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1987年,葉培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
1998年,葉培貴在首都師范大學獲文學(書法)博士。
2003年,他擔任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所長,入選北京市委宣傳部“文藝人才百人工程”,參加“啟功書法學國際研討會”,并擔任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華夏情——(海峽兩岸四地)名人名家書畫展”大陸地區(qū)書法作品評委和作品集編委。
2003年-2007年,書法家葉培貴任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院院長。
2007年,葉培貴擔任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評委。
2008年,葉培貴擔任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
主要作品
主要為中國書法史學,主要講授課程有“中國書法史”、“詩詞曲聯(lián)格律與創(chuàng)作”、“行書”等,參與或主持國家外文局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項目“中國書法藝術”、北京市十五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中國書法史論”、北京市教委項目“學書津梁”、“中國書法史學史”、“中國書法史”、等近10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吉林書畫苑推薦書法家。
出版《學書引論》(高等教育出版社)、《米顛癡頑》(上海書畫出版社)、《行書教程》(華文出版社)、《書法與中國文化》(合著,人民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更名為《書法天地》出版)、《中國書法藝術》(合著,外文出版社、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中國藝術史·書法篆刻卷》(合著,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國的書法》(合著,商務印書館)、《〈康熙字典〉通解》(五主編之一,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作品集·書法卷·葉培貴》(作品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等10多種,發(fā)表論文50多篇。
合著《書法與中國文化》獲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論文《略談論書詩的解讀》獲北京文聯(lián)第三屆文藝評論獎一等獎,《〈康熙字典〉通解》獲吉林省長白文藝一等獎,《行書教程》被北京市教委評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人物成就
獲獎記錄
2000年,獲首都師范大學“紅燭禮贊——教書育人優(yōu)秀教師”稱號。
2000年,書法家葉培貴獲首都師范大學“紅燭禮贊——教書育人優(yōu)秀教師”稱號。
2002年,合著《書法與中國文化》獲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2003年,書法家葉培貴入選北京市委宣傳部“文藝人才百人工程”。
2008年,書法家葉培貴論文《略談論書詩的解讀》獲北京文聯(lián)第三屆文藝評論獎一等獎。
2008年,書法家葉培貴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全軍書法展獲獎。
2008年,書法家葉培貴在《中國書法藝術》入選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圖書工程”由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獲美國出版家協(xié)會兩項大獎。
2015年9月15日,由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lián)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葉培貴獲“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作品展覽
葉培貴主攻行草,追踵米芾,上溯北海、右軍;兼及隸書、唐楷,尤喜《禮器》,作品參加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中國當代書法藝術展覽”(美國)、“第九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特邀)以及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一、二屆)、“中國美術館藏當代書法精品展”(日本)等。
葉培貴的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現(xiàn)國家博物館)、毛主席紀念堂、京西賓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九三學社中央、中國美術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等機構收藏。
人物評價
葉培貴:奔跑在書法的路上
葉培貴溫和謙遜,他說自己是個笨人,就是老實寫字,因為笨人不敢出格。他把自己多部著作當作日記,“本質上都是學習筆記!彼t虛地說,我和我的字一樣,仍在路上,所以不敢說有什么代表作。他謹記恩師歐陽中石先生的話:“社會每時每刻都在給每個人打分,它是公平的,歷史也是公平的!
步入首師大葉培貴教授翰墨飄香的書房,你會看到一排排書柜擠滿了墻壁。這里既是他的辦公室、會客室,也是他的揮毫潑墨,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的地方。作為學富五車的博學之士,葉培貴渾身散發(fā)出書卷氣,君子氣。他36歲晉升教授,38歲成為博士生導師,講授專業(yè)理論課程書法史學、實踐課程行書,還有文化課程詩詞格律與創(chuàng)作。“這使他有可能在文史素養(yǎng)、書學理論與書寫實踐之間找到可相融通的方法!敝袊鴷覅f(xié)會理事、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楊炳延曾寫文章如此贊譽! 皶ㄆ犯窈托问礁惺钱敶芏鄬W者型的書家始終堅守著中國書法最核心的品格,有了葉培貴等這群堅守者,書法在將來的發(fā)展才能夠不偏不倚!
