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紐瑞耶夫(1938-1993)出生于蘇聯(lián),是當代最富魅力的男性芭蕾舞者舞者之一,他15歲便展開了舞蹈的生涯。1955到1958年之間,他就讀于「Leningrad Ballet School」,之后成為「基洛夫芭蕾舞團」(Kirov Ballet,現(xiàn)在的圣彼得堡芭蕾舞團)的獨舞者。1961年,當紐瑞耶夫和基洛夫芭蕾舞團到法國演出時,他在巴黎機場脫隊失蹤后宣布投奔自由。1962年,他和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合作,展開和首席女舞者瑪歌·芳婷(Margot Fonteyn)長期的舞伴關系。此外,他也和美國芭蕾舞團(American Ballet Theatre)、瑪莎葛蘭姆舞團(Martha Graham Company),以及其他許多世界知名舞團合作。他曾經(jīng)重新編排《天鵝湖》(1964)、《堂·吉訶德》(1973),以及其他許多十九世紀法裔俄籍的編舞家Marius Petipa的作品,他的故事也曾改編成電影《I Am a Dancer》(1972)。1962年,他的自傳《Nureyev》出版;1982年,他成為奧地利的公民,并于1983到1989年間出任「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jiān)。1993年,紐瑞耶夫死于艾滋病,他的一生快速、精彩,且令人炫目。紐瑞耶夫的舞蹈專業(yè)成就驚人。他以無比性感的能量和無與倫比的高超技巧,重新賦予傳統(tǒng)芭蕾角色生命力,振作了芭蕾的當代地位,特別是,他再度提振了男性舞者的重要性。如同臺上的璀璨耀眼,紐瑞耶夫的私生活也一樣精彩非凡。其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他特別喜愛年輕而性感的男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