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肖望東

    肖望東

    肖望東,曾用名肖惠存,肖克,江西省吉安縣人,中將軍銜,參加過長征,參加過萊蕪、豫東、濟南等戰(zhàn)役,并被選為國防委員會委員。

     


    簡介

    早年

      肖望東(1910-1989),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55)。原名蕭惠存,曾用名蕭克。1910年8月25日生于江西省廬陵(今吉安)縣西區(qū)(今安塘鄉(xiāng))淡江村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4歲時父親早逝,9歲起受堂叔資助免費入私塾4年,后輟學當徒工。

    一九二七到一九三七年

      192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29年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曾任紅3軍師教導隊、軍教導大隊政治委員,紅1軍團無線電隊、衛(wèi)生部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央蘇區(qū)歷次反“圍剿”和長征,在反“圍剿”作戰(zhàn)中左手嚴重負傷致殘。1936年紅一方面軍東征山西時,奉派任河東游擊支隊政治委員,并在主力紅軍回師陜北后率部就地獨立堅持游擊戰(zhàn)爭。翌年2月入抗日軍政大學第二期學習,曾當選2隊黨支部書記。

    抗日戰(zhàn)爭時期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奉調(diào)赴鄂豫皖邊紅28軍工作,任軍政治部主任,旋任由該部改編的新四軍第4支隊政治部主任。1938年奉命離開第4支隊,參與組建新四軍抗日先遣大隊,任大隊長兼政治委員,率部挺進河南。ǹh)杞(縣)太(康)地區(qū)開展游擊戰(zhàn)爭。其間,他領(lǐng)導所部正確執(zhí)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會同友鄰部隊有力推動了該地區(qū)抗日活動的發(fā)展,成為豫東敵后抗戰(zhàn)有名的“肖大隊”。1939年后,歷任新四軍第6支隊、八路軍第4縱隊政治部主任,新四軍第4師、第2師兼淮南軍區(qū)政治部主任。

    肖望東

    解放戰(zhàn)爭時期

      解放戰(zhàn)爭初期,任淮南軍區(qū)政治委員兼中共淮南區(qū)委書記,后任山東軍區(qū)第7師政治委員。1947年2月,在萊蕪戰(zhàn)役中指揮所部搶占綿陽關(guān)、勇奪大寨,擊退濟南國民黨軍的增援,切斷李仙洲集團的退路,對戰(zhàn)役全勝起了積極作用。同年4月起,任華東野戰(zhàn)軍第10縱隊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第三野戰(zhàn)軍第10兵團政治部主任,先后參加了沙土集、隴海路破擊戰(zhàn)、豫東、濟南等戰(zhàn)役。

    解放后

      1949年3月,出任新組建的中共蘇北區(qū)委和蘇北軍區(qū)書記、政治委員,隨即全力以赴組織當?shù)剀娒裾归_渡江戰(zhàn)役的船只、資材等項準備,為支援主力部隊取得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共江蘇省委副書記兼江蘇軍區(qū)第二政治委員,華東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南京軍區(qū)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一副部長、黨組書記、代理部長,濟南軍區(qū)第一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委員。是中共八大候補代表、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第十二、十三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55年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89年5月11日在北京逝世。引

    生平

      192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

    1927年11月參加革命工作。少年時當學徒。在江西省吉安縣九區(qū)入團后從事秘密工作。

    1929年7月轉(zhuǎn)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29年7月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先后為贛西南紅軍獨立第2團、第4團教導隊學員。

    1929年10月起任中共贛西南特委秘書,11月起任江西純化區(qū)革命委員會青年部秘書長,12月起任共青團吉安縣西區(qū)區(qū)委書記。

    1930年3月起為贛西南團特委團校、黨校學員,5月起任紅3軍第9縱隊7支隊秘書兼宣傳隊隊長,8月起任第9縱隊特務連政治委員。

    1932年1月起任紅3軍第9師軍士教導隊政治委員兼師直總支書記、直屬政治處主任,10月起任紅3軍教導大隊政治委員。

    1933年10月起任紅1軍團教導師2隊政治委員兼團總支部書記,訓練隊政治委員。

    1934年4月起任紅1軍團司令部無線電隊政治委員兼軍團直總支部書記。

    1934年秋起任紅1軍團衛(wèi)生部野戰(zhàn)醫(yī)院政治委員。參加了鞏固發(fā)展贛西南革命根據(jù)地的斗爭和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zhàn)。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長征。

