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路普·謝夫-簡介
尚路普·謝夫在1953-1954年間,他先后在巴黎和瑞士受過攝影、新聞、文學(xué)、 電影等短暫的學(xué)校教育,但是從小就開始拍照的尚路普·謝夫,似乎并不喜歡攝影課程,因為他認(rèn)為攝影的精髓是一種體驗,而不是在于展示和解釋等等;蛟S這也是因為有著多重文化背景的他,對于攝影和身邊周遭事物的體認(rèn),總有著和別人不同角度的觀點,才能創(chuàng)造出這么多元化的攝影作品。他認(rèn)為:攝影的題材沒有好壞之分,差別只在于它們被看的方式;蛟S這就正是他作品成功的因素之一。
自1955年起,尚路普·謝夫在巴黎開始了他的自由攝影師(freelance photographer)生涯。最初是替時尚雜志Elle拍攝報導(dǎo)攝影,接著轉(zhuǎn)任 時尚攝影師的工作,直到1958年。這段時間并一度成為馬格蘭通訊社(Magnum Photos)的會員。
1959年他離開馬格蘭,再度成為自由攝影師,并前往希臘、波蘭、土耳其等地從事報導(dǎo)攝影。1961年他獲得Nipèce獎項(Prix Nipèce)的榮譽(yù)后,他前往紐約并再度成為一個 時尚攝影師。此時幾乎所有歐美的時尚雜志都可看到他的作品出現(xiàn),包含了Harper’s Bazaar、Glamour、Esquire、Look、Vogue、Twen、Queen等等。
尚路普·謝夫-生平
1933年 尚路普·謝夫出生于法國巴黎的一個波蘭裔家庭。
1945-1954年 14歲起開始業(yè)余攝影生涯。中學(xué)畢業(yè)后接受短暫的 文學(xué)教育;新聞學(xué) ;攝影學(xué)(法國巴黎Vaugirard School of Photography;瑞士Vevey);影片制作。
1954年 以新聞報導(dǎo)攝影作品開始了專業(yè)攝影的生涯。
1955-1958年 為《Elle》雜志拍照,先后成為該雜志的新聞及時尚部門攝影師。
1959-1960年 為 Réalités, Le Jardin des Modes工作。離開馬格蘭通訊社成為自由攝影家。
1961年 獲得Nipèce獎項。
1961-1965年 前往紐約居住工作,并為歐美許多時裝時尚雜志拍照。
1967年以后離開紐約回到巴黎。除了 時尚攝影外,他還在出版、廣播、電視節(jié)目等領(lǐng)域有蠻多的貢獻(xiàn)。他的攝影作品并在海內(nèi)外許多地方舉辦過許多展覽。
尚路普·謝夫于2000年9月病逝,享年66歲。
尚路普·謝夫-作品
尚路普·謝夫 攝影雜志
在眾多領(lǐng)域的作品之中,尚路普·謝夫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他對人體攝 影的詮釋,這些影像又被稱為“ 情色攝影”(Photographie érotique)。然而尚路普·謝夫?qū)τ?情色的詮釋絕不是荒腔走板的肉欲主義,而是屬于精神分析和夢境層面的理性與感性的訴求。
他擅用廣角鏡頭的透視感,創(chuàng)造女體的曲線美;以及加入某些光影和場景,以至於許多畫面有著報導(dǎo)攝影窺視的味道,乍看之下似乎讓人覺得是某個瞬間發(fā)生的事物。但是,些許的模特兒卻又常常直視著鏡頭,相當(dāng)耐人尋味。至于尚路普·謝夫較少為人知的風(fēng)景攝影也相當(dāng)杰出,如他1964年的黑屋(Black House),是他的風(fēng)景攝影佳作之一。
尚路普·謝夫-個人語錄
1)人生是由億兆瞬間組成的,如何決定哪個瞬間是決定性?
2)我不認(rèn)為我們能改變自己的眼光。瞄準(zhǔn)點是你自己決定的,你認(rèn)為的幸運的意外、在瞄準(zhǔn)點之外拍到的照片,也是你自己拍得的。
3)有時候,好照片像聲音一樣,我能感覺得到。但這種情況很少,常常我以為好的,其實毫無道理。而另一張我并沒有注意到的,卻把所有該講的都講了。
4)我是絕對的膚淺,我知道。不過,我認(rèn)為膚淺也可以是一件重要的事,可以用以抗拒嚴(yán)肅,也可以是一種形式的含蓄!蓖瑫r,他認(rèn)為“珍藏下來的一刻”比“決定性的瞬間”更有深意。
5)我們的情欲,就像每個人的指紋一樣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