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華崗1903年10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龍游縣。1920年考入衢州的浙江省第八師范,1923年在衢州浙江省第八師范讀書時,為反對學校干涉學生運動被開除。后改名少峰轉入寧波浙江省第四中學。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任青年團寧波地委宣傳部長,參加編輯進步刊物《火曜》。1925年6月,任青年團南京地委書記。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斷學業(yè),從事職業(yè)革命活動,歷任青年團上海滬西區(qū)委書記、浙江省委書記、江蘇省委書記和順直(河北)省委書記。
1928年5月,去莫斯科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五次代表大會,同時參加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和少共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回國后任青年團中央宣傳部長、團中央機關刊物《列寧青年》主編、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長、黨中央華北巡視員。
1932年9月,任中共滿洲特委書記,化名劉少陵,于赴任途中被捕,判刑5年,關押山東第一監(jiān)獄。
1937年10月,經組織營救出獄,任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長,籌辦武漢《新華日報》,任總編輯,兼《群眾》周刊主編。
1943年初,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宣傳部長,派赴云南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化名林少侯,應聘云南大學社會學教授,參加組織西南文化研究會,團結李公樸、聞一多、費孝通、吳晗等著名人士開展愛國民主運動。
1945年8月,任國共談判中央代表團顧問。1946年5月,任中共上海工作委員會書記。1947年3月,國共和談徹底破裂后,隨中共代表團一起撤到延安。
1948年春,華崗經中共中央批準到香港治病,協(xié)助中共香港工委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1949年9月,華崗應召到北京出席全國政協(xié)會議,因病滯留青島,被安排以山東大學教授身份講授《社會發(fā)展史》,同年出版《太平天國革命戰(zhàn)爭史》。
1950年4月,華崗被任命為山東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創(chuàng)辦《文史哲》雜志任社長,同年出版《蘇聯(lián)外交史》、《目前新文化運動的方向和任務》。1951年春,濟南華東大學遷到青島并于山東大學,華崗續(xù)任校長兼黨委書記,同年出版《五四運動史》。1953年,出版《魯迅思想的邏輯發(fā)展》。1954年,他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同時還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哲學研究》編委,次年出版《辯證唯物論大綱》和《辯證唯物論和物理學》。
華崗在山東大學任職期間,同他一起工作的副校長童第周、陸侃如,是著名的科學家和文學史專家,教務長、總務長和各院院長,也都是知名教授,富有辦學經驗。凡是學校的重大興革事項,華崗校長都與兩位副校長及教務長、總務長等共同商量,一起做出決定。因此,學校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一派生氣蓬勃和興旺發(fā)達的景象,被稱為是山東大學建校以來的又一個“黃金時代”。
華崗校長在山東大學工作時的業(yè)績,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一)重視全校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習。他親自為師生員工講授《辯證唯物論》等政治理論課,提高師生員工的思想和理論水平。(二)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他強調知識分子在國家建設中的作用,提出辦好學校必須依靠教師,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專長。同時,還要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三)主動抓教學工作。他深入院系,與教師共同研究課程改革,還為文科學生講授業(yè)務課。(四)發(fā)揚學術民主。他積極倡導科學研究和學術討論,同文科教師一起,創(chuàng)辦《文史哲》雜志,主張學術上各抒己見,廣泛討論。(五)抓大事,提高領導和管理水平。學校的重大工作,在黨委常委會議、校務委員會和校長辦公會議上研究討論,日常工作人手讓各有關部門去辦,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發(fā)揮行政工作效能。
1955年2月,當局在全國展開對胡風思想的大規(guī)模批判,華崗于3月在?缎律酱蟆飞弦苑胶獾墓P名發(fā)表《胡風文藝思想的唯心論宣傳》,此后當大批判繼續(xù)深入到政治領域后就借故全部推辭了;5月,前山東大學中文系主任呂熒在中國文聯(lián)和中國作協(xié)批胡風大會上公開發(fā)言說:胡風問題是文藝理論問題不是政治問題,不能說胡風是反革命。山東大學有人提出要重點批判呂熒,華崗批示“緩辦”;8月25日,華崗作為“胡風反革命集團分子”和以中共山東分局代理書記向明為首的“向明反黨集團成員”嫌疑,被青島市公安局抄家并關押;其妻談濱若先被隔離審查,后因“包庇華崗”被開除中共黨籍,行政降四級。
