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曾紹杰 湖南湘鄉(xiāng)人,1910年生,幼習經(jīng)史,十四歲見小石山房印譜而喜之,始研篆刻,廿五歲以前專攻漢鑄,廿七歲與喬大壯先生同容渝州,得見黃牧甫印存,又得進入新境,四十以後致力元明朱文印,兼及唐宋官印,其綢謬布置之美為張大千氏所激賞。晚年亦常作古璽,瀏覽周代名作,深感古璽布局與漢以後璽印章法不同,漢以後者多采求其印面布滿,筆劃勻稱,而古璽則多留空隙,筆劃疏密不一。近人每為其師承所囿,摹古璽亦將印面刻意塞滿,筆劃行於所不當行,止於所不當止,牽強附會,以求整齊,此先生所不取也。
習書初學歐陽率更,次及張猛龍,習篆刻後,深感習篆為刻印之初階,三十年間蒐集天下篆書名帖,名跡而遍臨之,醇雅秀靜,自成風格。印藝亦隨書法而進展,在此期間兼臨蘇東坡及東漢諸碑後,又習黃山谷,1943年與沈尹默、曾履川、喬大壯、潘伯鷹等十二人在重慶舉行癸未書法展覽,來臺後曾參加十人書展十次,與王壯為、張隆延聯(lián)合在比利時、西德、美國各舉行書展,與江兆申在日本舉行書法篆刻一次。
系大學會計系出身,歷任公職多與財會有關,任教中國文化學院講授金石學篆刻書法。篆刻班開始時因人數(shù)較少,得以個別指導,嗣人數(shù)大增乃購港日所印中國先賢印譜,分發(fā)學生參考,但乃感不敷且不一年書即破損,於是年合資翻印璽印集林,1967年編印曾紹杰篆刻選集,1975年編印安持精舍印存,1976年編印喬大壯印蛻,1978年編印增選黃牧甫印存,1979年編印糜研齋印存,俾後學得之牖啟。書法方面,曾提供原件由二玄社編印何紹基作品集,并為二玄社編撰泰山刻石及瑯玡臺刻石、石鼓文書道技法講座。
於1973年以篆刻獲中山學術(shù)文化基金會創(chuàng)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