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徐齊聃,字將道,湖州長城人,世客馮翊。梁慈源侯整四世孫。八歲能文,太宗召試,賜所佩金削刀。舉弘文生,調(diào)曹王府參軍。高宗時,為潞王府文學(xué)、崇文館學(xué)士,侍皇太子講,修書于芳林門。時姑為帝婕妤,嫌以恩進,故求出為桃林令。召為沛王侍讀,再遷司議郎,皆不就。累進西臺舍人。咸亨初,詔突厥酋長子弟得事東宮,齊聃上書諫,以為:“氈裘冒頓之裔,解辮削衽,使在左右,非所謂u2018恭慎威儀,以近有德u2019、u2018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u2019之義。”又長孫無忌以讒死,家廟毀頓,齊聃言于帝曰:“齊獻公,陛下外祖,雖后嗣有罪,不宜毀及先廟。今周忠孝公廟反崇飾逾制,恐非所以示海內(nèi)!钡坼,有詔復(fù)獻公官,以無忌孫延主其祀。
齊聃善文誥,帝愛之,令侍皇太子及諸王屬文,以職樞劇,許間日一至。坐漏禁中事,貶蘄州司馬。又流欽州。卒,年四十四。睿宗時,贈禮部尚書。子堅。
堅,字元固,幼有敏性。沛王聞其名,召見,授紙為賦,異之。十四而孤,及壯,寬厚長者。舉秀才及第,為汾州參軍事,遷萬年主簿。
天授三年,上言:“書有五聽,令有三覆,慮失情也。比犯大逆,詔使者勘當,得實輒決。人命至重,萬有一不實,欲訴無由,以就赤族,豈不痛哉!此不足檢下之奸亂,適長使人威福耳。臣請如令覆奏,則死者無恨。又古者罰不逮嗣,故卻芮亂國而缺升諸朝,嵇康蒙戮而紹死于難,則于它親不復(fù)致疑。今選部廣責逆人親屬,至無服者尚數(shù)十條。且詔書u2018與逆同堂親不任京畿,緦麻親不得侍衛(wèi)u2019,臣請如詔書外,一切不禁,以申曠蕩!
圣歷中,東都留守楊再思、王方慶共引為判官。方慶善《禮》學(xué),嘗就質(zhì)疑晦,堅為申釋,常得所未聞。屬文典厚,再思每目為鳳閣舍人樣。與徐彥伯、劉知幾、張說與修《三教珠英》,時張昌宗、李嶠總領(lǐng),彌年不下筆,堅與說專意撰綜,條匯粗立,諸儒因之,乃成書。累遷給事中,封慈源縣子。
中宗怒韋月將,欲即斬之,堅奏盛夏生長,請須秋乃決,時申救者亦眾,得以搒死。俄以禮部侍郎為修文館學(xué)士。
睿宗即位,授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館學(xué)士,修史,進東?す,遷黃門侍郎。時監(jiān)察御史李知古兵擊姚州渳河蠻,降之,又請筑城,使輸賦徭。堅議:“蠻夷羈縻以屬,不宜與中國同法,恐勞師遠伐,益不償損。”不聽,詔知古發(fā)劍南兵筑城堡,列州縣。知古因是欲誅其豪酋,入子女為奴婢,蠻懼,殺知古,相率潰叛,姚、巂路閉不通者數(shù)年。
初,太平公主用事,武攸暨屢邀請堅,堅不許。又以妻岑羲女弟,固辭機密,轉(zhuǎn)太子詹事,曰:“吾非求高,逃禍耳!濒藬,不染于惡,出為絳州刺史。數(shù)外徙,久乃遷秘書監(jiān)、左散騎常侍。
玄宗改麗正書院為集賢院,以堅充學(xué)士,副張說知院事。帝大酺集賢,幔舍在百司上,說令揭大榜以侈其寵,堅見,遽命撤之,曰:“君子烏取多尚人!”從上泰山,以參定儀典,加光祿大夫。堅于典故多所諳識,凡七當撰次高選。卒,年七十余,帝悼惜,遣使就吊,贈太子少保,謚曰文。
齊聃姑為太宗充容,仲為高宗婕妤,皆明圖史,議者以堅父子如漢班氏。
子嶠,字巨山。開元中為駕部員外郎、集賢院直學(xué)士,遷中書舍人、內(nèi)供奉、河南尹。封慈源縣公。父子相次為學(xué)士,自祖及孫,三世為中書舍人。新 唐 書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儒學(xu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