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討勛救楚
朱序是當世名將,起初擔任何職不詳,后來經(jīng)過多次升遷至 鷹揚將軍、江夏相。
興寧三年(365年)十月, 梁州刺史 司馬勛起兵反叛朝廷,自稱梁益二州牧、 成都王。十一月,司馬勛帶兵進入 劍閣(今四川劍閣東北),攻打 涪城(今四川綿陽東),繼而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包圍益州刺史 周楚。大司馬 桓溫得知司馬勛叛亂后,便上表朝廷任命朱序為征討都護,派他率軍前往成都討伐司馬勛,以援救周楚。
太和元年(366年)夏天,朱序與周楚在成都擊敗司馬勛,并擒獲司馬勛及其同黨,平息叛亂。隨后,朱序與周楚將司馬勛等人押送到桓溫那里,桓溫將他們?nèi)繑厥,而后將他們的首級傳送到京?建康(今江蘇南京)。朱序因平叛有功,朝廷升任他為 征虜將軍,賜封爵位為襄平子。
敗燕平亂
太和四年(369年),當時東晉與 前燕交戰(zhàn),朱序和前鋒 鄧遐在 林渚大敗前燕將領 傅末波(一作 傅顏)。
寧康二年(374年,《 晉書·朱序傳》誤作太和年間),朱序調任兗州刺史。當時吳興郡 長城縣人錢步射、錢弘等聚眾一百多人作亂,藏匿在原鄉(xiāng)山。朝廷任命朱序為中軍司馬、吳興太守,前往討伐叛亂。朱序到任后,派兵攻打并擒獲錢弘等人,平定叛亂。叛亂平定后,朱序返回兗州繼續(xù)擔任刺史。
交鋒前秦
太元元年(376年), 前秦攻打 前涼,車騎將軍 桓沖得知后,派朱序與江州刺史 桓石秀、荊州督護 桓羆率兵在 沔水、 漢水一帶游巡,聲援前涼。不久,前秦滅亡前涼,朱序等人停止行動。
太元二年(377年,《晉書·朱序傳》誤作寧康初年)三月,征西大將軍 桓豁上表朝廷任命朱序為使持節(jié)、監(jiān)沔中諸軍事、 南中郎將、梁州刺史,鎮(zhèn)守襄陽(今湖北襄陽)。
太元三年(378年)正月,前秦天王 苻堅派將領 苻丕、 楊安、 慕容垂、 姚萇等人率領共計十七萬大軍,分兵四路會合攻打襄陽。四月,秦軍抵達沔水以北,朱序認為秦軍沒有舟船,未作防備。等到秦將 石越率領五千騎兵順流渡過漢水,朱序惶恐驚駭,固守襄陽中城。石越攻克襄陽外城,繳獲一百多艘船只,用來接運其余的兵眾。苻丕統(tǒng)領眾將領攻打襄陽中城。起初,朱序的母親韓氏聽說秦軍將要到達,親自登上城墻察看是否堅固。行至西北角,認為這里不夠堅固,于是就率領女仆及城里的成年女子一百多人在城墻里邊斜著修筑一道二十多丈的城墻。等到秦軍來到后,西北角的城墻果然遭到攻破,兵眾們轉移到新城墻上防守,秦軍于是撤退。襄陽人稱這段城墻為“夫人城”。當時秦軍的糧草將要用完,于是急攻襄陽城。
兵敗遭俘
太元四年(379年)正月,朱序屢屢出戰(zhàn),擊敗秦軍。當時軍心勞頓松懈,朱序認為秦軍已逐漸遠退,必定不會前來,因此不再設防。二月,襄陽督護李伯護秘密地派其子到前秦表示愿意投降,請求作為內(nèi)應。苻丕于是命令各路部隊進攻襄陽。二月戊午日,秦軍攻克襄陽,抓獲朱序,將他送至前秦都城 長安(今陜西西安)。苻堅認為李伯護不忠誠,把他殺掉示眾。朱序想逃回東晉,于是秘密到宜陽,藏在夏揆的家里。苻堅懷疑夏揆并將他拘捕,朱序就到 苻暉那里自首。苻堅因為朱序能夠保持氣節(jié),因此非常贊賞他,沒有追究他逃離之罪,授任他為度支尚書。
逃回東晉
太元八年(383年),苻堅率軍南下攻打東晉,謝石率軍抵御秦軍。苻堅將大部隊留在 項城(今河南 沈丘),帶領八千輕裝騎兵,日夜兼程趕赴壽陽與苻融的三十萬大軍匯合。苻堅派朱序前去勸說謝石等人,稱述自己的軍威。朱序私下里卻對謝石等人說:“如果秦軍的百萬兵眾全部抵達,確實難以與他們抗衡。如今乘著各路軍隊尚未會集,應該迅速攻擊他們。如果能打敗他們的前鋒部隊,那他們就已經(jīng)喪失士氣,最終就可以攻破他們!庇谑侵x石派 謝琰挑選八千名勇士渡過肥水挑戰(zhàn)。秦軍稍微向后撤一點,朱序在軍陣后面高聲呼喊:“秦軍失敗了!”于是秦軍大敗奔逃。朱序乘機與張?zhí)戾a、徐元喜投奔東晉。此戰(zhàn)即歷史上著名的 淝水之戰(zhàn)。十一月初十日,東晉朝廷授任朱序為 龍驤將軍、瑯邪內(nèi)史。后改任監(jiān)揚州、豫州五郡軍事,豫州刺史,屯兵洛陽(今河南洛陽)。
