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壽(?―前132年),齊孝王劉將閭之子。被漢景帝立劉壽為齊懿王。
-
樓船將軍,雜號將軍之一。名義統(tǒng)領水軍主力。武帝元鼎五年以楊仆為之,先后擊南越、朝鮮。 樓船是古代中國海
-
劉縯(公元前16年─公元23年),字伯升,南陽蔡陽人,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fā)之后,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兄長。
-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詩人。 劉
-
章德皇后竇氏(?—公元97年),漢章帝劉炟的皇后。曾祖父竇融,官大司徒;父親竇勛,追爵安成息侯;母為東
-
趙庶,中國東漢末年軍事人物,是呂布的部將。出自《三國演義》,后投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
-
滇零,漢族,去世于112年,先零羌部落首領。
-
靈思何皇后(?—189年),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性情強忌,是何真之女,何進、何苗的妹妹。本來是
-
李忠,字仲都,東萊黃縣人。光武帝的功臣,云臺二十八將第25位。元始年間,為高密國郎。王莽之時為新博屬長
-
王嬿(公元前4年~公元4年),西漢孝平皇后。她是新朝皇帝王莽與孝睦皇后王氏的長女,漢平帝劉衎的皇后,史
-
劉嘉(?-39年),字孝孫,南陽郡舂陵縣。劉嘉是劉秀的族兄,從小被劉秀的父親收養(yǎng),參加了劉秀兄弟組織的
-
劉元(?——22),漢光武帝劉秀的姐姐,父親是南頓君劉欽,母親是樊嫻都。劉元早年嫁給鄧晨為妻,不幸的是
-
一、歷史上的人物:虞妃,生卒年不詳,漢順帝劉保妃子,其子是漢沖帝劉炳。性情柔和,在后宮安然度日;傅
-
孝景皇后 薄氏,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一任皇后,為劉啟祖母薄太后的族人。公元前157年,被立為皇后,公元前151年
-
漢初三大名將指的是韓信、彭越、英布(也稱:黥布)等三人。四面楚歌中此三人與劉邦各圍一面。令人駭然悲嘆
-
南越哀王趙興(?-前112年),中國西漢時期南越國的第四代君主,公元前115年至前112年在位,是南越國第三代
-
曹丘生,中國漢朝辯士,《史記》有其資料記載。
-
劉德(公元前171年―公元前130年),漢景帝劉啟第二子,廢太子劉榮同母弟,母栗姬,西漢宗室、藏書家。劉德
-
劉辯(176年-190年3月6日)東漢第十三位皇帝,是漢靈帝劉宏與何皇后的嫡長子。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
-
杜延年(?—前52)西漢官員,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字幼公,南陽杜衍(今屬河南南陽)人。昭帝初補軍司空,
-
田仁,魯相田叔之子,田齊后裔,后為丞相司直,與任安交好。
-
田延年(公元前72年),子賓,齊國之后,先世徙居陽陵(今陜西高陵西南)。大將軍霍光的助手,不久做了長史
-
石奮(?—前124)西漢大臣。字天威,號萬石君,河內(nèi)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人。無文學,恭謹無比。初為小吏,
-
;荩⒅萏,是活躍在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動家,出生年代不詳,死于漢元帝初元三年前
-
曹參(?-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漢族,泗水沛(今江蘇沛縣)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政治家,漢朝第二
-
漢繼帝,即劉盆子(10年─?),漢高祖劉邦之孫城陽景王劉章之后。曾祖父為城陽荒王劉順,祖父式節(jié)侯劉憲,
-
耿況(?-36年),字俠游,東漢名臣。扶風茂陵(今陜西省興平市東北)人。王莽政權時期任朔調(diào)連率(即上谷
-
陳耽(生卒年不詳),字漢公,東海人,漢靈帝時任司徒,以忠著稱,歷位三司。因進言帝十常侍禍國殃民,下獄
-
劉舍,西漢丞相,桃哀侯。本項羽之親,賜姓劉氏。項羽敗亡后,其宗親皆赦不誅,劉舍之父項襄以功封桃侯,并
-
元狩是漢武帝的第四個年號。時間:前122年—前117年歷時:6年政權:西漢君主:漢武帝劉徹
-
張歐,是安丘侯張說的小妾生下的兒子。漢文帝的時候,張歐憑借著研究刑名學說出眾而被朝廷安排在太子身邊,
-
唐姬是弘農(nóng)懷王劉辯的妃子。劉辯死后,唐姬回到故鄉(xiāng)潁川,父親會稽太守唐瑁想要把她嫁出去,唐姬寧可死
-
吳臣(?-前193年),中國西漢長沙國第二代王,春秋時代吳國國王夫差的后裔,吳芮長子。漢高祖六年(前201年
-
人物生平編輯孝崇皇后郾明(?―152年),蠡吾侯劉翼的小妾,漢桓帝劉志的生母。[1]本初元年(146年),其子