    1935年秋任紅1軍團衛(wèi)生部政治委員,10月到達陜北。1935年起任紅1軍團政治部民運部干事1936年春參加東征山西作戰(zhàn)。不久成立紅軍河東抗日游擊支隊,任政治委員。同年6月返回陜北先后任陜西宜川獨立營政治委員兼宜韓黨工委書記,紅1軍團第1師政治部民運科科長。

    1936年3月起任紅1軍團山西河東游擊支隊政治委員兼河東區(qū)黨工委書記。

    1937年2月起在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期學習。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由延安到鄂豫皖邊區(qū)紅28軍工作。1937年10月紅28軍改編為新四軍第4支隊后,任新四軍第4支隊政治部主任。

    1938年7月起任新四軍游擊大抗日先遣大隊長兼政治委員。

    1938年10月起任新四軍游擊支隊(后改稱第6支隊)、第6支隊政治部主任。1939年8月起任豫皖蘇邊區(qū)黨委委員。

    1940年6月起任八路軍第4縱隊政治部主任。

    1941年2月起任新四軍第4師政治部主任(新四軍第4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參謀長張震)。

    1942年3月起任新四軍第2師兼淮南軍區(qū)政治部主任(新四軍第2師師長羅炳輝、政委譚震林、參謀長詹化雨、政治部主任肖望東、政治部副主任余立金)。參加開辟淮北抗日民主根據(jù)地的斗爭和進行淮北、淮南地區(qū)敵后抗日游擊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

    1945年10月起任中共中央華中分局委員,淮南軍區(qū)政治委員兼淮南蘇皖邊區(qū)黨委書記,淮南軍區(qū)政治委員兼新四軍新2師政治委員。

    1946年下半年任華中軍區(qū)政治部主任、渤海軍區(qū)第7師政治委員。

    1947年4月起任華東野戰(zhàn)軍第10縱隊政治部主任。

    1948年6月起任華東野戰(zhàn)軍第10縱隊副政治委員。

    1949年2月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第10兵團政治部主任,率部參加解放華東的多次重要戰(zhàn)役戰(zhàn)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1949年4月至1952年11月任中共蘇北區(qū)黨委書記,其間:兼任蘇北軍區(qū)政治委員(蘇北軍區(qū)司令員張震東),1949年12月至1952年11月兼任蘇北區(qū)黨委財經(jīng)委書記。1949年12月至1953年1月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

    1952年11月至1953年7月任中共江蘇省委副書記,其間:1952年12月1日至1953年12月7日曾兼任江蘇軍區(qū)第二政治委員,1952年11月至1953年8月兼任中共江蘇省委工業(yè)部部長。

    1953年1月至1954年8月任華東行政委員會委員。1953年4月至1955年3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qū)政治部代主任、主任、軍區(qū)黨委常委,其間:曾兼任軍區(qū)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書記。

    1955年3月至1956年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qū)政治部主任,1956年10月至1961年3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qū)副政治委員。1955年11月至1960年2月兼任南京軍區(qū)監(jiān)察委員會書記。

    1961年3月至1963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qū)第四政治委員。

    1963年12月至1965年5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qū)第二政治委員,其間:1955年4月起任南京軍區(qū)黨委常委,1956年5月起任南京軍區(qū)黨委副書記。

    1964年3月起任南京軍區(qū)黨委第三書記。

    1965年4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文化部副部長(部長陸定一)、黨組書記(石西民、顏金生為副書記)、黨委書記,國務院文化部第一副部長,其間:1966年5月至1967年1月任文化部代部長。1966年4月起任中捷友好協(xié)會會長。

    1966年至1975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關(guān)押9年。

    1975年8月至1980年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qū)政治委員、軍區(qū)黨委第三書記。

