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漢煬帝劉隆(105-106)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12月,漢和帝劉肇崩,兒子劉隆繼位。這位小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死后“謚”為“煬帝”的皇帝之一。他繼承皇位時才一歲多,只做了8個月皇帝,兩歲就生病去世,在劉隆之世,他基本沒有什么能力,做什么禍國殃民之事,也完全做不來。劉隆死后,眾大臣卻和給隋煬帝楊廣一樣給了他一個“煬”的謚號,對他不公平了。
漢和帝死時年僅27歲,尚未及立太子。陰皇后、鄧皇后均未有子嗣,后宮嬪妃所生子,前后夭折了十幾個。因此,往往視宮中為兇地,以后所生皇子均由奶娘抱出宮外,寄養(yǎng)民間。等到和帝駕崩,群臣一時也難以盡尋皇子下落。最后,由鄧皇后提供線索,只找到了宮女所生的兩個皇子,長者劉勝8歲,素有痼疾,未便迎立;少子劉隆,出生才百日,乃即令迎入,立為太子,當(dāng)夜即位,尊鄧后鄧綏為太后,是為漢殤帝。不到半月,即到明年,于是改元延平。因殤帝尚在襁褓之中,只能由鄧太后臨朝聽政。
鄧太后是個賢明的聽政太后,把國事治理得井井有條,但不幸的是這個小孩好像沒有皇帝命,短時間內(nèi)就夭折了,來不及書寫自己更多的故事。
接替即位的是清河王劉慶之子漢安帝劉祜。他即位早期繼續(xù)由太后鄧綏臨朝理政。
謚號孝殤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