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何攀,字惠興,蜀郡郫人也。仕州為主薄。屬刺史皇甫晏為牙門張弘所害,誣以大逆。
時攀適丁母喪,遂詣梁州拜表,證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為益州,辟為別駕。
濬謀伐吳,遣攀奉表詣臺,口陳事機,詔再引見,乃令張華與攀籌量進時討之宜。濬兼遣攀過羊祜,面陳伐吳之策。
履歷
攀善于將命,帝善之,詔攀參濬軍事。及孫皓降于濬,而王渾恚于后機,欲攻濬,攀勸濬送皓與渾,由是事解。以攀為濬輔國司馬,封關內侯。轉滎陽令,上便宜十事,甚得名稱。除廷尉平。時廷尉卿諸葛沖以攀蜀士,輕之,及共斷疑獄,沖始嘆服。
遷宣城太守,不行,轉散騎侍郎。楊駿執(zhí)政,多樹親屬,大開封嘗,欲以恩澤自衛(wèi)。攀以為非,乃與石崇共立議奏之。語在崇傳。帝不納。以豫誅駿功,封西城侯,邑萬戶,賜絹萬匹,弟逢平卿侯,兄子逵關中侯。攀固讓所封戶及絹之半,余所受者分給中外宗親,略不入己。遷翊軍校尉,頃之,出為東羌校尉。征為揚州刺史,在任三年,遷大司農。轉兗州刺史,加鷹揚將軍,固讓不就。太常成粲、左將軍卞粹勸攀涖職,中詔又加切厲,攀竟稱疾不起。
及趙王倫篡位,遣使召攀,更稱疾篤。倫怒,將誅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于洛陽,時年五十八。攀居心平允,氵位官整肅,愛樂人物,敦儒貴才。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遺滯。巴西陳壽、閻乂、犍為費立皆西州名士,并被鄉(xiāng)閭所謗,清議十余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濫。攀雖居顯職,家甚貧素,無妾媵伎樂,惟以周窮濟乏為事。子璋嗣,亦有父風。
評價
一次,同郡名士郭林宗因事拜訪何攀的父親,正好逢上父親有事外出,何攀便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他講究禮節(jié),大方自然。隨后,又與客人讀文論武,商討切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何攀[不僅條理清晰,而且見解深刻。在與何攀短暫的接觸過程中,郭林宗見他舉止有度,談吐非凡,不禁深深嘖嘆,對他如此年紀便具有如此非凡的學識和涵養(yǎng)而大感吃驚,當場拱手稱贊何攀說:“王相公可謂是一日千里,曠世奇才啊!今后一定能成為天子的肱股、國家的棟梁!”之后,郭林宗還主動與何攀交好,結為朋友。從此,并州士人便習慣稱何攀為“一日千里,王佐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