九十詔賜冠帶郡耆大賓迪功郎配謝氏陳氏子二啟仁啟儀
汝貴伸次子字常凰行水卅九配洪氏子二啟行啟德
四世 豐公(1125-1200)徹長子字時宜號筱塘南寺鳳凰山行火十九特奏進(jìn)士官監(jiān)潭州南岳廟尋擢潭州知軍宋宣和乙巳年八月十一日生宋慶元庚申年二月初五日卒配方氏葬莆陽雙牌鋪仁山子二長諱燾公德化清泰裏承澤韞瞇型霖Χ未疚醵∧┑親叢躒馨窠課涓誥淌諗涑率顯狍閭聊纖路锘松轎鞔窩悠窩羲普蛩自黃貉笏蒲Y
廓公徹次子字大器行火二十紹興庚午年鄉(xiāng)薦入太學(xué)官四門學(xué)正旌表孝子祀忠孝祠事載郡志見傳宋建炎年七月初五日生宋嘉定庚午年十二月十五日卒配陳氏子二喬卿喬石郡志有傳自興化軍城黃宅遷延壽溪旁白杜子諱真特奏進(jìn)士曾孫諱桂宋榜眼光祿寺卿裔孫諱約仲明檢討理學(xué)諱獻(xiàn)可明嘉靖壬辰進(jìn)士禮部主事之派
府公徹季子字大方又字用藏行火廿一號東美贈太尉諡清惠宋隆興元年進(jìn)士與兄豐同年登第歷官長沙縣令從政郎簽書平江軍節(jié)度判官轉(zhuǎn)知楊州江都縣令通直郎晉階平海軍僉判節(jié)度使判官封典加三品銜至通奉大夫贈太尉自興化軍城黃太常院卿第徙黃石水南之金墩遂為金墩始祖有傳宋高宗建炎庚戌年正月初四日生宋甯宗嘉定庚午年八月十五日卒配塘南翰林院侍講陳士楚長女封淑人潭州郡君欽賜御葬莆城西北磨雞峰山華巖寺東有公崖書宋石煙靈在焉喝形金鳳煦卵穴敕勒節(jié)度判官石印石人石馬石虎石羊欽賜清惠黃府祭葬坊浙江嘉興宋進(jìn)士秘書郎張淵為之銘郡志有傳子安石宋進(jìn)士翰林院館閣?睂O二新州府教授近公居黃石金墩校書郎遠(yuǎn)公居清江境下墩
廙公徹四子宋處士字大正號雪庵晚號高會山人行火卅四篤學(xué)華嚴(yán)經(jīng)配莆城西太平裏雷山李氏宋紹興壬子年正月初九日生嘉定乙亥年十一月廿五日卒與兄府同塋御祭處莆城西北磨華嚴(yán)寺東北側(cè)名曰仙人獻(xiàn)掌穴子二長昭石居雷山巷黃太常院卿第次昭堤隨父遷安溪桃舟高會山黃宅
仙錫諱洲號厚卿行火十七龍公乳名敵長子分居烏林後坑游洋龍溪方氏孺人出為晉邑後坑之祖卒葬後坑山之原子一潘山裔居?xùn)|石湖頭鄉(xiāng)黃宅
仙舉諱濤字云賓號檗卿晚號鶴臯行火十八龍公乳名敵次子居仁和檗谷遂為檗谷之祖潯海施氏出卒葬煙墩山之原子二長諱子文次諱子海
仙逸諱瀛號永卿行火十九龍公乳名敵季子司教于南漳卒于官裔居龍邑觀音山北溪頭黃宅潯海施氏出
楷公字仙林晚號雷峰行火二十徼長子承父命居興化軍城西雷山巷黃太常寺卿第宋崇寧癸末年四月十三日生宋淳熙乙巳年十月廿八日卒配謝氏子三長乾之號漳江居西林城之溪塘次兌之號漳濱裔居龍溪沙阪沙洲季巽之號漳溪居軍城分衍吳縣黃厝焉
植公字仙梅號亭峰徼公次子行火二十一徼次子配蘇氏世居永春七都宣和鄉(xiāng)升平裏陳阪之漳溪宋崇寧乙酉年九月初三日生宋淳熙庚子年十二月初二日卒子三長仉字叔庚分徙古龍縣遂居焉生子二長以安居古龍次以定回莆城居興化軍城舊西門雷山巷黃太常寺卿第次諱偉字叔張裔居永邑廿二都之亭上季諱信字叔文裔居永邑一都碧溪山之黃沙
