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凱瑟琳·庫克森在1906年出生在泰恩河畔,周圍是貧瘠的梯田,這成為她許多作品的背景。她的小說以19世紀(jì)的生活為背景,場景往往設(shè)定在采礦場、造船場、農(nóng)場及附近的鄉(xiāng)郊,描寫英格蘭東北部人民的愛情、悲哀、艱辛和戰(zhàn)勝災(zāi)難的喜悅。盡管她的小說生動描寫了英格蘭東北部的生活,但實(shí)際上她在22歲時便已移居南部沿海城市哈士(Hastings)定居,直到70多歲時才重返故里。
作品風(fēng)格
南泰恩塞德區(qū)是極具凱瑟琳庫克森風(fēng)格的鄉(xiāng)郊,處處可見她曾親身經(jīng)歷及小說中描寫的景象和場景,包括歷史悠久、風(fēng)景如畫的維斯托村(Westoe Village),位于南希爾茲(South Shields)中心的恬靜之所。她的許多作品均以此地為背景,如凱蒂穆赫蘭德(Katie Mulholland)、凱特漢尼根(Kate Hannigan)及哈羅格街(Harrogate Street)。圣彼得及圣保羅(St Peter and St Paul)教堂是凱瑟琳年輕時做禮拜的地方,她的小說《魯尼》(Rooney)對此有過描述。
主要作品
愛之潮/The Tide Of Life玻璃女兒心/The Glass Virgin
布衣公主/The Rag Nympy
粗茶淡飯/A Dinner Of Herbs
蒂莉·特羅特/Tilly Trotter
第十五大街/The Fifteen Street
賭博男人/The Gambling Man
風(fēng)雨石屋/The Dwelling Place
孤女生涯/The Girl
黑蠟燭/The Black Candel
黑天鵝絨禮服/The Black Velvet Gown
哭泣的男人/The Man Who Cried
美棱世家四部曲/The Mallen…:共四部
煤渣小路/The Cinder Path
秘密/The Secret
色盲/Colour Blind
無翼之鳥/The Wingless Bird
新月佳人/The Moth
圓塔/The Round Tower
講故事的人-庫克森傳記/The Story Te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