1957年秋,華崗被轉押北京秦城監(jiān)獄。1963年,當局對“向明反黨集團”的成員進行甄別,并釋放了向明;“胡風反革命集團”也大致定案,也沒有查出華崗此有何相關罪證,但因拒不認罪,仍被作為“胡風分子”繼續(xù)關押。
1965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處華崗有期徒刑13年,并剝奪政治權利7年,比所有“胡風反革命集團骨干分子”判得更重,僅次于胡風本人的14年徒刑。1968年8月24日,本是華崗刑滿釋放之日,但他卻被繼續(xù)關押到1970年3月5日才辦理釋放手續(xù),但不準出獄,已過66歲仍被安排到監(jiān)獄里的就業(yè)隊,直到病倒失去自理能力,才于1971年1月被送回青島家中。1972年初,華崗病情惡化,但在青島被限制就醫(yī),只得重回濟南監(jiān)獄要求醫(yī)療,但直到4月病情進一步惡化,才被送進醫(yī)院,但當局不允許家屬陪護,5月17日在濟南醫(yī)院孤獨地去世。
1980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正式批準為華崗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撤銷原判,宣告其無罪;5月22日,中共山東省委決定,恢復華崗同志的黨籍和政治名譽。7月5日,省委在濟南英雄山烈土陵園為華崗同志舉行隆重平反昭雪追悼大會,悼詞對華崗同志的一生做出了正確的評價,肯定他在幾十年的革命斗爭中,一貫忠于黨,忠于人民,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對人民無限熱愛,為中國革命事業(yè)做出的貢獻。
華崗的獄中遺著有《美學論要》、《規(guī)律論》等16部,論文218篇,未發(fā)表文稿4部。前兩部遺著由人民出版社相繼于1981和1982年出版。山東大學出版社于1998年和2003年先后出版了《華崗文集》和四卷本《華崗選集》。
人物評價
華崗同志早年在廣大青年中宣傳馬列主義、傳播革命火種,為中國革命事業(yè)作出貢獻。
大革命失敗后,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出生入死,積極為黨工作。在敵人法庭上和監(jiān)獄里,立場堅定,堅貞不屈?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從事黨的宣傳統(tǒng)戰(zhàn)工作。
建國后,在山東大學卓有建樹,被師生譽為“懂政策、有能力、會辦學”的好校長。在被錯誤關押期間,仍堅信黨、堅信馬列主義,寫下哲學、文學、自然科學史等論著近百萬字。
主要著作有《太平天國戰(zhàn)爭史》、《五四運動史》、《自然科學發(fā)展史略》、《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史》、《1925—1927年中國大革命史》、《社會發(fā)展史綱》、《蘇聯(lián)外交史》、《中國歷史翻案》、《魯迅思想的邏輯發(fā)展》、《辯證唯物論大綱》《辯證唯物論知識和物理學》、獄中遺著《美學論要》、《規(guī)律論》等專著15部,論文166篇,未發(fā)表文稿4部。譯著有《共產黨宣言》,1986年,龍游縣成立華崗研究會。
選集
華崗選集華崗選集(1—4卷)
作者:《華崗選集》編輯委員會選編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1
ISBN:7560726763
字數(shù):2829000
印次:1
版次:1
紙張:膠版紙
內容提要
華崗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革命活動家和教育家,其豐富的著述涉及政治、歷史、哲學、美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本選集共收錄他的《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年中國大革命史》、《社會發(fā)展史綱》、《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史》、《現(xiàn)代戰(zhàn)爭論初步》、《蘇聯(lián)外交史》、《中國歷史的翻案》、《五四運動史》、《太平天國革命戰(zhàn)爭史》、《目前新文化運動的方向和任務》、《魯迅思想的邏輯發(fā)展》、《辯證唯物論大綱》、《辯證唯物論和物理學》、《美學論要》、《規(guī)律論》、《列寧表述“辯證法十六個要素”試釋》等十五部著作。
目錄
第一卷
一九二五—一九二七中國大革命史
自序
第一章緒言
第二章中國大革命的性質與造因
第三章中國大革命的預演
第四章中國大革命的經過
第五章中國大革命中的各社會階段
第六章大革命中的中國共產黨
第七章結論
社會發(fā)展史綱
自序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第三章原始共產社會
第四章奴隸社會
第五章封建社會
第六章資本主義社會
第七章社會主義社會
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史
自序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鴉片戰(zhàn)爭
第三章太平天國革命
第四章中法戰(zhàn)爭與甲午戰(zhàn)爭
第五章戊戌政變與義和團運動
第六章辛亥革命
第七章五四運動
第八章民族解放的生力軍現(xiàn)代中國工人運動的發(fā)動
第九章國民黨改組與第一次國共合作
第十章掀起中國大革命高潮的五卅運動
第十一章從五卅運動到北伐