希孟鍾公子字志仁行廿八以子思禮貴封朝散郎昌化軍知軍配宜人方氏遷莆田井濱明正統(tǒng)甲子第六人撫州府儒學(xué)教授諱暉嘉靖庚戌進(jìn)士禮部郎中河南僉事諱士觀之派子三思禮恩禮聞禮宋嘉定鄉(xiāng)薦
啟仁汝賢子字叔義郡著錄生配李氏子一振甲國子監(jiān)學(xué)錄
五世 淵公字公受行土四十三元會長子配莊氏葬仙邑游洋官浦江主簿又遷仙游縣東鄉(xiāng)金山裏而居焉子二長良次有早卒特立侄樞公承繼
源公字公泉行土四十二元會次子以子源貴贈文林郎配陳氏葬上院西子二應(yīng)基應(yīng)聘
燾公字公濤號筱塘南寺鳳凰山行土三十二豐公長子宋淳熙丁未登狀元王溶榜進(jìn)士武岡軍教授娶方氏陳氏葬筱塘南寺鳳凰山西子二長樞行十八承有公嗣由黃石金墩雪庵徙德化水口清泰寓宅次柜行十九世居鳳凰山筱塘南寺鳳凰山
勛公字公熏行土三十六豐公次子宋淳熙甲辰登狀元衛(wèi)涇榜進(jìn)士杭州府教授遂寓居焉豐次子宋高宗紹興庚午年十月十五日生宋甯宗嘉定戊子年十二月廿五日卒配王氏葬筱塘南寺鳳凰山東子二長楫公行二十次枵公行二十一
喬卿字公高行土三十七廓長子官征仕郎由莆田白杜徙莆城南鎮(zhèn)前之東洲試天馬歌第一以曾孫桂貴封翰林院學(xué)士光祿寺卿子二真宋淳熙乙未年特奏進(jìn)士次邠淳熙甲辰進(jìn)士袁州知府
安石字公介行土三十九通奉大夫平海軍僉判府公子登宋紹熙癸丑狀元陳亮榜進(jìn)士朝請郎南陽縣令翰林院館閣?背畲蠓螋⒗t世濟績學(xué)多才惟公為最時羨四代聯(lián)登八進(jìn)士莆陽比事有載宋孝宗淳熙乙未年五月廿五日生宋理宗寶祐乙卯年十一月初二年日卒配林氏封南陽縣君合塋莆城西太平山子二近遠(yuǎn)
昭石字公鞏行谷號雷山行土四十廙長子宋紹興乙亥年十月初五日生宋紹定庚寅年正月初九日卒配林氏子三長子應(yīng)明承父命居莆田黃石金墩廟之雪庵配詹氏生二子長郭才元舉人官廣西武緣縣尹陜西奉元路同知遂居焉次敦才徙居金華江山金墩裏配林氏裔長孫渲公復(fù)居雪庵次孫濱公居黃石之海濱次子應(yīng)曇居安溪桃舟高會山季子應(yīng)暉遷居永春官田市華巖裏
昭堤字公墩號嚴(yán)伯行土四十一廙次子配郭氏諱京娘諡慈瓊由安溪桃舟高會山遂徙永春七都壺山瑞峰黃乾阪仙洞宮遂居焉宋紹興戊寅年十月十五日生宋紹定壬辰年十一月初十日卒配林氏子三長諱應(yīng)炅徙居遷大田庶洋華巖山次諱應(yīng)顯徙居天湖巖季諱應(yīng)星為僧究心釋教道經(jīng)濟世驅(qū)邪宋紹熙癸丑年八月十六日子時生宋嘉定戊辰年七月十九日吉時至終坐化圓寂立地成佛有虎衛(wèi)之法號敕封圓通祖號惠澤大師
潘山字叔番行土四十二仙錫子配烏林洪氏女分居烏林後坑子鎮(zhèn)山
子文字公章行土四十三仙舉長子配青陽蔡氏女子四長逞行一郎次遑行二郎季道行三郎四暹行四郎
子海字公深行土四十七仙舉次子配塔頭孫氏女子五長迂行廿六郎次達(dá)行廿七郎季逵行廿八郎四連行廿九郎五遇號行三十郎
