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河野洋平(Kōno Yōh(huán)ei,假名こうの ようへい) 出身于神奈川縣平冢市,日本著名政治家河野一郎之子,1959年早稻田大學畢業(yè)。1967年初次當選眾議員,1976年至1986年退出自民黨后創(chuàng)立新自由俱樂部,任第一代與第三代黨首。復黨后加入宮澤派,1992年任宮澤喜一內(nèi)閣官房長官,1993年至1995年任自民黨總裁,2003年至2009年7月任眾議院議長,是日本憲政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眾議院議長(2029天),也是自民黨總裁中唯一一個沒有擔任內(nèi)閣總理大臣,而擔任過議長的政治人物。2009年7月21日眾院解散后從政壇正式引退。
生平經(jīng)歷
1937年1月15日出生于神奈川縣的平冢市。
早稻田大學政經(jīng)學部出身,從政前擔任過一家廣播公司的董事和神奈川縣的畜產(chǎn)振興會的會長。
1967年,河野洋平首次當選議員,由此正式步入日本政界。
1976年“洛克希德事件”后因不滿自民黨的權錢政治而退黨。
1976年6月脫離自民黨另起爐灶,組建了由年輕的政治家構(gòu)成的新自由俱樂部,1976年至1986年任日本新自由俱樂部的黨首。由于干事長西岡武夫的離叛等原因,影響力每況愈下,十年之后(1986年8月)新自由俱樂部解散,河野洋平本人也回歸自民黨;貧w自民黨后,河野洋平加入自民黨宮澤派,他的政治地位穩(wěn)步上升,歷任自民黨總務、自民黨總裁、文部省政務次官、科技廳長官、內(nèi)閣官房長官、外務大臣、副總理大臣等職務。由于機緣的關系,河野洋平一直未能坐上首相的寶座,但從目前的情況看,他仍是公認的首相的強有力的候選人之一。
1993年至1995年任自民黨總裁。
2002年4月,河野為治療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接受了其子河野太郎(自民黨眾議員)的活體肝移植。
2003年至今任日本眾議院議長。
2006年12月原河野派解散,該派系成為了后來的麻生派。
2008年9月18日,他宣布不再參加下屆眾議院選舉,在本屆期滿后即退出政界。
2009年7月21日眾院解散后從政壇正式引退。
政治生涯
河野洋平從小就與政治結(jié)了緣,其父便是戰(zhàn)后日本政界的權貴河野一郎,因而其本人也曾被視為日本政界的佼佼者,有著燦爛的發(fā)展前景。1967年,河野洋平首次當選議員,由此正式步入日本政界。然而出于自己的政治信念,他于1976年6月脫離自民黨另起爐灶,組建了由年輕的政治家構(gòu)成的新自由俱樂部。起初倒也風光一陣,可由于干事長西岡武夫的離叛等原因,影響力每況愈下,10年之后(1986年8月)新自由俱樂部解散,河野洋平本人也回歸自民黨。回歸自民黨后,河野洋平的政治地位穩(wěn)步上升,歷任自民黨總務、自民黨總裁、文部省政務次官、科技廳長官、內(nèi)閣官房長官、外務大臣、副總理大臣等職務。由于機緣的關系,河野洋平一直未能坐上總理大臣的寶座,但從目前的情況看,他仍是公認的總理大臣的強有力的候選人之一。
人生信條
座右銘“不屈權力走正道”
河野洋平生于1937年,當時,東亞地區(qū)戰(zhàn)云密布,其父為求“海洋風平浪靜”,給新生的兒子取名為“洋平”。上高中時,河野洋平遇到了一位名叫弘法春見的英語老師。這位老師告訴他,做人應該“不屈權力走正道”。這后來成了河野洋平的座右銘。高中畢業(yè)后,他順利考入早稻田大學第一政治經(jīng)濟學部。當時,校內(nèi)一位教授主講的馬列主義課程,深深地吸引了河野洋平。有分析認為,這可能就是河野洋平日后成為對華“鴿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關評價
河野出生于政治世家,是“護憲鴿派”的標志性人物。河野洋平是日本自民黨內(nèi)主張對華友好的著名外交專家,日本自民黨重要領導人,黨內(nèi)派系河野集團領袖。,2003年至2009年7月任眾議院議長,是日本憲政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眾議院議長(2029日),也是自民黨總裁中唯一一個沒有擔任內(nèi)閣總理大臣,而擔任過議長的政治人物。
