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偉元
程偉元,字小泉,清江蘇蘇州人。約生于乾隆十年至十二年(1745-1747)前后,卒于嘉慶二十三年(1818)前后。出生封建士大夫家庭,功名無考。乾隆后期,在京化數年之功,搜羅《紅樓夢》殘稿遺篇,并邀友人高鶚共同承擔“細加厘剔,截長補短,抄成全部”的編務,三印《紅樓夢》。他在嘉慶五年三月至八年秋(1800年--1803年)曾做過盛京將軍晉昌的幕僚,佐理奏牘,時相唱和,同時兼任教沈陽書院。工詩善畫,有遺畫三件,遺文三篇(程甲本《紅樓夢序》、程乙本與高鶚合撰的《引言》、《<且住堂詩稿>跋》)。《<且住堂詩稿>跋》是程偉元為晉昌《且住草堂詩稿》所作的序跋。該詩稿是時為幕僚的程偉元為其雇主盛京將軍、清太宗皇太極后人愛新覺羅·晉昌輯錄的。這篇序跋,是除了程甲本上的《紅樓夢序》、程乙本上與高鶚合撰的《引言》之外,現存的第三篇文章,也是目前所知道的程偉元唯一一篇非紅學文稿,其全文如下:
且住草堂詩稿跋
程偉元
寬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廣大而靜疎、達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靜、廉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溫良而能斷者,宜歌齊。
紅黎主人性體具備、歌詠咸宜,當歌詩之時,余未之見。及至庚申歲出鎮(zhèn)留都,延余入幕,始聞日述吟詠數十篇,具得性情之正,知于詩學也深矣。惜乎概未留稿,后于政事余閑,陶情適性,間嘗題詠,或與滄云學使諸公酬倡之間,援筆立就,無事點竄。嘗自謂不計工拙,然受而讀之,一往情深,醰醰有味,固非尋章摘句者所可同日語。其殆出于天性者然耶!于是竊為留稿百余篇。主人瞥見,幾欲攫而焚之。謂余曰“我非能詩者也,亦非欲秘其詩者也。鳴時發(fā)聲,隨付落花流水而已。若留簡編,毋乃遺譏于大雅!”余曰:“詩以道性情,性情得真,章句自在。茍獨取其詞,何妨如他稿之伐毛洗髓、任失其真?余所欲留者,不為詞句之妙,而為性情之宜,留備閑窗翻閱,以證師乙所論,其于歌詩之宜,何如也!
時在嘉慶壬戌涂月朔 小泉程偉元謹跋
引者注:嘉慶壬戌涂月朔:即大清嘉慶七年壬戌(1802年)農歷十二月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