子田字公坦行土四十八仙逸長子配林氏分支永坑臺灣甚多
念楚字公垣行土四十九仙逸次子配劉氏分徙漳州觀音山北溪頭黃宅
仉公字叔庚行土四十四植公長子居古龍縣宋建炎庚戌年九月廿二日生卒年莫考
偉公字維之又字叔張晚號竹坡居士行土四十五植公次子少入太學(xué)屢試皆首宋紹興丁丑進(jìn)士江西提學(xué)致仕後隱居十載著書不倦宋紹興壬子年正月初四日生宋嘉定庚午年十二月初十日卒配蘇氏子三長以甯字宗一慶元補上舍釋褐教務(wù)惠陽建寧通判裔居浦城縣衙次以簡字宗二慶元御試第八名永福知縣季以太官至循州知州
信公字叔文行土四十六植公季子紹興甲寅年四月初八日生其後莫考配謝氏子以翼字宗臺受業(yè)陳北溪所著有周易禮記說
振甲啟仁子字公全行土八十一以明經(jīng)薦授國子監(jiān)學(xué)錄配陳氏何氏葬天揪埔子五長宜孫次貽孫季用孫入寺為僧四穆孫五彥孫
六世 樞公字震極號美山宋武崗軍杭州府教授燾長子承有公嗣配池氏子三長燁公次炫公季炳公
柜公宋武崗軍杭州府教授燾長子配林氏子三長燧公次煜公季煌公仍居黃石興美街
楫公杭州府教授勛長子字宗櫓行谷二十宋進(jìn)士官承事郎世居興化軍城鳳凰山筱塘南寺鳳凰山宋孝宗淳熙乙未年正月初四日生宋理宗開慶已未年十一月二十日卒配徐氏子二長諱仁公次諱儀公
枵公杭州府教授勛次子宗槳行谷廿一官終奉禮郎子二長諱仕生子一諱志封順正大王宋孝宗淳熙丙午年九月初五日辰時生宋甯宗嘉定庚辰年正月初四日辰時卒誥贈江夏護(hù)國靖遠(yuǎn)大將軍武惠候坐化升仙次諱佳與兄仕同徙廣東潮州生子一諱忠公
真公字宗實行百十六喬卿長子宋淳熙乙未年特奏名進(jìn)士以子桂貴封翰林院學(xué)士官禮部招討司主事配陳氏子二長諱蓋公次諱藎公
邠公字宗正行百十七喬卿次子配鄭氏恭人二長諱孟公次諱盛公
近公字士進(jìn)安石長子行谷四十一守居莆田黃石水南之金墩官廣東新州府教授宋理宗寶慶乙酉年二月十一日生宋元成宗大德乙巳年十二月十四日卒以圣恩蔭長孫鳳公入太學(xué)后以承襲薦辟為府學(xué)徵仕郎旋擢為泉郡蒙古學(xué)教授配孺人吳氏葬陽門山子五松公權(quán)公檟公枊公梨公
遠(yuǎn)公字士從安石次子行谷四十二襲父恩補宣教郎尋擢校書郎分居清江境下墩之祖官校書郎宋理宗宋理宗紹定庚寅年正月初五日生元成宗至大庚戌年十一月十四日卒配詹氏葬化龍庵東子二長棣公次梧公
鎮(zhèn)山潘山子字士壘行五郎配蔡氏子潛隱
鎮(zhèn)崗子文長子字士岡行一郎配許氏子二潛隉潛陶
鎮(zhèn)嵐子文次子字士風(fēng)行二郎配林氏子潛隍
鎮(zhèn)崳子文季子字士俞行三郎配陳氏子二潛隅潛際
鎮(zhèn)崮子文四子字士固行四郎配洪氏子潛陛
鎮(zhèn)嵩子海長子字士高行廿六郎配蔡氏子二君陽君陸
鎮(zhèn)崇子海次子字士宗行廿七郎配吳氏子君倀君仲君仨
鎮(zhèn)巖子海季子字士石行廿八郎配蔡氏子二君陟君陣
鎮(zhèn)崖子海四子字士圭行廿九郎配施氏子君陌
鎮(zhèn)岸子海五子字士干行三十郎配李氏子二君附君隨
