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六歲出家鞏縣少林寺下院炒米寺,拜素端為師,賜法名德根。他十六歲回少林寺,從貞緒大師習(xí)武,又從著名還俗武僧寂勤之子吳三林大師習(xí)武,潛心苦練, 掌握了羅漢拳等,拳、械套路 一百余種及心意把等功法,成為當現(xiàn)代少林寺最知名的武僧. 德根二十多歲去西安受戒時,曾在打野擂時,一拳將對方擊斃,在西安引起轟動。1946年, 德根出任少林寺武僧教頭,傳授少林武功。教授僧人弟子三十余人,楊聚才、刁行書、 王天仁(法名素祥)都是當時從他學(xué)武的僧人. 解放后德根又在河南省歌舞團和登封縣各中、小學(xué)傳授少林武功,組織武術(shù)隊。他要求嚴格,培養(yǎng)了大批武術(shù)人才,著名的弟子有偃師縣叁駕店楊桂五,鞏縣關(guān)帝廟李寅長、韓樹斌,登封大金店陳秋菊、劉振海,登封城高莊劉存良,鄭州朱天喜、開封石永文、登封人王西乾、耿合營、鄭進寶、安振喜等。其中朱天喜、再傳弟子趙慧敏(楊聚才的徒弟)參加1982年全國運動會武術(shù)比賽,都獲得了金牌。
為繼承和發(fā)揚少林武術(shù),1962年受登封縣文教局的委托,由德根口述,王欣淼記錄,整理出了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本比較全面反映少林武術(shù)的專著《少林武術(shù)概要》,內(nèi)部刊印。1970年 ,德根因患肺病圓寂,享年56年,葬于盧店,不久又遷葬于家鄉(xiāng)鞏縣關(guān)帝廟。
德根大師為少林武術(shù)的繼承和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是現(xiàn)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少林武僧。
奇聞軼事
日練飛行功,夜練神掌五龍?zhí)?/h4> 德根大師五歲出家,七歲開始練武時老和尚就讓腿上帶銅錢,每腿每天增加一文。年齡稍長,即易銅錢為銅元、大師每日在五乳峰頂往來疾跑、后來又上身帶鐵衣、手腕帶鋼環(huán),腿部帶鉛瓦,所以大師飛行術(shù)達到很高造詣。平日相處、大師身法靈速,小腿上下一般粗、可知幾十載苦功之精深。大師每晚練功后、單獨至少林寺對面的山谷中五龍?zhí)哆,運氣排掌,推打潭水。大師一推掌,能把潭水推的作響濺出。后有幾人不服與大師比較,只見大師略揚掌、掌未觸及身,三人已憑空跌出,拜服而去。一掌打掉牛胯
德根大師一掌打掉?璧氖聫V為傳頌。大師老家在鞏縣關(guān)帝廟村。家中有老母親、哥嫂兄弟。一日大師探家,老母套牛碾米、嫌牛走的太慢,命大師趕牛快走。大師用一柳條虛抽,口中喊打、牛還是慢慢走來。大師之母說你就不會用手打它一下,大師稍用掌一拍牛臀,牛即跌臥不起,牛胯已壞。擂臺打狂徒、青年已揚名
德根大師年青時功夫已十分精純,德根大師二十多歲時與師兄弟幾人一同赴西安求戒,路與狂妄之徒立擂,一日有人傳言、說有狂徒立下擂臺:揚言要腳踢少林英雄。老和尚令大師前去看看,大師到擂臺前一看,左邊木牌上寫“拳打黃河兩岸”,右邊寫“腳踢少林英雄”。大師當即縱身跳上擂臺、善言勸說道:“我們出家人不問凡俗之事,希不要牽掛到少林和尚”,要求把“腳踢少林英雄”這句話改了。那狂徒不知高低,發(fā)怒說道:“立擂就不怕打擂,有本事就把擂臺打了,自然改換說法!薄Uf罷就要和大師動手。大師再三勸說,此人不聽,言語相譏。大師無奈立下生死文書,講明打死不抵命。當時大師年方二十左右,年齡雖不大,可已在少林寺中練了十幾載苦功,本不愿傷人,所以立個門戶,以逸待勞,略點到幾下,以示警戒,誰知那狂徒也十分了得,且出手皆是殺手,恨不得一口將大師吞下去。大師略一走神,腿被狂徒掃了一下。虧的大師功夫過硬,不然就被掃折。大師一急之下用了小洪拳中的陰陽錘這一招數(shù),只見大師大喊一聲、震腳向狂徒腳面踩下,狂徒一收步,大師右拳陽拳端心,一拳打中狂徒心口,狂徒叫一聲向后即倒,大師不容狂徒變招,上步挽花右陰錘向狂徒栽打,狂徒應(yīng)拳躺地,口吐鮮血而亡。一時擂臺下歡聲雷動,皆夸少林武勇,大師威名盛傳天下。擂臺被一火焚之。一秒鐘定勝負
大師在山東教授徒眾時,一日有幾人想看大師功力,欲與大師相比。大師笑道,舉手易傷人,今講明不用拳掌,倒地為輸。命三人圍之,一聲開始,三人齊向大師撲去,只見大師用羅漢拳中的獅子大抖毛招數(shù),將身一抖,三人瞬間全跌倒于地,大加嘆服、拜服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