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克里奧佩特拉(CLEOPATRA,公元前69-30年),埃及王后。莎士比亞曾經(jīng)將她與安東尼的悲慘愛情故事寫過一個劇本。
克里奧佩特拉七世——埃及艷后
埃及艷后的統(tǒng)治時期是埃及的鼎盛時期。作為一個傳奇的政治家,克里奧佩特拉在十七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王位,她是埃及的最后一個法老,也是最后一個女王。 但不久,年輕的女王與自己的弟弟/丈夫托勒密十三世開始爭奪王位。為了把大權(quán)收歸己有,她決定與愷撒結(jié)盟。當(dāng)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曾親眼目睹愷撒打敗龐培。
雖然后人都稱頌克里奧佩特拉為埃及艷后,但她其實并不是個美人。有一枚流傳下來的古幣上刻著她的肖像,她的鼻子長而鷹鉤,五官很有男子氣概。盡管如此,她仍然非常迷人,尤其是聲音,極其悅耳動聽。她的超凡魅力大部分歸功于她的聰明智慧。她會說九種語言,而且是個非常精明的政治家 - 可能這就是為什么她能令愷撒一見鐘情。
當(dāng)愷撒于公元前48年離開羅馬前往亞歷山大的時候,他收到了歷史上最有名的一件禮物:一條東方地毯,22歲的埃及艷后藏身其間。她要依靠愷撒的支持趕走托勒密十三世。她的計劃成功了。羅馬的援軍在她和愷撒訂下盟約之后迅速趕到,經(jīng)過幾場戰(zhàn)事,托勒密十三世大敗并被殺。 公元前47年的夏季,克里奧佩特拉與她的弟弟托勒密十四世結(jié)婚。
不久以后,她和愷撒開始了兩個月的旅行,他們沿著尼羅河直抵丹德拉,克里奧佩特拉在那里被尊為法老。兩人沉迷于愛河之中,并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小愷撒。女王和年幼的兒子于公元前45年離開了亞歷山大城,前往羅馬,住在愷撒為他們建造的宮殿里。
公元前44年,愷撒被敵人暗殺,克里奧佩特拉找到了她的新聯(lián)盟 - 安東尼。隨后,她成為安東尼的情人。他將羅馬帝國的部分疆土,包括塔爾蘇斯、昔蘭尼、克利特島、塞浦路斯和巴勒斯坦賜給了女王,以示愛意。
他們的同盟激怒了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者,憤怒的屋大維不久向埃及艷后宣戰(zhàn)。安東尼落敗,克里奧佩特拉在屋大維進入亞歷山大后不久便死去了。但她并非死于他人之手,傳說,她以一條毒蛇自殺身亡。她的死標(biāo)志著古埃及王朝的覆滅。亞歷山大仍然是埃及的首府,但埃及從此卻成了羅馬的一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