淵公字彥深應(yīng)基長子行谷四十三孫名良徙德化縣水口湖阪遂居焉
源公字彥清應(yīng)基次子行谷四十五官博羅縣令及繼元統(tǒng)間掛冠不仕徙居仙游縣東鄉(xiāng)鐵山裏配薜氏傳仙邑湘溪一族葬光埔山子三長諱詔次諱課季諱謀
七世 儀公字端叟楫公次子仁公弟宋甯宗嘉定乙亥年三月廿一日生元成宗大德庚子年十二月初九日卒元季之亂由莆陽驛前街府西巷避居漳浦銅海深井黃宅配周氏生子一朝公
燁公樞長子字華叟世居德化水口承澤配陳氏子一城公
炫公樞次子字玄叟世居黃石興美街黃宅配王氏子一填公
炳公樞季子字丙叟世居黃石水南書街黃宅配吳氏子一塏公
蓋公真長子字謨叟行九十配李氏子一權(quán)公孫尚甫
藎公真次子字逸叟行九十二配洪氏子一桂宋紹定壬辰年明經(jīng)第九魁官歷翰林院編修兼右正言大中大夫晉翰林院學(xué)士擢光祿寺卿配李氏葬泗洲田螺坑孫皇甫
孟公邠長子號陽叟行九十三官承事郎配吳氏葬鳳林吾刀麓子一德倏
盛公邠次子號隆叟行九十一官宣義郎配陳氏安人遷涵江尾埔子一德修
松公少名元字本茂號天麒行千一近長子宋度宗咸淳已巳年四月初五日生元順帝至正辛巳年五月廿六日卒配陳氏方氏由莆陽黃石國清裏金墩徙泉郡城熙春鋪仕曹巷黃宅葬三十五都下輦山師姑園穴形八仙圍棋生子一良輔
權(quán)公少名亨字本經(jīng)號天麟行千二近次子元處士由莆陽黃石國清裏金墩徙泉郡城南三十五都潘湖以子鳳貴馳贈征仕郎宋度宗咸淳辛未年正月初九日生元順帝至正辛卯年九月初二日卒配洪氏又配歐氏依邦士金墩譜增補子三仕鳳仕龍仕虎葬潘湖山南穴形觀音疊座子三仕鳳洪氏出仕龍仕虎俱歐陽出依黃塤金墩參古田歐陽世系譜增補
檟公少名佛保字本美號天德行千七近季子仍守祖居宋瑞宗祥興已卯年月日正月初五日生元惠宗至正丁酉年八月十六日卒配劉氏葬蘇山子一應(yīng)孫諱勝公
枊公少名佛養(yǎng)字本瞻號天仰行千九近四子自金墩遷沙堤有傳葬合浦裏後元世祖至元壬午年十月初一日辰時生元順帝元統(tǒng)甲戌年七月廿一日申時卒配黃石後坑柄巷山吳孺人子二祿公祐公
梨公少名洋字本讓號天容行千十三近五子由莆陽黃石國清裏金墩徙仙游興泰裏鍾山之黃宅元世祖至元丙戌年正月初三日申時生元惠宗至正庚子年八月十六日戌時卒配謝氏子一煌公
棣公字本常號天平行千十遠(yuǎn)長子由黃石水南金墩移居黃石清江境下墩元世祖至元癸未年二月十一日生元順帝至正乙未年十二月十五日卒配鄭氏子一璋公
梧公字本秀號天安行千十二遠(yuǎn)次子由黃石清江境下墩移居鄭阪之後墩元世祖至元乙酉年七月初二日生元順帝至正戊戌年九月十二日卒子一璜公
詔公字欽之碧溪源公長子居新縣廣宮歷官上舍配林氏葬黃埔隴石碑隔子二弘漳弘猷
課公字御之碧溪源公次子居新縣碧溪弘濟次子陡公嗣之
謀公字智之碧溪源公三子居新縣乾頂弘濟三子隆嗣之
八世 璋公棣公子字世學(xué)號清溪行兆四元成宗大德丙午年十月廿五日未時生明太祖洪武庚申年十一月十五日酉時卒配張氏繼配許氏子四長諱古公次諱吉公居下墩俱清溪張氏出長孫諱觀公仲孫歡公贅居貴池俱許氏出
