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蘭生
(1760-1831)字佩士,號澧浦,又號里甫,別號理道人,南海(今廣東佛山)人,寓廣州。父殿揚,博雅嗜古,精鑒別書畫,與黎簡善。蘭生嘉慶七年(一八0二)進士,迭主粵秀、越華、端溪講席,后為羊城書院掌教。阮元重修廣東通志延為總纂。詩學蘇軾,書師顏真卿,參以褚遂良、李邕。畫學尤深,探吳鎮(zhèn)、董其昌之妙。用筆雄俊有奇氣。論粵畫者推其駕黎簡而上,殆無愧色。與武進惲敬游海幢寺,蘭生創(chuàng)意畫元人六君子圖,惲敬作記。湯貽汾論畫極推重之。年七十二,歿於羊城書院中。著有常惺惺齋文集、詩集、書畫題跋。子女均工書、畫。 [南?h志、嶺南群雅、楚庭耆舊遺詩、嶺海詩鈔、詩人徵略、琴隱園集、大云山房文集、香蘇山館詩鈔、游羅浮日記、藝譚錄、東塾文集、耆獻類徵、朱九江先生文集] 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tài)的區(qū)別在于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藝術家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來表現(xiàn)和傳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欣賞者通過藝術欣賞來獲得美感,并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除審美價值外,藝術還具有其它社會功能,如認識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娛樂功能等。其中藝術的社會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學的認識功能。藝術的教育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潛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態(tài)度、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藝術的娛樂觀念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滿足審美需要,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它不同于生理快感。對于藝術,通?梢詮娜齻層面來認識。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tài),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并列。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活動,或?qū)ΜF(xiàn)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結(jié)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diào)藝術的客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