第十二章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與收回漢口九江租界
第十三章上海起義與四一二慘變
第十四章武漢的革命與反革命
第十五章廣州起義與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新旗幟
第十六章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中國大革命的總結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華崗(1903年6月9日-1972年5月17日),中國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人,又名延年、少峰,字西園,曾用名劉少陵、林少侯、潘鴻文,筆名林石父(一作林石夫)、華石修、曉風等,192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中國現(xiàn)代哲學家、史學家、教育學家,1972年5月17日于濟南市山東省監(jiān)獄去世,1980年平反后,骨灰安放于濟南英雄山革命公墓。
目錄[隱藏]
1早年生平事跡
2第一次入獄
3第二次入獄
4主要著作
5傳記與文章
6參考文獻
[編輯]早年生平事跡
1903年,華崗生于浙江龍游縣一個農民家庭,父親華三銘雖未進過學堂,卻聰明好學,自學了不少書籍,對時事頗感興趣,也很健談,經常給孩子們講歷史故事。
1914年,華崗入廟下村小學,兩年以后入溪口中和完全小學(今溪口中學)。
1920年入衢州浙江省第八師范,1923年在衢州市浙江省第八師范讀書時,受五四運動影響,曾參加進步學生運動,為反對學校干涉學生運動被開除。
1924年,改名少峰轉入寧波浙江省第四中學。[2]同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9月任青年團寧波地委宣傳部長,積極參加了非基督教同盟和反對國家主義派的活動,參加編輯進步刊物《火曜》。[3]
1925年6月,任青年團南京地委書記。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斷學業(yè),從事職業(yè)革命活動,12月任青年團上海滬西區(qū)委書記。
1926年4月,任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8月,任江蘇省委書記。
1928年1月,調任共青團順直(包括北平、天津、河北、山西、察哈爾、熱河、綏遠)省委書記。5月,去莫斯科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五次代表大會,同時參加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和少共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貒笕吻嗄陥F中央宣傳部長、團中央機關刊物《列寧青年》主編、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長、黨中央華北巡視員[4]。
1929年4月離開團中央,專門從事黨的宣傳和組織領導工作,先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長、中共中央組織局宣傳部長和華北巡視員。
1930年,翻譯出版了《共產黨宣言》,是中國出版的《宣言》的第二個全譯本,譯文質量有較大提高,結尾處第一次準確譯出了“全世界無產階級聯(lián)合起來!”[5]。
1931年在魯迅幫助下出版《1925-1927中國大革命史》一書,對當時和以后的革命斗爭起了很大鼓舞作用。
[編輯]第一次入獄
華崗于1932年初,被派往北方,以中共中央華北巡視員的身份先到北平,后去唐山,視察指導工作。此時,滿洲省委書記羅登賢調回中央,中共中央決定建立滿洲特委,任命華崗擔任特委書記。當年9月,途徑青島時,因叛徒告密,華崗與交通員張永祥一同被國民黨當局逮捕。華崗化名劉少陵,并未暴露身份[6]。
1932年,華崗被轉移關押在濟南看守分所,遇任作民和向明,并一同在獄中與當局進行斗爭。
1934年6月底,雖然查無確證,但國民黨當局仍對華崗、張永祥判刑5年。他們不服,提出上訴。11月初,高等法院批復堅持原判。11月底,華崗便被送回青島山東省第5監(jiān)獄服刑。
1937年1月再次被移送濟南第一監(jiān)獄,與任作民和向明再次相會。
1937年2月16日夜里,華崗等幾十人被送進山東省反省院,次日黎明,他們被押上火車,19日抵達漢口,他們被送進武昌反省院。
1937年9月,中共代表董必武到達漢口,找國民黨當局交涉,要求無條件釋放華崗、任作民。迫于當時的形勢,反省院于10月16日,通知二人出院。
1937年10月,華崗任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長,籌辦武漢《新華日報》,任總編輯[7],兼《群眾》周刊編輯。
1943年初,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宣傳部長,派赴云南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試圖爭取當時的云南王龍云[8]。華崗化名林少侯,應聘云南大學社會學教授,參加組織西南文化研究會,團結李公樸、聞一多、費孝通、吳晗等著名人士開展愛國民主運動。
1945年8月,任國共談判中央代表團顧問。
1946年5月,任中共上海工作委員會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1949年8月,華崗奉命從香港乘船北上,計劃途經上海,再赴北平,到中央某部擔任領導工作。當輪船駛臨上海港時,正遇到國民黨飛機轟炸,無法?浚缓美^續(xù)北上,開往青島。相隔17年,同樣是在9月,華崗再次路過青島。