    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1980年1月至1982年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qū)第一政治委員、軍區(qū)黨委第三書記(至1980年4月)、第一書記(1980年4月起)。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是中共八大候補代表,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任中央軍委委員,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相繼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被選為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1989年5月11日在北京逝世。

    逸事

    愛讀書和藏書

      肖望東(1910年-1989年),原南京軍區(qū)政委也。1966年7月14日,肖望東將軍調(diào)任國務院文化部副部長、代理部長。將軍上任不到一年即被打倒,后被關(guān)押北京西郊某監(jiān)獄達9年,故人稱“短命部長”。

    1938年春,將軍隨葉帥赴湖北七里坪高敬亭部。葉帥攜兩只皮箱,一新一舊,新者裝鈔票(軍餉),舊者裝衣物。途經(jīng)國統(tǒng)區(qū)黃安縣留宿,將軍與葉帥居一室。睡至半夜,葉帥忽輕聲起床,將新舊兩箱之物調(diào)換,并告將軍:若遇小偷,多半會提新箱。如此,方安然入睡也。

    肖望東將軍愛讀書,藏書。戰(zhàn)爭年代悉心收集一箱書,書不離身,手不釋卷。陳毅元帥亦愛書。解放戰(zhàn)爭某日,陳毅元帥至將軍處,見滿桌書籍,大喜過望,翻揀片刻,取《孫子兵法》問:“此書能否送我?”將軍雖不舍,仍書“陳軍長留閱,望東敬贈”于書之扉頁,陳毅夾書朗朗大笑而去。

    擅長政治思想工作

      肖望東將軍于戎馬生涯中擅長政治思想工作,將軍曾協(xié)助彭雪楓創(chuàng)辦《拂曉報》,修改文章,設計版面,制作標題,親力親為,該報曾參加法國舉辦的“萬國新聞報紙博覽會”。解放戰(zhàn)爭中,將軍先后撰寫了《關(guān)于連隊政治工作的一些問題》《關(guān)于開展生產(chǎn)與培養(yǎng)勞動英雄的指示》《什么叫革命榮譽軍人?怎樣做革命榮譽軍人?》《濟南戰(zhàn)役的動員材料》《濟南戰(zhàn)役政治工作指示》等文件和文章。

    文化工作活躍

      建國后,肖望東將軍先后出任南京軍區(qū)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將軍任內(nèi),文化工作十分活躍,《柳堡的故事》《霓虹燈下的哨兵》《東進序曲》《紅霞》等優(yōu)秀影片享譽全國。將軍宅中常來往者有沈西蒙、沈亞威、胡石巖、黃宗江、黎汝清等文化人。

    肖望東將軍赴任文化部長前,曾就“文革”之目的請教于陳毅元帥,陳答:“我也不曉得!1966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國慶游行,陳毅元帥召肖望東將軍于天安門城樓一側(cè),指玉帶河中“打倒劉少奇!”之倒影,曰:“文化大革命,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打倒老干部。”陳毅元帥滿腔悲憤,肖將軍恍然若有所悟。

    肖望東將軍秘書潘曉言,1983年6月初至將軍家工作。某日,將軍至北京開會。行前,將軍夫人見將軍皮鞋未擦,問責于潘曉。潘曉惶惶,肖望東將軍急為其解圍,曰:“擦皮鞋不是小潘的事,他是我的警衛(wèi)員,不是你的警衛(wèi)員。”

    對子女要求極嚴

      肖望東將軍對子女要求極嚴。將軍配有專車,除秘書外,家屬子女均不能用。某年冬,大雪。將軍小女兒肖淮瓊深夜乘火車由上海歸,將軍夫人問將軍,這么大的雪,是否派個車到車站去接。將軍斷然曰:“不派,就是下刀子也不能派!焙,肖淮瓊搭乘三輪車回家。潘曉言此曰,將軍的車,子女不準用,夫人也不準用。很了不起!

    愛兵如子

      肖望東將軍愛兵如子,體恤部屬。某年過春節(jié),將軍聞知公勤人員因招待所放假,用電爐煮稀飯過年,心情沉痛,即打電話批評軍區(qū)司令部管理局服務處處長曰:“我是大官僚主義,你們是小官僚主義!”