朝公儀公子字顯第號坪洋宋理宗端平乙未年五月十五日生元世祖至元庚辰年十月廿六日卒葬坪洋雙牌石馬配方氏生子一榮
九世 觀公璋公季孿生子字瀾伯又字尚賓隨父往安徽貴池行貸因家貧不能歸遂贅居貴池清江下墩許宅系莆陽黃石清浦下墩校書郎黃遠(yuǎn)曾孫儒士黃棣孫貢生黃璋季子因行貸至池州家貧不能歸父璋公遂嘉贅居許家故從許姓明洪武二十九年經(jīng)朝圣恩準(zhǔn)遂復(fù)原姓明洪武二十三年公以貢生入太學(xué)同年八月在南京應(yīng)鄉(xiāng)試中舉人次年應(yīng)會試中會元是年公復(fù)參明皇太祖朱元璋親發(fā)策問殿試公在策論中力主屯兵塞上且耕且守來則拒之去則防之則可國元擾邊境元虞深得帝嘉許殿試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公自幼勤奮治學(xué)嚴(yán)謹(jǐn)注重時論不尚浮文從秀才至狀元經(jīng)縣考府考院考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六試皆獲第一時人譽公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洪武年間觀公升任禮部右侍郎建文元年明惠帝朱允炆改官制黃觀任右侍中參與重要國事奏議是時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態(tài)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群臣畏其權(quán)勢緘口不敢言唯獨公當(dāng)面頂撞朱棣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禮龍顏垂地宮中敘叔侄之情朱棣惡之建文四年朱棣以討伐齊泰黃子澄為名靖難起兵北平府直逼南京觀公名列第六當(dāng)游船行至安慶下游羅剎磯時悉惠帝已死燕王已即位自知大勢己去乃投江自盡觀公死後朱棣馀怒未消我黃氏九族受誅親朋受監(jiān)禁謫戍者達(dá)百馀元文宗至順庚午年正月初一日生明成祖永樂甲申年十二月廿五日配翁氏家室受株遇難子失系
歡公字尚客璋公四孿生子隨父往安徽貴池行貸因家貧不能歸遂贅居貴池許宅元文宗至順庚午年正月初一日生明成祖永樂甲申年十二月廿五日葬清溪之原配許氏家室受株遇難子失系
榮公朝公子字顯芳號筱塘宋度宗咸淳乙丑年七月廿二日生元順帝至正辛巳年十二月初五日卒葬坪洋雙牌石馬配邱氏生子三浚公漳公清公
十世 漳公榮公次子字謹(jǐn)濱號坪洋雙牌元成宗元貞乙未年九月初三日生明太祖洪武庚戌年十一月廿四日卒葬坪洋雙牌石馬配王氏子四欽著欽莨欽簡欽茂
十一世 欽莨公漳公次子字承斌號仁山由銅海返雙牌鋪仁山元英宗泰定癸亥年十一月十七日生明惠帝建文庚辰年十二月十九日卒葬坪洋雙牌石馬配鄭氏生子三世俊世杰世儒
十二世 世俊欽莨公長子字思杰號東廂太平元順帝至正庚寅年七月廿一日生明仁宗洪熙乙巳年十一月初四日卒葬坪洋雙牌石馬配馬氏生子二金仁金義