-
伏壽(180年?—214年),漢獻帝皇后,徐州瑯邪郡東武縣(今山東諸城)人,西漢大司徒伏湛八世孫,父親是學
-
孝 穆皇后 趙氏,名不詳,是 東漢河間孝王 劉開的 妻子。她是 東漢惠王 劉政、蠡吾侯 劉翼、解瀆亭侯 劉淑、
-
聶慎兒,電視劇《美人心計》中由王麗坤飾演,劇中與劉恒有一子劉武(歷史中該人物為竇太后親生子),被封為
-
漢明帝劉莊(公元28年-公元75年),初名劉陽,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陰麗華,東漢第二位皇帝,公元
-
青年劉徹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字通,是漢朝的第7位皇帝。漢武帝是
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
-
瑯邪太守王閎王閎(?—30年),
王莽叔父
王譚之子。
更始帝
劉玄入主洛陽,派王閎(hóng)為
-
薄巧慧,電視劇《美人心計》的角色,是劉啟的皇后,性情溫婉恬靜,后受栗姬教唆,將染有瘟疫的衣服送給劉啟
-
李氏火德公,福建上杭縣李氏始祖。其年代不一,是客家李姓重要人物,上祖系唐朝皇室,下系子孫繁茂。其總祠
-
夏侯嬰,卒于前172年,即汝陰文侯,又稱滕公,泗水郡沛縣(今日江蘇沛縣)人。西漢開國功臣之一。他與劉邦是少
-
郭援(?-202年), 沛國(治今安徽 濉溪人)。 東漢末年人物, 袁尚部下,鐘繇之甥,袁尚自封其為 河
-
嚴彭祖,字公子,西漢東海下邳(今江蘇
邳縣)人。
-
汝陰侯夏侯嬰,沛縣人。起初在沛府的馬房里掌管養(yǎng)馬駕車。夏侯嬰自從跟隨高帝在沛縣起兵,長期擔任太仆一職
-
大懿皇后(?-?),王氏,名不詳,瑯邪人。王盧九之女,孫權之妻。孫皓繼位后追封皇后。
-
平都公主,生卒年不詳,西漢公主,漢元帝劉奭之女,母昭儀傅氏(傅昭儀)。
-
張安世(?-前62年)字子孺,西漢漢武帝到漢宣帝時代的和政治人物,是著名酷吏張湯之子,武帝時為尚書令,
-
于單,匈奴人,是軍臣單于的兒子,又稱“於單”。公元前126年(漢武帝元朔三年),軍臣單于死,其弟伊稚斜單
-
轅固,又名轅固生,西漢齊(今桓臺縣田莊鎮(zhèn)轅固村)人,早年是清河王劉乘的太傅,景帝時為《詩經(jīng)》博士。轅
-
【王恢】 西漢將軍。燕人。數(shù)為邊吏,熟悉匈奴情況。建元元年(前140)匈奴請和親,他與韓安國廷爭,反對和親
-
銚期(?—34),字次況,漢族,潁川郡郟縣(今屬河南)人。身材魁梧,容貌威嚴。他的父親銚猛曾經(jīng)在西漢末
-
田蚡(?—公元前131),西漢時期長陵(今陜西省咸陽縣)人,是孝景王皇后的胞弟,有口才,善阿諛,是個勢利
-
濟北王,指的是封邑在濟北的王侯,在中國歷史上有數(shù)位濟北王。
-
恭愍皇后李氏(?-公元115年),漢安帝劉祜的宮人,漢順帝劉保的生母。李氏,出身良家, 入宮得安帝寵幸。公元
-
路博德,實稱伏波將軍 ,西漢人, 漢武帝時任 衛(wèi)尉(漢統(tǒng)率衛(wèi)士守衛(wèi)宮禁之官)一職,征百越各部落時任伏彼將軍
-
方儲(?—93)東漢官員、學者。字圣明,一字頤真,丹陽歙(今安徽省歙縣)人。習孟氏《易》,精圖讖,善天
-
駱統(tǒng)(193~228),宇公緒。三國時烏傷(今浙江義烏)人。駱統(tǒng)曾任烏程相、郡功曹、行騎都尉、中郎將,升偏
-
周昌(?-前192),西漢大臣,劉邦老鄉(xiāng),沛郡人(今屬江蘇沛縣)。秦時為泗水卒史。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中,隨劉邦
-
董賢(前22年-1年),字圣卿,西漢云陽縣(今陜西淳化)人,御史董恭之子。董賢是漢哀帝的男寵,性情柔和,
-
毛延壽,(?―前33年)杜陵(今陜西西安)人。畫人形,好丑老少,必得其真。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
-
劉太公(?-前197年),中國秦末漢初時期沛郡豐邑(今中國江蘇省豐縣)人,是漢朝建立者劉邦的父親。劉太公
-
楚元王(?~前179年),即劉交,漢高祖弟,字游。年輕時,他與申公、穆生、白生等人俱在荀子的門人浮邱伯
-
常山王一 張耳(?-前202年),大梁(今開封)人,漢時常山王。年少時,曾為魏國公毋忌座上?。秦滅魏后,亡命
-
劉濞(前216年-前154年),沛縣(今江蘇。┤,漢高祖劉邦之侄,劉邦兄長劉仲之長子,被劉邦封為吳王。公
-
朱祜(?-48年)又稱朱祐,東漢武將,字仲先,漢族,南陽郡宛人,漢光武帝功臣,云臺二十八將第8位,受封
-
竇太后(?~前135年),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西漢時期漢文帝劉恒的皇后,其長子劉啟(漢景帝)即位后,被尊
-
蓋勛(生卒年不詳),字元固,敦煌郡廣至縣(今甘肅安西縣西南)人,東漢末期蓍名的清官。蓋勛主要活動于東
-
孝平皇后(前4年~23年),名王嬿,新朝開國皇帝王莽與其皇后王靜煙所生的長女,是漢平帝劉衎的皇后。元始四
-
韓遂,字文約,涼州金城人,漢末群雄之一。在西涼地區(qū)很有威信,早年曾進京,大將軍何進聽說他的名聲,特地
