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巫必達 “巫家拳”創(chuàng)始人,生于1751年,卒于1812年。巫必達字有能,因跛一足,外號巫跛子,福建汀州府連城人,南少林寺俗家弟子,終身未娶。連城人民為抵御外侮,自南宋以來就有習武之風。 他自幼愛武,習南少林拳法。后來,他來湖南收徒傳藝,先在株洲雷打石鄉(xiāng)(當時屬湘潭)李大魁家,后到湘潭馬家河馮南山、馮連山兄弟家教武授徒;病逝于馬家河馮家,葬于荷?
巫必達自幼愛武,拜訪名師,結識武林高手,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湖北等地。南少林拳剛柔相濟,以剛為主,風格剛烈,又稱外家拳。他在少林拳法基礎上,結合藏精蓄氣以靜制動的武當內家拳法,練成一套獨特拳法,人稱巫家拳。巫家拳有剛有柔,動作緊湊,拳勢剛健敏捷,以近攻短打連擊見長,在南拳中自成體系。清嘉慶中,來湖南收徒傳藝,先在株洲大石圍李大魁家,后到馬家河馮南山、馮連山兄弟家教武授徒。李、馮兩家均得其真?zhèn)鳎畲罂遭Z術著稱,馮氏兄弟以棍術聞名。嘉慶十七年(1812),病逝于馬家河馮家,葬縣東郊黑石頭高家沖,門徒為其修墓立碑。后代門徒尊之為始祖,其第四代門徒縣人唐徽典于民國19年參加湖南省首屆國術比賽,獲第一名。巫家拳在縣內廣為流傳,至今不衰。
習武經歷
巫必達,清嘉慶年間來自福建的武人。在家鄉(xiāng),被仇家打斷了腿,人稱“巫跛仙”。他的傳奇寫在異鄉(xiāng)。在湖南湘潭,他傳授巫家拳并擴散到全省。如今,巫家拳傳承已有200多年,傳人興旺。
跛腳武士異鄉(xiāng)教授巫家拳
湘潭也算是武術之鄉(xiāng),一個異鄉(xiāng)人,如何打的天下?
清嘉慶初年(1797年)春,湖南株洲雷打石鄉(xiāng)(當時屬湘潭)來了一位說著異鄉(xiāng)話的跛腳武士。他大約四十六七歲,個子不高,身材清瘦,面容瘦削,左腳微跛,一身布衣短打,惟兩目炯炯有神。他就是來自福建汀州的武人巫必達。
巫必達自幼跟隨祖父巫應壽學習少林武術,通過勤學苦練,已達到了武藝嫻熟、揮舞自如的境界。巫必達從青年時期開始就離家走南闖北、云游四方,拜師訪友,求教各名家拳師,其間不幸被一仇家打瘸了一條腿,從此左腳落下了跛腳的殘疾。
巫必達在雷打石鄉(xiāng)住下,便開始收徒教拳。巫必達自創(chuàng)的拳法很獨特,或許是因為腿腳殘疾的緣故,他摒棄了少林拳里使用頻率極高的長橋大馬、跳躍翻滾的腿腳動作,轉而增添了內家拳里藏精、蓄氣、強骨等心法,拳術剛柔相濟、動作緊湊,內外兼修。
當?shù)佚堥T拳術已傳承一百多年,久負盛名。李氏族人多操習龍門拳術與巫必達較量,屢屢失敗,于是李氏族人李三佰棄龍門拳接巫必達回家教習拳術。李氏巫家拳譜《少林總論》一文中有言:“三佰祖師自幼學龍門數(shù)代,苦功夫不善迨,后與巫公交鋒不及,遜謝不遑,于是俯首求教,往來數(shù)年,用費許殷勤,方得其洪拳槍棍心法!崩罴矣兴淖樱捍罂⒋罂、大秀、大祿(此子后習文),均拜師于巫必達門下,尤以李大魁學藝最精,李家奉養(yǎng)巫必達3年有余,得其真?zhèn),此為湖南巫家拳之嫡傳李氏一脈。