十三世 金義世俊公次子字應(yīng)貴號文斌明太祖洪武乙卯年五月初八日生明代宗景泰丙子年十二月廿二日卒葬坪洋雙牌石馬配連氏生子一敦基
十四世 敦基金義公子字立業(yè)號驛田明惠帝建文庚辰年三月初三日生明憲宗成丙申年十月十五日卒葬坪洋雙牌石馬配謝氏生子二沐祖沐宗
十五世 沐宗敦基公次子字奇裕號府西明天順戊寅年二月廿五日生明正德乙未年十一月初八日卒葬坪洋雙牌石馬配劉氏生子一啟裕
十六世 啟裕沐宗公子字功智號太平由雙牌移居右?guī)A前街府西巷潭州知府第明仁宗洪熙乙巳年四月十六日生明孝宗弘治庚申年十二月十六日卒葬仁山之麓配施氏生子四廷益廷禹廷堯廷舜
十七世 廷堯啟裕公季子字君老號步云明英宗成化甲辰年十月十五日生明世宗嘉靖乙未年十二月廿三日卒葬仁山之麓配洪氏生子三宗敏宗哲宗德由莆陽坪洋雙牌徙居銅海矣
十八世 宗德廷堯公季子字德中號侃介以曾孫道周貴贈武英殿大學(xué)士自軍城筱塘南寺鳳凰山遷銅海深井明武宗正德庚午年二月廿九日生明穆宗隆慶丁卯年十一月初五日卒葬漳浦北山之麓配翁氏魏氏生子一思懋
十九世 思懋宗德公子字祖榮號肅毅以孫道周貴贈武英殿大學(xué)士明世宗嘉靖乙未年七月廿三日生明神宗萬歷丙子年十二月十四日卒葬漳浦北山之麓配魏氏贈一品太夫人生子三嘉卿善卿貴卿
二十世 嘉卿思懋公長子字恩重號青原以子道周貴贈武英殿大學(xué)士明世宗嘉靖庚申年十月十五日生明思宗崇禎甲申年五月初八日卒葬漳浦北山之麓配李氏贈一品夫人生子二道琛道周
二十一世 道周嘉卿公次子字螭若又字幼平號石齋號石齋官武英殿大學(xué)士明神宗萬歷乙酉年二月初九日生明隆武丙戌年三月初五日卒抗清殉節(jié)於江西終年六十有二清廷贈諡忠端配蔡氏封一品夫人生子四子中子成子和子平偕門人迎遺骸歸故里北山演武亭坐南朝北墓碑墓桌墓埕其骨骸也於康熙二十九年由道周公第四子黃子平去南京遷葬在道周公右前方墓碑鐫殉節(jié)門人四君子之墓
清嘉慶五年秋軍城深井裔孫廣東澄海副總兵舟山總兵兼護(hù)廣東水師提督澎湖前營都督黃象新續(xù)修
福建莆田黃氏歷代狀元宰相
中華福建莆田黃岸派歷代文武狀元(10名)
一、黃仁穎 字福佑號潘湖翁 福建晉江潘湖人 唐天成丁亥科狀元 莆陽東裏黃滔庶孫歐陽氏出,莆陽黃仁愿之弟(系中華黃姓第一狀元)
二、黃仁澤 福州候官人 黃璞五子 唐乾寧乙卯科武狀元 官節(jié)度巡官(系中華黃姓第一武狀元)
三、黃公度 福建莆田人 黃滔八世孫 宋紹興戊午科狀元 官考功員外郎
四、黃定 福建永福龍嶼人 福建莆田唐大司徒黃碣八世孫 宋乾道壬辰科狀元 官廣東提舉
五、黃由 福建長洲人 福建莆田黃岸十八世孫 宋淳熙辛丑科狀元 官刑部尚書
六、黃樸 福建閩侯人 唐大司徒黃碣十世孫 宋紹定乙丑科狀元 官廣東提舉
七、黃鉞字賡材號鍾山 南京下關(guān)幕府山金墩人 黃府十五世孫 明萬歷辛丑科武狀元 官南京兵部尚書
八、黃士俊 廣東順德人 福建莆田黃岸裔孫萬歷丁未科武狀元 武英殿大學(xué)士兼兵部尚書
九、黃觀 安徽貴池人 明洪武廿四年狀元 黃府六世孫 父璋家貧贅于許姓官至侍中