對華立場
30年前形成對華立場
1977年,剛剛40歲的河野洋平訪問中國,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接見了他。1年后,鄧小平訪問日本,河野洋平得以再次見到了這位中國偉人。河野回憶說:“他在日本一見到我就說,u2018你還記得我們在北京見面時說的話嗎?為了中日友好,需要太平洋和平,所以我牢牢地記住了你的名字。太平洋和平是我最大的希望。u2019” 正是從那時起,河野洋平就深深感受到鄧小平等老一輩中國領導人希望中日友好、“太平洋和平”的良好愿望,并確立致力于改善和發(fā)展中日關系的信念。河野洋平曾高度評價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認為中國致力于追求自然與人、城市與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平衡“發(fā)展模式”,有利于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追憶鄧小平
日本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在上世紀70年代曾與鄧小平有過兩次接觸,鄧小平的偉人風范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有著日本政壇常青樹之稱的河野洋平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與鄧小平的兩次會面更是他津津樂道的美好回憶。1977年,河野洋平第一次見到鄧小平!霸诖酥拔译m然多次去過中國,但鮮有機會得到中國高層人士的接見。不過,1977年的秋天,我在北京見到了鄧小平,他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談起鄧小平,河野洋平的表情顯得凝重而激動。他回憶說,在1977年那次會見中,年過七旬的鄧小平充分展現(xiàn)了他的政治家風采!班囆∑较蛭覀冋劻撕芏嗾卧掝},特別是關于中蘇關系的論述令我震驚。當時的會談內(nèi)容通過媒體傳向全世界,那是一次關于國際局勢的非常重要的講話,而聆聽的對象就是我這樣一個年輕的外國議員,F(xiàn)在回想起來真是不可思議!
“河野談話”影響大
在溫家寶總理訪日之前,“河野洋平”這個名字之所以能被中國記住,主要緣于兩件事:
其一是日本“支持北京奧運會國會議員之會”的成立。今年3月26日,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500天之際,以河野洋平為會長、由200多名超黨派議員組成的日本“支持北京奧運會國會議員之會”,舉行了成立大會。河野洋平在致辭中說,北京2008年奧運會是亞洲的和平盛會,日本將積極支持北京奧運會取得成功,推動中日兩國關系不斷向前發(fā)展。
其二便是“河野談話”。安倍晉三聲稱,日本從未強迫外國婦女充當日軍“慰安婦”,被世界輿論批評為“公然否定u2018河野談話u2019”。1993年8月4日,時任日本內(nèi)閣官房長官的河野洋平,代表日本政府發(fā)表了有關“慰安婦”問題的調(diào)查結(jié)果。他在講話中承認二戰(zhàn)期間日軍強征“慰安婦”,“嚴重傷害了許多婦女的名聲和尊嚴”,并對此表示道歉和反省,希望日本能通過歷史教育,讓人們永遠記住“慰安婦”史實。之后,這被稱為“河野談話”,它基本代表了當時日本政府在“慰安婦”問題上的官方口徑。在日本政壇一些人企圖否認侵略歷史的時候,河野洋平仍堅持在“慰安婦”問題上的固有立場。
重大事件
河野洋平是自民黨內(nèi)著名的鴿派政治家,知華派外交家,主張對中國友好,深刻反省戰(zhàn)爭責任問題。在官房長官任內(nèi)曾發(fā)表著名的“河野談話”,為二戰(zhàn)時期“慰安婦”問題道歉;2001年反對臺灣前總統(tǒng)李登輝訪日,2006年及2007年8月15日全國戰(zhàn)歿者追悼式先后發(fā)表追悼詞,對二戰(zhàn)中部分日軍侵犯人權的行為表示謝罪。為此河野洋平也遭到以右翼為主的部分日本民眾的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