他主攻王、米,并博采眾長,為己所用!拔掖髮W時選褚遂良,感覺他在用筆上能教給我比較豐富的東西,后來行書選米芾,也基本上出于同樣的考慮,這看起來是比較實用主義的、功利性的。從事這個專業(yè)的教學以后,凜遵師訓,要學習、教授那些已被歷史所公認的東西,于是王羲之及其流脈就必須涉獵。人是有感情的,這樣長期堅持做下來,王羲之、米芾等就成了我的u2018主食u2019了!
葉培貴從小家鄉(xiāng)福建順昌讀書,父母親都看重讀書的重要性,常對幾個子女說,家里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他們念書。葉培貴很努力,初二時,他很喜歡數(shù)學老師劉為民的板書,用功很深,寫得瀟灑流暢。高三時,縣青少年宮辦了一個書法提高班。黃建勛老師見他的字筆畫雖少些勁健,但間架結構還算平穩(wěn),認為是棵好苗子,便讓葉培貴破格成為培訓班招收的最后一名學員。1987年,福建省里舉辦第七屆全省中小學生美術書法展覽。黃老師多安排葉培貴寫行書,并找了幾本關于如何寫風神,寫雄強的書論讓他閱讀,還有一些中原書風的作品讓他觀摩,最后憑著“山靜松聲遠,秋清泉氣高”這幅字,葉培貴一舉奪得這屆大賽的一等獎。從此,他一頭扎進書法的海洋,不斷吸吮著營養(yǎng)。
1987年,葉培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雖然很遺憾沒有機會親沐啟功老先生雨露,但是他的精神彌漫于整個校園,葉培貴有機會直接問學于他的高足秦永龍教授!盎厮寂f事,啟功老先生的《論書絕句百首》對我真有醍醐灌頂?shù)淖饔茫亟淌诤髞碇鞒謩?chuàng)辦北師大書法專業(yè),十年磨劍的韌勁和奉獻精神,更是我十分崇敬的!
早在讀博士期間,他就跟隨恩師歐陽中石參加國家外文局與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合作項目“中國書法”和北京市教委項目“學書津梁”的研究工作,作品入選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中國當代書法藝術展覽”,赴美國展出。以后他經(jīng)常到全國各地進行巡回講學和演講,這為他開拓眼界、豐富人生閱歷提供了寶貴機會,也使他在面對書法文化的研究有海納百川、胸有成竹的氣度。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楊炳延評價他的書法“不離古、不泥古,極具創(chuàng)新精神”。
2003年,他擔任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所長,入選北京市委宣傳部“文藝人才百人工程”,參加“啟功書法學國際研討會”,并擔任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華夏情——(海峽兩岸四地)名人名家書畫展”大陸地區(qū)書法作品評委和作品集編委,作品在大陸、香港、臺灣和澳門展出,收入中華書局出版的《名家書畫唐詩精粹》。這些成就都與葉培貴對書法勇于探索和執(zhí)著追求精神分不開的,但他仍然老實寫字,“不能討巧”,一直“敬事”。
2008年,葉培貴擔任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作品應邀參加第九屆全國書展,受聘擔任全軍第四屆書法展評委!吨袊鴷ㄋ囆g》入選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圖書工程”,英文版由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獲美國出版家協(xié)會兩項大獎。但他對書法文化的并未滿足,仍然產(chǎn)生新的追求詩書同源,詩書不分,除了書法之外,,葉培貴還在詩詞創(chuàng)作方面有一定造詣。
2009年,他為懷(梁)披云公兼賀《書譜》復刊周載寫下了:“披荊驅篳路,云起墨花奇。千載書林里,秋高立一枝!钡脑娋洹_@無疑也是他自身書法精神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