    肖望東將軍長子于濟南軍區(qū)當兵,由班長而排長,由排長而連長,由連長而營長、團長,幾十年無人知其為肖望東將軍之子也。后,部隊確定其轉(zhuǎn)業(yè),長子要父親找其老部下——濟南軍區(qū)司令員做工作。將軍斷然曰:“我說他肯定會照顧的,但這個話不能說!

    廉潔自律

      某日,肖望東將軍至南京同仁堂制藥廠參觀。臨行之際,廠領(lǐng)導送將軍一瓶蜂王漿和幾盒花粉等禮品,交秘書暗置于車后。將軍歸后見秘書搬禮品,嚴厲批評之,并命秘書立即將禮品送回工廠。將軍秘書潘曉告余,當我驅(qū)車至工廠退禮品時,工廠領(lǐng)導竟誤以為將軍嫌東西少也。某日,肖望東將軍驅(qū)車往中山陵,至靈谷寺,遇園林工人鋸樹,因無“禁止通行”之標識,一兩丈余高之法國梧桐戛然而倒,正中將軍皇冠車,樹杈近將軍咫尺,人皆失色驚呼,園林工人更惶惶,獨將軍神色自如,推車門出,好言慰之。

    肖望東將軍廉潔自律,為人師表。凡外出,或下部隊,或回老家,或參觀訪問,必交食宿費,吃多少,交多少,不見發(fā)票不走人。引

    評價

      肖望東將軍宅于南京市古樓北隅,原為周佛海故居,人稱周公館。依稀當年氣派:一棟三層洋樓,橢圓形,青灰色,庭院深深,花木蕭蕭。主樓一分為二,院落亦一分為二。西為龍潛將軍所居,略小;肖望東將軍所居東側(cè),晚年以看報讀書,載花種樹,字畫鑒賞自娛。

    肖望東將軍客廳掛一幅傅抱石之太湖山水,煙雨迷漫,帆影點點,筆墨酣暢,堪為精品。二樓為將軍臥室,前有一小客廳,陳設雅致,壁上掛有兩幅紅木框鏡片:一為葉劍英元帥親筆所書贈詩《煙臺行。調(diào)寄蝶戀花詞》,另一為賴少其為將軍書寫之扇面――周恩來《望春日詩》 。葉帥與賴老書法,均為余所見者難得之精品。

    肖望東將軍臥室正面壁上懸一書法條幅,三個大字:“金石壽”,古樸蒼勁,武中奇先生手筆也。將軍告余,人那有金石壽,所以不敢掛外面,只得掛這里。不是字不好,也不是意不好,而是我不配。

    肖望東將軍藏畫多且精,有徐悲鴻、齊白石、黃賓虹、亞明、陳大羽、武中奇、錢松巖等著名書畫家作品?蛷d里的畫兩個月一換,而樓上葉劍英、賴少其書法常年不動。將軍近燈光不觀字畫,正食飯、垂涕、不洗手不觀字畫。家中所藏字畫,有數(shù)年十余年數(shù)十年者,皆紙白如新,品相無疵。

    肖望東將軍喜書法,興之所致,亦揮毫潑墨,鮮為示人。將軍書法柳骨顏風,端莊剛勁,自嘲為“狗爬沙”。1976年5月,鄧小平復出,與葉劍英共同主持軍委工作。其時軍中俊杰皆喜,而時任濟南軍區(qū)政委的肖望東將軍則喜中有憂。將軍以為江青等人未除,鄧、葉難有寧日。是時,將軍揮毫抄寫毛澤東詩一首,以表復雜心境:

