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81年7月參加工作,先后任遼寧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講師、副主任、院黨委辦公室主任兼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長、院長助理、沈陽師范學院副院長兼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副主任、中心黨委副書記等職,F任沈陽師范大學副校長兼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沈陽師范大學
沈陽師范大學隸屬于遼寧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大門類的多科性大學。學,F占地面積1879畝,建筑面積76.36萬平方米,藏書180余萬冊。學校共有全日制本、?粕21750人,碩士研究生3065人,留學生440人次/年,F已為國家培養(yǎng)了7萬多名德才兼?zhèn)涞膸熧Y及各類人才,為東北特別是遼寧的教育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
沈陽師范大學坐落于東北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十大特大城市之一遼寧省省會——沈陽市,隸屬于遼寧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蓋教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省屬重點師范大學。學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沈陽師范學院,是當時東北地區(qū)創(chuàng)辦最早的兩所本科師范院校之一,亦是建國后最早建立的一批本科高等師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范學院。1978年恢復沈陽師范學院校名。2001年遼寧省政府決定沈陽師范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沈陽師范大學,2002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立沈陽師范大學。學,F本部占地面積1879畝,建筑面積76.36萬平方米,藏書180余萬冊。學校共有全日制本、?粕25388人,碩士研究生2964人,留學生450人次/年。學校建校60年來已為國家培養(yǎng)了近20萬名德才兼?zhèn)涞膸熧Y及各類人才,為東北特別是遼寧的教育事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F有教育科學學院、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院、教育技術學院、教育碩士研究生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律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與行政學院)、社會學學院、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學院、數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古生物學院、軟件學院、工程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國際商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音樂學院、戲劇藝術學院、司徒安國際雕塑學院、體育科學學院、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等26個二級學院和13個校屬館部中心及附屬機構,并擁有我國在中東地區(qū)為數不多的兩所孔子學院——黎巴嫩貝魯特圣約瑟夫大學孔子學院和約旦安曼TAG孔子學院,F有本科專業(yè)6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授權點108個,專業(yè)學位授權點9個,是普通高等學校推薦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單位,是開展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yè)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單位,是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接受單位, 是教育部首批開展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關姓起源
關姓起源主要有三。
一是源自顓頊帝的后裔關龍氏。顓頊帝是黃帝的孫子,有圣德,為五帝之一。帝舜時,顓頊的后裔董父為舜養(yǎng)龍,被賜為豢龍氏。上古時豢與關二字互相通用,所以豢龍氏又寫作關龍氏。到夏朝末年夏桀在位時期,荒淫無度,不理朝政。大夫關龍逢苦苦勸諫,反被殺害。后來關龍逢的后人把姓簡化為關氏,并尊關龍逢為關姓的始祖。夏人的活動范圍主要在河南、山西等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夏朝的國都曾設于安邑,亦即現在的山西省夏縣北方。據說,關氏的始祖關龍逢,便是當時的安邑人。換言之,關氏家族的發(fā)源地也就在這里。
二是春秋時期關尹喜的后人,以官名為氏。關尹即守關的關令。春秋時期老子見周王室衰敗,欲離開周地西游,走至函谷關時,負責守函谷關的關尹喜非常景仰老子的學問,再三請求老子為其著書。老子就寫了《道德經》,闡述了其哲學思想。傳說喜將此書傳播于世后,也隨老子成仙而去。喜的后人就以其官名為氏,稱關氏。據說,這一支關氏主要是繁衍于山東、江蘇的交界之處。
三是一些少數民族改姓為關。如清朝滿族姓氏瓜爾佳氏和烏扎拉氏的后人有改姓為關的。如嘉慶年間延綏鎮(zhèn)總兵關騰,為鑲黃旗瓜爾佳氏。道光咸豐年間黑龍江副都統(tǒng)關保,為正黃旗烏扎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