-
李息(生卒年不詳),西漢時期著名將領,西漢人。少年從軍,侍奉漢景帝;在漢武帝時,曾多次任將軍,帶兵征
-
曹無傷(?-前206),部分史書中也寫作曹毋傷。他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的一名將領,官至左司馬。他是導致鴻門宴
-
竇嬰(?-前131)西漢大臣,字王孫,清河觀津(今河北衡水東)人,是漢文帝皇后竇氏堂兄之子,以軍功封魏其侯。
-
劉。105年——106年),漢和帝次子,養(yǎng)于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106年在位)。謚號孝殤皇帝。 前任皇帝為
-
薄皇后(薄氏),祖籍會稽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漢景帝劉啟的太子妃和第一任皇后,劉啟祖母薄太后的族
-
孔霸,京師(陜西西安)人,字次孺,孔延年之子,孔子十三代孫。生卒年月不詳,終年72歲。其子孔光,中
-
漢順帝劉保(115年—144年9月20日),生于元初二年(115年),是漢安帝劉祜的兒子,母親為宮人李氏(被漢安
-
。ǎ俊77)即車千秋。西漢人。戰(zhàn)國時田齊后裔,其先人于漢初徙居長陵(今陜西咸陽東北)。原為高寢郎
-
申屠嘉(?-前155),西漢時汝州人。他以一個能拉強弓硬弩的武士的身份,跟隨漢高帝攻打項羽,因軍功升任一
-
陳豨,宛朐(今山東省菏澤市附近)人,漢朝大臣。好賓客,“白登之圍”后,漢七年,陳豨封陽夏侯。前197年,
-
王翁須(?―前91年),亦稱為“皇孫娘娘”,謚號“悼皇后”。王翁須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媳,因巫蠱之禍受牽連
-
傅昭儀,傅氏,漢元帝劉奭的妃嬪,定陶恭王劉康生母,漢哀帝劉欣的祖母,傅氏為人很有才識,她善于處理人際
-
劉懿(?―125年),東漢第七位皇帝(125年三月—125年十一月在位)。濟北惠王劉壽的兒子,東漢前少帝,在一
-
西漢后少帝劉弘(?―前180年),原名劉山,曾用名劉義,漢惠帝 劉盈之子,生母不詳,西漢第四位皇帝,
-
劉啟,在漢文帝去世后,太子劉啟當家成了主人,時年32歲,史稱漢景帝。景帝劉啟是文帝長子,母親竇姬,惠帝
-
劉驁,元帝在位時被立為太子,元帝于公元前33年5月病死,他于同年6月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建始!
-
漢昭帝(前94年-前74年),原名劉弗陵,即位后以難避諱的緣故更名劉弗,“弗”字避諱“不”。劉弗陵(公
-
子遠,即許攸(?-204)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本為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zhàn)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
-
邯鄲淳,三國魏書法家。字子淑,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官至給事中。工書,諸體皆能。袁昂《書評》稱其
-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yī)學家。正史無傳,生卒年及生平不詳,經(jīng)后人考證,約生于東漢和平元年
-
衛(wèi)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wèi)子夫的弟弟,大司
-
劉賀(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西漢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漢歷史上在位時
-
劉隆出生:元興元年(105) 屬相:蛇卒年:延平元年(106)。享年:2歲。謚號:殤皇帝。廟號:無年號:延平
-
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zhàn)略家。
漢武帝十六
-
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
漢孺子劉嬰(5年-25年),西漢末代皇帝(6年—8年十一月在位),號孺子,乃楚孝王劉囂曾孫、廣戚侯劉顯 子
-
漢少帝弘農(nóng)懷王劉辯(熹平五年-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即西元176年-190年3月6日),中國漢朝皇帝(光熹
-
劉曄(英文名:Sophie Liu),1985年7月出生于江西省廣豐縣,是我國知名主持人,主持新聞類節(jié)目《環(huán)球第一財
-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王莽出身于西漢末年的王氏外戚,于公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