擊遼破燕
太元十一年(386年), 丁零首領 翟遼殺害黎陽太守滕恬之,占據(jù)黎陽反叛東晉,朱序派將軍秦膺、童斌與 淮水、 泗水一帶的各郡共同討伐翟遼。同年八月,翟遼侵犯 譙郡(今安徽亳州),朱序率軍擊退翟遼。
太元十二年(387年)正月初八日,朝廷任命朱序為監(jiān)兗、青二州諸軍事,兗、青二州刺史,將軍如舊,代替 謝玄鎮(zhèn)守 彭城(今江蘇徐州);朱序認為彭城遠離京都建康,支援不接,請求改鎮(zhèn) 淮陰(今江蘇淮陰),得到朝廷的允許。不久,翟遼派其子 翟釗進犯東晉的 陳留、 潁川二郡。朱序派秦膺擊退翟釗,因功授任 征虜將軍。朱序上表朝廷請求運送 江州米十萬斛、布五千匹以供軍用,朝廷下詔同意。
太元十三年(388年)四月二十九日,朝廷任命朱序為持節(jié)、都督司雍梁秦四州軍事(一說都督雍梁沔中九郡諸軍事),雍州刺史。晉孝武帝派廣威將軍、河守 楊佺期,南陽太守趙睦,各自率兵一千人隸屬朱序。后朱序上表朝廷請求撥給原荊州刺史 桓石生一百頃田地、八萬斛米。隨后駐防洛陽,守衛(wèi)陵墓。
太元十五年(390年)正月, 西燕皇帝 慕容永率軍直奔洛陽而來,朱序從 河陰向北渡過 黃河迎戰(zhàn),與西燕將領王次等人相遇,便在 沁水與之交戰(zhàn),王次兵敗退走,朱序斬殺其偏將勿支。朱序派參軍趙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擊敗退的燕軍,在 太行山擊敗他們。慕容永率領殘余兵眾向 上黨奔逃。當時 楊楷聚眾數(shù)千人,在湖、陜一帶,聽說慕容永戰(zhàn)敗,派出人質到朱序那里請求歸降。朱序亦率軍追擊慕容永到達上黨的白水,與慕容永相持二十天。恰逢翟遼此時正打算進攻 金墉(一說洛陽),所以朱序才帶著部隊趕回。朱序在石門攻擊翟釗,派參軍趙蕃在懷縣擊敗翟遼,翟遼連夜逃跑。朱序退駐洛陽,留下鷹揚將軍朱黨守衛(wèi)石門;同時派其子朱略監(jiān)管洛陽,并讓趙蕃輔佐幫助他,朱序自己返回襄陽。會稽王 司馬道子認為朱序勝負相抵,不加褒貶。
后來,前秦東羌校尉 竇沖想進入漢川,安定人皇甫釗、京兆人周勛等人打算迎他進來。梁州刺史 周瓊失掉巴西三郡,兵少力弱,于是向朱序告急。朱序派將軍皇甫貞領兵赴援。竇沖據(jù)守長安東部,皇甫釗、周勛散逃。
辭職去世
后來,朱序因年老多病,屢次上表朝廷請求辭職,但朝廷都不同意。太元十七年(392年)十月,朱序再度上表朝廷請求辭職,朝廷下詔拒不接受所上表章,于是他擅自離任。幾十天之后, 廷尉要將他治罪,朝廷詔令寬赦不追究。
太元十八年(393年),朱序去世,追贈左將軍、 散騎常侍。
主要成就
朱序是東晉時期名將,早年曾率軍平定 司馬勛、錢弘等人的叛亂; 淝水之戰(zhàn)中,幫助東晉大敗 前秦;后來打敗 西燕皇帝 慕容永,并且多次擊退進犯東晉的 翟遼。
歷史評價
房玄齡等《 晉書》:“晉氏淪喪,播遷江表,內(nèi)難薦臻,外虞不息,經(jīng)略之道,是所未弘,將帥之功,無聞焉爾。遜、豹、宣、胤服勤于太興之間,毛、鄧、劉、朱馳騖乎咸和之后。雖人不逮古,亦足列于當世焉!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 朱燾,歷任西蠻 校尉、 益州 刺史、 平西將軍。
母親:韓氏,朱序守襄陽時曾因城墻西北角不夠堅固而與婦女筑補助城( 夫人城)協(xié)助晉兵防守。
子孫
朱略,曾鎮(zhèn)守洛陽。
朱諶,官至 益州 刺史。
朱修之,朱諶之子,官至荊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