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相關(guān)資料
洪姓鼎盛于閩、粵、臺。唐朝長安人洪扈遷居福建仙游;宋朝慶歷年間又有洪忠去福建;傳至洪浩之孫遷居廣東。太平天國革命領(lǐng)袖洪秀全以及妹妹洪宣嬌、兄長洪仁達(dá)、洪仁發(fā),親屬洪仁政、洪全福、洪和元,兒子洪天貴福,都是廣東花縣人。起義失敗后,紛紛逃至南洋、美國。
洪姓人口雖然不多,但是來源相當(dāng)復(fù)雜,源于黃帝的有兩支,具體情況如下:
洪姓起源
一、出自翁姓。周昭王姬瑕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子孫后代便以翁為氏,世代沿襲。下傳至宋朝翁乾度,生有六個兒子,人人都有出息,先后進(jìn)士及第,他便讓六個兒子一個人姓一個姓,除老三繼續(xù)姓翁之外,其他五個兒子都改了姓,從老大到老六依次姓洪、江、翁、方、龔、汪,老大處厚易姓為洪,并繁衍至今。這六個姓的血緣關(guān)系,被姓氏學(xué)者稱為“六桂聯(lián)堂”。很顯然,出自翁乾度長子之后的這一支洪姓,理所當(dāng)然是黃帝后裔。
二、山東省汶上縣、河南省偃師市《姬氏志》都介紹:“洪姓,系出安樂郡,姬姓,衛(wèi)大夫弘演之后。到唐始避高宗子李弘之諱,改為洪姓。”此支洪姓顯然也是黃帝后裔。
三、其他來源:1、出自共氏,為炎帝之后。2、古代共工氏部落后裔,由祁連山一帶逐步往東遷徙至河南靈寶以至朝鮮、日本,有的姓共,后來又有的加一個三點(diǎn)水,姓了洪。譬如:漢武帝時(shí),共工氏后裔共勛之子共普,為躲避朝廷內(nèi)亂,去敦煌后改為洪姓,叫洪普,洪普被不少洪氏人信封為始祖。3、唐朝豫章宏姓,為避諱唐太子宏而改為洪姓。4、宋朝宋太祖的祖父叫趙弘,江西、江蘇的弘姓人、劉姓人因避諱,改為洪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