1949年9月2日,華崗抵達青島,與向明(時任軍管會主任)相遇。談話中,向明得知華崗要去北平赴任,便極力挽留。華崗當時腸潰瘍發(fā)作,經請示中央,暫留青島養(yǎng)病。
從1950年1月起,華崗以教授身份為山東大學講授“社會發(fā)展史”,還定期為山大師生做關于“學習共同綱領”的報告。1950年11月,華東大學與山東大學準備合并,周恩來總理打電話與華崗交換意見,征得他的同意之后,中央任命華崗為合并后的山東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同時兼任《哲學研究》編委,創(chuàng)辦《文史哲》雜志并任社長[9]。
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編輯]第二次入獄
1955年8月,身為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市委委員、山東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的華崗,以“胡風反革命集團分子”和“向明反黨集團成員”的罪名被共產黨當局逮捕。[10]
1955年8月,華崗的夫人談濱若先被隔離在單位“運動”,不能回家,后因“包庇華崗”的罪名,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行政連降四級。
1957年秋,華崗被轉押北京秦城監(jiān)獄,在獄中完成了《美學論要》和《規(guī)律論》。
1962年中國共產黨糾正了一些左的傾向,“向明反黨集團”的成員到1963年已先后甄別,向明已獲釋放。“胡風反革命集團”也已定案,經查,華崗與此集團的“反黨活動”毫無關系。
1965年3月19日,經報中央批準,以莫須有的罪名判處華崗有期徒刑13年,剝奪政治權利7年。
1965年底,62歲的華崗被押往濟南山東省監(jiān)獄服刑,,這正是他30多年前曾被國民黨關押過的地方。
1968年8月24日,是華崗應被釋放的日子,但他卻仍被繼續(xù)關押著。直到1970年,軍管會才于3月5日簽發(fā)了釋放令,給他辦理了刑滿釋放手續(xù),但仍不許走出監(jiān)獄,將他安排到了監(jiān)獄里的就業(yè)隊。長達15年的獄中生活,徹底摧毀了他的健康,他已身患多種疾病,又缺乏起碼的醫(yī)療和營養(yǎng),終于病倒在床,失去了自理能力。1971年1月,他終于被送往青島家中,責令家人負責看護。
1972年初,臨近春節(jié),華崗病情惡化,但在青島被政府限制不得就醫(yī),于是只得重回濟南,要求醫(yī)療,到了濟南進醫(yī)院的要求仍被拒絕。3月,夫人不顧一切地請假到濟南看望他,繼續(xù)要求送他住院治療,還是未被批準。夫人日夜守護著他,他時而昏迷,時而清醒,反復地說:“我一生無愧于黨……我的問題總有一天會搞清楚的……歷史將證明我無罪!”4月,華崗的病情進一步惡化,才被送進醫(yī)院,但不允許家屬陪護,夫人被迫返回青島。
1972年5月17日,華崗在濟南醫(yī)院去世,華崗留下了最后的遺言:“歷史會證明我是清白的!彼劳鲈\斷書上寫著:“患腦溢血死亡”。
1976年,黨中央粉碎了“四人幫”。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始全面糾正文革及以前的左傾錯誤,平反冤假錯案。1980年3月28日,在華崗離開人世8年后,經中共中央批準,為他徹底平反,恢復榮譽。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撤銷原判,宣告無罪。5月22日,中共山東省委決定恢復他的黨籍和政治名譽。7月5日,山東省委在革命烈士陵園召開“華崗同志平反昭雪追悼大會”,將他的骨灰安放在英雄山革命干部靈堂。羅竹風在悼詞中寫道:“……華崗同志雖死猶生……歷史豈容捏造,是非自有公論。而今平反昭雪,還君本來面目……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著述等身,遺惠后世,華崗、華崗,永垂不朽!”
主要著作
《太平天國革命戰(zhàn)爭史》、《五四運動史》、《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史》、《1925—1927年中國大革命史》、《社會發(fā)展史綱》、《蘇聯(lián)外交史》、《中國歷史的翻案》、《魯迅思想的邏輯發(fā)展》、《辯證唯物論大綱》《辯證唯物論和物理學》、獄中遺著《美學論要》、《規(guī)律論》等專著16部,論文218篇,未發(fā)表文稿4部。譯著有《共產黨宣言》[11]、《俄國革命史》。
傳記與文章
1.《戰(zhàn)士學者校長(華崗同志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劉培平,山東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0726779
2.《華崗傳》,向陽,浙江人民出版社,ISBN9787213009082
參考文獻
1.^青島政務網關于青島名人華崗的描述.
2.^衢州文化網關于衢州名人華崗的描述.
3.^山東大學檔案館華崗同志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4.^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關于華崗的描述.
5.^《共產黨宣言》的23種中譯本.
6.^龍游縣檔案館關于華崗的描述.
7.^萬方數(shù)據(jù)關于華崗和新華日報的描述.
8.^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南方局的統(tǒng)戰(zhàn)密使華崗.
9.^《光明日報》華崗:從職業(yè)革命家到大學校長.
10.^《文史精華》2005年第02期《山東大學校長華崗這案內情》.
11.^光明日報關于《共產黨宣言》的中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