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投身革命 1901年11月8日,喬治烏生于摩爾多瓦的巴拉德一個工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他參加特洛圖什河谷地區(qū)的革命工人運動和加拉茨的工會活動,被選為羅馬尼亞鐵路修配廠工會領導人。1930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31年他被黨派到德治地區(qū)工作。不久,他在自己名字后綴以“德治”地名,成為復姓喬治烏一德治。工運斗爭 1932年3月,為貫徹羅共“五大”制訂的建立工人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在布加勒斯特召開全國鐵路工人代表會議。在這次會上,喬治烏一德治被選為鐵路工人中央行動委員會書記。中央行動委員會在各地進行大量組織工作,有力地領導了鐵路職工的革命斗爭。1933年2月,喬治烏一德治參加領導了羅馬尼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無產階級的政治斗爭——格里維察的二月戰(zhàn)斗。這次斗爭旨在反對瓦伊達政府降低工資,解雇工人的日內瓦計劃。罷工遭到反動政府的血腹鎮(zhèn)壓,罷工領導人喬治烏一德治等人被捕人獄,并在布加勒斯特被判處長期徒刑。后在人民群眾的壓力下,判決被撤銷。但在次年六月中旬的克拉約瓦重審時,又被軍事法庭判處十二年徒刑。獄中斗爭 1936年下半年,為了更嚴厲地控制政治犯的活動,反動當局決定把絕大部分被判刑的共產黨人和反法西斯戰(zhàn)士集中在一起。喬治烏一德治等人被轉到人稱“羅馬尼亞的巴士底獄”的多夫塔納監(jiān)獄。在監(jiān)獄中,喬治烏一德治積極進行黨的活動。他已于1934年被選為羅共中央委員。他積極組織同志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舉辦政治經濟學討論,對馬克思主義某個同題,對列寧(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楊諾夫)的某部著作或對蘇聯(lián)革命等問題進行討論。這使得多夫塔納監(jiān)獄成為一所培養(yǎng)黨的干部的大學校,其中很多人成為羅馬尼亞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如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同志。在監(jiān)獄中,實際上建立了以喬治烏一德治為首的羅馬尼亞共產黨的領導核心,有力地領導了人民反對法西斯安東尼斯庫政權的斗爭。起義準備 1943年,喬治烏一德治又被關押到特爾古日烏集中營。1944年4月,在身處囹圄但同地下黨員保持經常聯(lián)系的喬冶烏一德治領導下,羅共制定了準備武裝起義的計劃。這個計劃中規(guī)定建立工人統(tǒng)一戰(zhàn)線,加強各種形式的反法西斯斗爭,組織愛國衛(wèi)隊,爭取軍隊參加反法西斯的武裝起義。同時,計劃中還規(guī)定將當時任羅馬尼亞共產黨總書記的斯特凡·福里希開除出羅共的領導。1944年4月5日,原羅共中央委員會決定停止工作,任命了以喬治烏一德治為核心的黨的臨時領導機構。1944年8月,羅共完成了起義的準備工作,8月9日喬治烏一德治被營救出獄,結束了11年的監(jiān)獄生活。
政治行動
主政交通 安東尼斯庫軍事法西斯制度的被推翻,結束了羅共20年的非法狀態(tài),成為國家決定性的政治力量。在1944年11月4日成立的薩納特斯庫第二屆政府中,喬治烏一德治擔任了交通部部長! 1945年10月16日一21日,在布加勒斯特召開的羅共全國代表會議上,喬治烏一德治被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他在會議的政治報告中提出了恢復國民經濟與加強民主制度的方針。主政商業(yè) 1946年11月9日舉行國會選舉。以羅共為首的民政黨聯(lián)盟獲勝。在新政府中,喬治烏一德治任國民經濟部部長。在喬治烏一德治領導下的國民經濟部為恢復國家經濟做了大量工作,同資本家的怠工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到1947年12月之前,喬治烏一德治還曾任過工業(yè)和商業(yè)部部長。 從1944年“八月起義”到1947年12月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人民革命”時期,喬治烏一德治在為羅馬尼亞建立、鞏固民主制度,恢復國民經濟,樹立共產黨在政權的領導地位,為社會主義革命做準備等方面都做出了偉大貢獻。
第一書記
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它標志著羅馬尼亞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為完成這一歷史使命,首先要求羅馬紀亞工人階級實現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的統(tǒng)一。1948年2月21日一23日,在布加勒斯特召開了羅馬尼亞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聯(lián)合代表大會,兩黨合并成立了羅馬尼亞工人黨。喬治烏一德治當選為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之后,羅馬尼亞工人黨強調集體領導原則,喬治烏一德治從1949年4月至1955年10月離開了黨的總書記職務。后又回到黨的領導崗位,改稱第一書記! 1948年至1952年,喬治烏一德治任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1952年至1955年任部長會議主席。1961年至1965年任國務委員會主席。
社會改革
以喬治烏一德治為首的羅馬尼亞工人黨正確地指引了羅馬尼亞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變革。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羅馬尼亞工人黨于1948年6月召開中央全會。以喬治烏一德治為首的黨中央提出了主要生產資料國有化的重要決策,此后,又連續(xù)制定了1949、1950兩個年度的經濟計劃,195l一-1960的十年電氣化計劃,1960-1966年的國民經濟發(fā)展計劃。為實現農業(yè)社會主義的改造,1949年3月召開的黨的中央全會,根據喬治烏一德治的報告,通過了《關于黨為鞏固工農聯(lián)盟和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而斗爭的任務》的決議。這個決議對羅馬尼亞的農業(yè)狀況作了深刻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分析,并根據共和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擬定了通過發(fā)展農業(yè)集體經濟建立各種形式的合作社;發(fā)展國營農場,使之成為社會主義農業(yè)的示范;建立機器拖拉機站,顯示機械化勞動的優(yōu)越性等根本改造的辦法。
外交行動
在對外政策方面,喬冶烏一德治領導的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堅持不渝地發(fā)展同所有國家的平等關系和事務性聯(lián)系。為確立羅馬尼亞的經濟自主權。同蘇聯(lián)在經互會內部經濟一體化問題的分歧上,堅持了自己的看法。中蘇關系趨向緊張時期,以喬治烏一德治為首羅共對雙方進行了調解工作。 1956年9月,喬治烏一德治率領羅馬尼亞工人黨代表團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八大”! 楸碚脝讨螢跻坏轮蔚膫ゴ蠊儯1951年、1961年他兩次被授予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