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巴雷斯,M.
Maurice Barrès (1862~1923)
法國小說家、散文家。出生在洛林省一個資產(chǎn)階級家庭早年受到浪漫主義作家特別是波德萊爾的影響他觀察事物,覺得能捉摸到的唯一現(xiàn)實是自我最初出版的小說是總題為《自我崇拜》的三部曲:《在野人眼前》(1888)《自由人》(1889)《貝麗妮絲的花園》(1891)。他的作品提倡有系統(tǒng)的自我修養(yǎng)。他所謂“野人”,是指一切自我之外的人和物1904年《自由人》重版時,他在序文上寫道:“1890年,我感到我得天獨厚,我所知道的我不是一個容易理解和輪廓分明的人!币虼怂M量感受然后盡量分析。1914年,巴黎《不妥協(xié)報》記者問他的作品中他最喜歡哪一部,他答道:“我寫了唯一的一部書:《自由人》,收獲的季節(jié),我從這棵青年時代栽植的樹上摘取果實!
巴雷斯認為豐富的經(jīng)驗可以增加他的樂趣,擴大他的自我。他參加了布朗熱將軍在愛國主義的偽裝下篡奪政權(quán)的行動1889年當選國會議員他要求在個人、民族鄉(xiāng)土祖先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建立自我崇拜,于是從自我中心思想轉(zhuǎn)到民族主義。1897到1903年發(fā)表了以《民族精力的小說》為總題的三部曲:《離開本根的人》(1897)、《向軍人發(fā)出號召》(1900)和《他們的嘴臉》(1903)。《離開本根的人》寫洛林省 7個青年受了哲學(xué)教師布泰伊埃的影響,背井離鄉(xiāng),到巴黎尋找出路。布泰伊埃啟迪了他們的批判能力,但沒有給他們的思想以任何基礎(chǔ)。他們離開本根,有兩個流落街頭,成為殺人犯,有一個鉆到書本中去,有一個重返家園。巴雷斯認為這些青年應(yīng)該在鄉(xiāng)土和家族里面落地生根,才能夠生存發(fā)展。20世紀初,他又寫了三部曲:《東面的支柱》、《在德國軍隊中服役》(1905)和《柯麗特?葆都許,梅斯一少女的故事》(1909)!对诘聡婈犞蟹邸穼懸粋在德國軍隊里服役的阿爾薩斯省人艾爾曼,心向法國,但不肯脫離軍隊,他要在德國軍隊里面維持著巴雷斯看作萊茵河流域的特點的拉丁文化傳統(tǒng)!犊蔓愄?葆都許》寫一個梅斯市的少女雖然愛慕她的德國老師,但不肯和他結(jié)婚,因為她的下意識暗示她要維持萊茵河流域的傳統(tǒng)。1921年發(fā)表的《萊茵河的精髓》,認為萊茵河流域既不是德國,也不是法國,而有它獨特的性格,可以成為德、法兩國的紐帶。
巴雷斯是一個旅行家,足跡遍及意大利西班牙、近東等地。各處藝術(shù)珍品,名山大川,都給他強烈的感受。名城勝地使他念念不忘三件事:精神的奮揚、在危險中的美和死亡。體現(xiàn)這種思想的作品有《血、肉體的快感和死亡》(1894)、《神圣的愛和痛苦》(1903)等。
巴雷斯經(jīng)過多年醞釀,在1913年寫成靈異的山丘。多年來,他想著死亡,感到人生的短促和“荒謬”,民族主義幫助他擴大自我,天主教使他忘卻毀滅的思想。
巴雷斯早年受浪漫主義影響,感情狂放不羈,后來逐漸傾向于接受社會和宗教的紀律,對自己的感情有所制約。他善于分析心理狀態(tài),描寫景物細膩動人。文學(xué)也由獷放、矯飾逐漸變?yōu)橄淳殹?/p>
參考書目
J.-N.Faure-Biguet,Maurice Barrès,Paris,1924.
陳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