十、黃斑 福建莆田鳳山人 紹興五年乙卯科汪應(yīng)辰榜特奏狀元 黃蟾十二世孫 官梧州推官
中華福建莆田黃岸派歷代文武榜眼(3名)
一、黃艾 字伯翥 福建莆田人 宋乾道壬辰科榜眼 官刑部侍郎
二、黃洽 字德潤 福建候官人 黃滔九世孫 宋隆興癸未科榜眼 官樞密使左宰相
三、黃鳳翔 字鳴周 福建晉江人 黃權(quán)九世孫 明隆慶戊辰科榜眼 官南京禮部尚書
中華福建莆田黃岸派歷代文武探花(4名)
一、黃晹 福建莆田人 明永樂辛卯科探花 官翰林院編修
二、黃桂 字云卿 福建候官人 唐大司徒黃碣嗣孫 宋嘉定戊辰科探花 官翰林院編修
三、黃守魁 初名一魯 福建晉江人黃權(quán)九世孫 明萬歷己丑科武探花 官南京大總督
四、黃叔琳 北京大興人 字昆圃 清康熙辛未科探花 官吏部侍郎
中華福建莆田黃岸派歷代宰相(10名)
一、黃洽字德潤 福建候官人 黃滔九世孫 宋隆興癸未科榜眼 官樞密使左宰相
二、黃鏞 字器之 福建莆田人 宋景定壬戌科進(jìn)士 官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
三、黃祖舜 字繼道 諡莊定 福建福清大壤人 黃國鎮(zhèn)侄孫 官同知樞密院事
四、黃淮 字宗豫 東裏黃壽生族弟 浙江溫洲嘉善人 明洪武丁丑科進(jìn)士 至武英殿大學(xué)士
五、黃士俊 廣東順德人 莆田黃岸裔孫 萬明歷丁未科武狀元 武英殿大學(xué)士兼兵部尚書
六、黃景昉 福建晉江人 軍城中庸裔孫 明天啟乙丑科進(jìn)士 官文淵閣大學(xué)士兼戶部尚書
七、黃鳴俊 福建莆田人 黃滔二十世孫 明萬歷已未科進(jìn)士 官南明東閣大學(xué)士兼兵部尚書
八、黃錫袞 又名炳朱 福建晉江人 明崇禎庚辰科進(jìn)士 清東閣大學(xué)士兼兵部左侍郎
九、黃機 字次辰 浙江錢塘金墩人 清康熙丁亥科進(jìn)士 清文華殿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
十、黃廷桂 諡文襄 北京房山人 校書黃璞裔孫 世襲云騎尉 武英殿大學(xué)士 加太保封忠勤伯
中華福建莆田黃岸派歷代尚書(7名)
一、黃由 字子由 福建長洲人 福建莆田黃岸十八世孫 宋淳熙辛丑科狀元 官刑部尚書
二、黃光升 字明舉 福建晉江人 軍城中庸裔孫 明嘉靖已丑科進(jìn)士 官刑部尚書
三、黃綰 福建莆田人 明嘉靖已丑科進(jìn)士 官南京禮部尚書
四、黃鳳翔 字鳴周 福建晉江人 黃權(quán)九世孫 明隆慶戊辰科榜眼 官南京禮部尚書
五、黃鉞字賡材又字長白號鍾山 南京下關(guān)金墩人 明萬歷辛丑科武狀元 官南京兵部尚書
六、黃汝良 字明起 福建晉江人 黃松十世孫 明隆慶戊辰科榜眼 官禮部尚書
七、黃征明 福建晉江人 黃松十一世孫 南明兵部侍郎兼理兵部尚書事 賜一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