    一從大地起風雷,

    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

    妖為鬼蜮必成災。

    今日歡呼孫大圣,

    只緣妖霧又重來。

    落款為:1976年5月。將軍示此書法告余,當時心中意念:白骨精就是江青,孫大圣就是鄧小平,僧是指毛澤東。故將軍對此書法格外珍視,如寶物藏之。

    肖望東將軍言,葉劍英元帥英俊瀟灑,持重寬厚,且細心精明。1938年春,將軍隨葉帥赴湖北七里坪高敬亭部。葉帥攜兩只皮箱,一新一舊,新者裝鈔票(軍餉),舊者裝衣物。途經(jīng)國統(tǒng)區(qū)黃安縣留宿,將軍與葉帥居一室。睡至半夜,葉帥忽輕聲起床,將新舊兩箱之物調(diào)換,并告將軍:若遇小偷,多半會提新箱。如此,方安然入睡也。肖望東將軍愛讀書,藏書。戰(zhàn)爭年代悉心收集一箱書,書不離身,手不釋卷。陳毅元帥亦愛書。解放戰(zhàn)爭某日,陳毅元帥至將軍處,見滿桌書籍,大喜過望,翻揀片刻,取《孫子兵法》問:“此書能否送我?”將軍雖不舍,仍書“陳軍長留閱,望東敬贈”于書之菲頁,陳毅夾書朗朗大笑而去。

    黨史載,高敬亭,紅二十八軍軍長。紅軍長征時,高敬亭率紅二十八軍于大別山區(qū)堅持游擊戰(zhàn),該部英勇善戰(zhàn),國軍聞風喪膽?谷諔(zhàn)爭時期,高部被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高敬亭任支隊司令員。后高敬亭被槍決。1937年7月,肖望東將軍與鄭位山、張體學、程啟文等奉毛澤東之命前往高敬亭部加強領(lǐng)導。鄭位山任紅二十八軍政委,肖望東任政治部主任。

    肖望東將軍言,1937年8月,抵達紅二十八軍駐地――湖北七里坪,與高敬亭見面。其時高部思想混亂,主要是對聯(lián)合國民黨抗日想不通,地方主義、游擊習氣較重。將軍與鄭位山先辦黨訓班集訓干部,苦口婆心,對部隊進行教育,終于扭轉(zhuǎn)思想傾向。1937年12月,肖望東將軍陪同高敬亭至武漢向中央長江局王明、周恩來、博古、項英、葉劍英、董必武等領(lǐng)導匯報工作。返回七里坪后協(xié)助高對部隊進行了整編。將軍言,原紅二十八軍整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七、第九團和手槍團,鄂豫邊紅軍游擊隊編為第八團,總計三千一百余人。

    后,肖望東將軍因病告假離任,同時離任有鄭位山、胡發(fā)堅等,戴季英接任肖望東新四軍第四支隊政治部主任職。

    肖望東將軍于戎馬生涯中長政治思想工作,將軍曾協(xié)助彭雪楓創(chuàng)辦《拂曉報》,修改文章,設計版面,制作標題,親力親為,該報曾參加法國舉辦的“萬國新聞報紙博覽會”。解放戰(zhàn)爭中,將軍先后撰寫了《關(guān)于連隊政治工作的一些問題》、《關(guān)于開展生產(chǎn)與培養(yǎng)勞動英雄的指示》、《什么叫革命榮譽軍人?怎樣做革命榮譽軍人?》、《濟南戰(zhàn)役的動員材料》、《濟南戰(zhàn)役政治工作指示》等文件和文章。

    建國后,華東軍區(qū)發(fā)起解放一江山島戰(zhàn)斗。時任華東軍區(qū)參謀長的張愛萍將軍指揮此役,初戰(zhàn)失利。是時,肖望東將軍隨許世友到前線視察,許摩拳擦掌曰:“我去指揮打,就不信拿不下這個小島。”將軍急勸阻,曰:“再等等看!痹S應允。不數(shù)日,張愛萍果克一江山島。

    建國后,肖望東將軍先后出任南京軍區(qū)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將軍任內(nèi),文化工作十分活躍,《柳堡的故事》、《霓紅燈下哨兵》,《東進序曲》、《紅霞》等優(yōu)秀影片享譽全國。將軍宅中常來往者有沈西蒙、沈亞威、胡石巖、黃宗江、黎汝清等文化人。

