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祖籍廣東省吳川縣梅菉鎮(zhèn);
1953年4月25日出生于一個基督教的家庭;
1964-1971年在香港伊利沙伯中學修讀中學及大學預備班;
1971年到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進修;
1975年取得學士學位,回港后于夭虹中學任教一年,便轉到一日本建筑公司當翻譯員;
1977年遠赴澳洲國立大學,攻讀亞洲研究,他的文學碩士畢業(yè)論文是《比較唐代中國與日本奈良、平安時期的官學)。1979年取得碩士學位后,繼續(xù)在原校修讀博士學位;
1981年到日本神戶大學訪問一年,回港后任職于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專職統(tǒng)籌學術研討會的召開,在職期間繼續(xù)從事中古時期東亞地區(qū)諸國關系的研究;
1984年以七世紀的朝鮮戰(zhàn)爭與東亞,取得澳洲國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并于同年與潘錦繡女士共諧連理。不幸新婚后不久,發(fā)現(xiàn)染上血癌病,經(jīng)過四個多月的治療,終能克服重;
1986年以后,他經(jīng)常出席中國大陸、臺灣及其他地區(qū)的研討會、學習班,積極從事隋唐史的研究。在研究重點方面,他比較注意隋唐時期中國與日本、朝鮮的關系,武則天研究及唐代杜會風尚;
1993年9月,他因血癌病復發(fā),經(jīng)過十三個多月與病魔的斗爭,于1994 年11月22日在香港瑪麗醫(yī)院病逝,享年41歲,余下兒子凱威,年僅五歲半;
研究領域
尤其在唐朝對外關系(東亞世界)
武則天
唐代社會風尚
研究專著
《古代中韓日關系研究》
《唐宋史研究》
《港臺學者隋唐五代史論文精選》
《隋唐史論集》
《薛仁貴》
學術論文
近年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讀司馬光《稽古錄》〈隋紀〉札記
試論垂拱四年李唐宗室反武之役
武則天與朝鮮半島政局
讀《曲江集)》所收唐與渤海及新羅敕書
日本留唐學生橘逸勢事跡考
仕高麗朝的后周官人雙冀
讀《前定錄》札記─唐代杜會思想一瞥
綜合評價
黃約瑟夭性聰敏,熱愛學習與研究,時常向人表示池最喜歡的就是讀書。他生性健談爽朗,樂觀有自信,為人不拘小節(jié)。研究以外,喜觀賞電影、看報刊和雜志。為推動海峽兩岸唐史學界的聯(lián)系,促進香港與海峽兩岸學界的往來,留下永不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