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許王趙元僖(966 - 992),初名趙德明,初改名趙元祐,后改名趙元僖。宋太宗次子。太平興國七年(982)封廣平郡王。次年,進(jìn)封陳王,改名元佑。雍熙時(shí),任開封尹兼侍中,改今名,進(jìn)封許王,加中書令。病卒,贈(zèng)皇太子,謚恭孝,性沉默寡言,為開封尹五年,政事無失。恭孝太子趙元僖,性情仁慈孝順,外貌雄偉剛毅,平時(shí)很少說話,政事上沒有失誤的地方。
淳化三年(992)十一月上早朝的時(shí)候坐在大殿中,忽然覺得身體不適,于是立即回府,皇帝趙光義馬上前往探視,而趙元僖的病情已經(jīng)突然加重,趙光義呼叫他的名字,還能勉強(qiáng)回話,不久之后去世,死時(shí)二十七歲。趙光義悲痛哭泣,追贈(zèng)太子,謚號“恭孝”。
皇帝趙光義對他尤其喜愛,趙元僖去世后,趙光義對他懷念不已,有時(shí)候甚至悲傷哭泣到天亮,寫下《思亡子詩》給近臣觀看。沒有多久,有人報(bào)告說趙元僖被他寵愛的老婆張夫人所迷惑,任意捶打仆人或小老婆,甚至有人因此死亡,而趙元僖卻不能醒悟;為張夫人在都城(汴京—河南省開封市)西佛寺招魂安葬張夫人的父母,超越自己的身份。又有人說趙元僖是因?yàn)槌粤瞬辉摮缘臇|西才發(fā)的病因,以及趙元僖在自己王宮中的隱秘事情。趙光義大怒,下令絞死張夫人,逮捕趙元僖左右的親信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命王繼恩審問,全部處以杖刑之后免職。挖掘并燒毀張夫人父母的墳?zāi)梗瑥埛蛉说挠H屬全部流放遠(yuǎn)方。11月25日,北宋王朝下詔取消對趙元僖太子的追冊儀式,只以一品官的禮儀安葬。
相關(guān)史料
昭成太子趙元僖,初名德明。太平興國七年出閣,授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封廣平郡王,與兄衛(wèi)王趙德崇同日受封。八年,進(jìn)封陳王,改名趙元佑。詔自今宰相班宜在親王上,宰相宋琪、李昉清遵舊制,不允。宋琪等懇請久之,上早“宰相之任,實(shí)總百揆,與群司禮絕;藩邸之設(shè),止奉朝請而已。元佐等尚幼,欲其知謙損之道,卿等無固讓也!庇何醵,趙元佐被疾,以趙元僖為開封尹兼侍中,改今名,進(jìn)封許王,加中書令。上為娶隰州團(tuán)練使李謙溥女為夫人,因渭宰相曰:“朕嘗語諸子,今姻偶皆將相大臣之家,六禮具備,得不自重乎?”淳化元年,宰相呂蒙正復(fù)上言,乞班諸王下,詔不允。三年十一月己亥,元僖早入朝,方坐殿廬中,覺體中不佳,徑歸府。車駕遽臨視,疾已亟,上呼之猶能應(yīng),少頃遂薨。上哭之慟,廢朝五日,贈(zèng)皇太子,謚恭孝。趙元僖姿貌雄毅,沈靜寡言,尹京五年,政事無失。及薨,上追念不已,悲泣達(dá)旦不寐,作《思亡子詩》示近臣。未幾,人有言元僖為嬖張氏妾所惑,張頗專恣,捶婢仆有至死者,而趙元僖不知。張又于都城西佛寺招魂葬其父母,僣差逾制。上怒,遣昭宣使王繼恩驗(yàn)問,張縊死。左右親吏悉決杖停免,毀張氏父母冢墓,親屬皆配流。開封府判官、右諫議大夫呂端,推官、職方員外郎陳載,并坐裨贊有失,端黜為衛(wèi)尉少卿,載為殿中侍御史。許王府諮議、工部郎中趙令圖,侍講、庫部員外郎閻象,并坐輔道無狀,削兩任免。詔停冊禮,以一品鹵簿葬。真宗即位,始詔中外稱太子之號焉。乾興初,改謚。無子,仁宗時(shí),詔以趙允成子趙宗保出后昭成太子為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