    肖望東將軍赴任文化部長前,曾就“文革”之目的請教于陳毅元帥,陳答:“我也不曉得。”1966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國慶游行,陳毅元帥召肖望東將軍于天安門城樓一則,指玉帶河中“打倒劉少奇!”之倒影,曰:“文化大革命,一言以敝之,就是要打倒老干部!标愐阍獛洕M腔悲憤,肖將軍恍然若有所悟。

    肖望東將軍秘書潘曉言,1983年6月初至將軍家工作。某日,將軍至北京開會。行前,將軍夫人見將軍皮鞋未擦,問責于潘曉。潘曉惶惶,肖望東將軍急為其解圍,曰:“擦皮鞋不是小潘的事,他是我的警衛(wèi)員,不是你的警衛(wèi)員!

    肖望東將軍對子女要求極嚴。將軍配有專車,除秘書外,家屬子女均不能用。某年冬,大雪。將軍小女兒肖淮瓊深夜乘火車由上海歸,將軍夫人問將軍,這么大的雪,是否派個車到車站去接。將軍斷然曰:“不派,就是下刀子也不能派!焙,肖淮瓊搭乘三輪車回家。潘曉言此曰,將軍的車,子女不準用,夫人也不準用。很了不起!

    肖望東將軍愛兵如子,體恤部屬。某年過春節(jié),將軍聞知公勤人員因招待所放假,用電爐煮稀飯過年,心情沉痛,即打電話批評軍區(qū)司令部管理局服務處處長曰:“我是大官僚主義,你們是小官僚主義!”

    肖望東將軍長子于濟南軍區(qū)當兵,由班長而排長,由排長而連長,由連長而營長、團長,幾十年無人知其為肖望東將軍之子也。后,部隊確定其轉(zhuǎn)業(yè),長子要父親找其老部下――濟南軍區(qū)司令員做工作。將軍斷然曰:“我說他肯定會照顧的,但這個話不能說!

    肖望東將軍至南京同仁堂制藥廠參觀。臨行之際,廠領(lǐng)導送將軍一瓶蜂王漿和幾盒花粉等禮品,交秘書暗置于車后。將軍歸后見秘書搬禮品,嚴厲批評之,并命秘書立即將禮品送回工廠。將軍秘書潘曉告余,當我驅(qū)車至工廠退禮品時,工廠領(lǐng)導竟誤以為將軍嫌東西少也。

    肖望東將軍驅(qū)車往中山陵,至靈谷寺,遇園林工人鋸樹,因無“禁止通行”之標識,一兩丈余高之法國梧桐嘎然而倒,正中將軍皇冠車,樹杈近將軍咫尺,人皆失色驚呼,園林工人更惶惶,獨將軍神采自如,推車門出,好言慰之。

    肖望東將軍廉潔自律,為人師表。凡外出,或下部隊,或回老家,或參觀訪問,必交食宿費,吃多少,交多少,不見發(fā)票不走人。

     

    TAGS: 人物 軍事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 高級 將領(lǐng)
    名人推薦
    • 李世炎
      湖北黃安(今紅安)人。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中共黃安縣區(qū)委組織部部長、第二十五軍連指導員、第...
    • 藍亦農(nóng)
      藍亦農(nóng)(1919- ),男,漢族,1919年出生,湖南省茶陵縣人,曾用名藍野農(nóng)、藍甲基,畢業(yè)于解放軍政治學院。參加了遼沈、平津、衡寶、廣西等戰(zhàn)役。19...
    • 何海清
      何海清(1875—1950) 中華民國陸軍上將! 『魏G鍨楹鲜∠驵l(xiāng)縣(今湘鄉(xiāng)市)人,1875年6月10日出生于湘鄉(xiāng)縣城前鋪早家沖一個行伍家庭。1894年投入...
    • 陳林達
      陳林達(1904—1970),字兼善,湖南省湘潭市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軍校第4期步兵科畢業(yè)。畢業(yè)后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旅排長,新編第五師...
    • 袁樸
      袁樸(1904~1991),字茂松;湖南新化人。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二期畢業(yè)。1939年11月13日,升陸軍少將軍銜。1948年9月22日,晉升...
    • 余光茂
      余光茂將軍1915年10月生于江西崇義縣。1930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1932年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任...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