之后巫必達又到湘潭馬家河馮家,授徒馮南山、馮連山兄弟。據(jù)《馮氏族譜藝文志》記載:清嘉慶初年(1802年),巫必達到達馮家,馮家以挖窯謀生,霞灣窯業(yè)行內爭斗,馮家勢單力薄,無力與人打拼,只好龜縮家中。巫必達見此便說:“汝等欺我羸弱,便讓愚一人與其相斗,斗死甚好。”巫祖左拼右打,不一會,相爭之人盡皆倒地。馮南山方知巫祖乃高人,尊其為師,專心奉養(yǎng)10年之久,并為其養(yǎng)老送終。即此開創(chuàng)湖南巫家拳又一嫡傳馮氏一脈。
曾打贏龍門拳的“鴻門宴”
當時,龍門拳已經在湘潭流行了上百年,凡練武者無不知該拳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巫家拳在湘潭傳授了不到10年,便取而代之——“湘潭之人有不練,練必為巫家拳矣”。
后來,一些龍門拳師便說“巫家拳不可學,學久必成廢人”等。后來他們又設“鴻門宴”招待巫必達。宴畢,5個龍門拳師親自劃船送巫必達回家,但船至河中,5人兇相畢露,一起撲向了巫必達。巫必達在狹窄的船上以一敵五,電光石火間擊倒3人,剩下兩人下跪求饒,船一靠岸立即逃之夭夭。從此,巫必達名聲大振,因左腳微跛,湖南武林尊稱他為“巫跛仙”。
巫必達為什么定居湘潭呢?作為一代宗師,當時并沒有相應的社會地位,也只得跑江湖。如果有人賞識,自然當他為知音。巫必達終身未娶,死未還鄉(xiāng),他在湖南傳授拳藝時,被這塊充滿尚武精神的土地所吸引,從此再也沒有離去,直至逝世,葬于湘潭東郊有“青山黑石白泥塘”之謂的荷塘鄉(xiāng)青山村。2014年,巫必達墓地重修,成了熱門旅游景點。
拳術介紹
巫家拳是清朝乾隆年間一位叫巫必達的人所創(chuàng)。巫必達又名巫黑子,是福建人。巫必達來湖南湘潭收徒的過程非常曲折。劉金秋說:“乾隆年間,巫必達與五位好友云游至湖南,在株洲(當時屬于湘潭)時,碰到了當?shù)匚逦痪毩晆2018龍門拳u2019的高手(龍門拳是當時在湘潭地區(qū)最有影響的拳種,五位高手一說是五父子)。雙方誰也不服誰,就交起手來。巫必達等五位師兄弟不費吹灰之力,就制服了“龍門拳”的五高手。后來,這五高手不服氣,假意邀請巫必達前往昭山赴宴,在船上對巫必達下了狠手,將他的雙腳打斷。巫必達上岸后,忍著疼痛,繼續(xù)跟五高手決斗,最后將五高手打成三死兩傷。巫必達雙腿受了傷,便留在湘潭養(yǎng)傷,并在湘潭收徒弟,傳授巫家拳!
巫必達將巫家拳傳授給株洲人李大魁,李大魁傳給湘潭馬家河的馮南山,馮南山傳給戴云章,戴云章再傳顏子俊,顏子俊再傳劉金秋。劉金秋再在霞城鄉(xiāng)開武館,收徒弟,從此巫家拳在霞城鄉(xiāng)扎下了根。
隨后,劉金秋的徒弟周海軍向我們演示一套巫家拳。周海軍動作輕盈,一招一式既有少林寺拳術的陽剛之美,又有武當太極拳的飄逸輕柔。雖然巫家拳動作幅度不大,但一套拳下來,周海軍的身上已經掛滿了汗珠。可見巫家拳雖然是一種內秀的拳種,但是練習起來,運動量卻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