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
中文名:愛德華·史泰欽
英文名:EdwardSteichen
籍貫:盧森堡
性別:男
國籍:盧森堡
出生年月:1879年3月27日
去世年月:1973年3月25日
所處時代:現(xiàn)代
職業(yè):藝術攝影導演
成就:攝影家更輝煌的成績是1955年由他策劃進行的《人類大家庭》攝影展,此次展覽轟動全球并影響了攝影術的發(fā)展。
2006年2月,早期帶有畫意攝影主意的史泰欽作品《池畔月色》(ThePond-Moonlight;1904年,非第一張沖洗版本。圖片)以美金290萬元售出,是美國攝影史上,攝影作品拍賣的最高價之一。
重要事件:在1955年制作了著名的“人類一家”展覽。
1917年,史泰欽加入了美國軍隊,也同時宣告了仿繪畫創(chuàng)作期的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他成為了美國遠征部隊(en:AmericanExpeditionaryForces)的一員,風格趨向于寫實攝影主義,后期則轉向了時裝攝影的領域。
愛好:繪畫
人物介紹
史泰欽全名為愛德華·史泰欽(EdwardSteichen;1879年3月27日——1973年3月25日)全名為wardJeanSteichen,也常簡寫為EdwardJ.Steichen。他是一位知名的美國攝影師。同時也是畫家,和美術畫廊主,還有博物館主任,出生在盧森堡。1881年隨家族移民到美國,在1900年成為歸化的美國公民。
史泰欽青年時原本想要成為一位頂尖的畫家,16歲時受到了畫意攝影主義影響,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在21歲轉站紐約要到歐洲習畫時,結識了當時的攝影大師史帝格力茲,并受到青睞賣給他三張攝影作品,歐洲回來后,史泰親轉行成為了一位優(yōu)秀的現(xiàn)代攝影師。并在1905年與史帝格力茲成立了291藝廊。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他成為了美國遠征部隊(en:AmericanExpeditionaryForces)的一員,風格趨向于寫實攝主義,后期則轉向了時裝攝影的領域。拍攝過相當多的影視巨星和政治人物,作品屢屢在當時的生活雜志封面登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他是美國海軍攝影學院的主任。戰(zhàn)爭結束后到1962年間,史泰欽都在紐約市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擔任攝影部的主任。1973年,史泰欽在康州的WestRedding過世。
經歷回顧
一切從繪畫開始
史泰欽1879年出生在盧森堡,兩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十六歲的時候,就開始嘗試著拍照。但是,當時他的最好是繪畫。雖然史泰欽后來放棄了繪畫,但繪畫對他的影響卻處處體現(xiàn)在他的攝影作品中:雷諾阿的人體、馬奈的肖像、莫奈的小舟在相紙上隱隱約約。用果凍故意弄糊鏡頭,或直接對底片做處理,使他創(chuàng)造了印象派攝影!叭绻瓷先ハ褚环,那它就是藝術。”在攝影誕生不久之時,藝術家只能以此觀點來爭取其地位。評論將這批作品歸為“畫意派”。回到紐約,史泰欽和斯蒂格里茨一起創(chuàng)立了攝影分離派,并出版刊物。1917年,史泰欽加入了美國軍隊,也同時宣告了仿繪畫創(chuàng)作期的結束。
轉向,永不停歇
在法國北部沿海搜集情報時,他率先嘗試進行了航空攝影。策展人介紹,這意味著他需要付出極大代價來開發(fā)新技術,特別是如何處理飛機螺旋槳的震動問題。終于,他為后世的空中攝影打下了基礎。戰(zhàn)時的他被歸為“紀實派”。一戰(zhàn)后,史泰欽將興趣轉向園藝,一批抽象構圖的花卉、植物、昆蟲等攝影作品又成就了他的“抽象構成派”。但更關鍵的分水嶺是1923年,史泰欽當時受聘于《旅行者》雜志,成為“純攝影派”一員,但與此同時史泰欽也被商業(yè)主義收買,他的名字很快成為時尚攝影師的代名詞。
二戰(zhàn)開始時,史泰欽已63歲,但仍然在太平洋前線領導了4000多名軍事攝影記者。而攝影家更輝煌的成績是1955年由他策劃進行的《人類大家庭》攝影展,此次展覽轟動全球并影響了攝影藝術的發(fā)展。
曾有評論認為他用藝術的形式來販賣衣服和雜志,史泰欽當然不會為此而內疚。晚年的史泰欽曾說:“我沒見過任何與商業(yè)脫鉤的藝術,米開朗琪羅也希望作品能賣個好價!被蛟S正因為他如此入世,才讓他有了記錄一切的沖動。
個人影展
1955年,史泰欽主持的大型攝影團體展《四海一家》(en:TheFamilyofMan:暫譯)獲得了不少好評,展覽共有來自不同攝影師所拍攝的500多張作品,以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民為主題,描述了他們的生活、愛和死亡。史泰欽的姐夫卡爾·山伯格(en:CarlSandburg)替此展出版有攝電視系列。↖SBN0810961695)并依史泰欽的遺愿捐給了盧森堡大公國,這500張作品目前永久的被盧森堡克萊沃鎮(zhèn)(en:Clervaux)保存。
作品介紹
2006年2月,早期帶有畫意攝影主意的史泰欽作品《池畔月色》(ThePond-Moonlight;1904年,非第一張沖版本。圖片)以美金290萬元售出,是美國攝影史上,攝影作品拍賣的最高價之一。
此作品在紐約州威徹斯特郡(Westchester)的馬馬羅內克(Mamaroneck)拍攝,畫面中有一片幽靜的林子,月光在林子上灑下,并造成了池畔的些微反光。此作之所以能以史上高價售出,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為畫意攝影主義的經典之作;另一難得之處是僅沖洗了三份,其中兩份已被博物館收藏。這幅作品在攝影史上也有技術的意義,主要是史泰欽采用了法國魯米爾兄弟所發(fā)明的天然彩色相片技術〈en:Autochrome〉,而拍出帶有豐富層次感和意境的早期彩色相片之一。
代表作品
《四海一家》;《池畔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