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義。ㄉ淠瓴幌椋
唐魏州昌樂(今 南樂縣)人,義琰弟,擢 進士第,歷監(jiān)察 御史, 貞觀中 文成公主貢金在 岐州失盜,太宗派其勘破,數(shù)日即獲賊,官加七階, 永淳初為雍州長史, 黎州都督,轉(zhuǎn)岐州刺史,有慧政,時稱良吏。
野史逸聞
李義琛
李義琛,隴西人,居于魏。自咸陽主簿拜監(jiān)察。少孤貧,唐初草創(chuàng),無復生業(yè)。與再從弟義琰、三從弟上德同居,事從姑,定省如親焉。武德中,俱進士。共有一驢,赴京。次潼關(guān),大雨,投逆旅。主人鄙其貧,辭以客多,不納。(“不納”原作“喑訥”,據(jù)陳校本改)進退無所舍,徙倚門旁。有咸陽商客見而引之,同舍多喑嗚。(“嗚”原作“鳴”,據(jù)明抄本改)商客曰:“此三人游學者,今無所止,奈何睹其狼狽?”乃引與同寐處。數(shù)日方晴,道開。義琛等議鬻驢以一醉,商客竊知,固止之,乃資以道糧。琛既擢第,歷任咸陽。召商客,與之抗禮,商客不復識,但悚懼遜退。琛語其由,乃悟,因引升堂。后任監(jiān)察。(出《云溪友議》)
【譯文】
李義琛是 隴西人,居住在魏,從咸陽主簿升為監(jiān)察。義琛少年時死了父親,家很貧困。唐朝剛開國,他也沒有什么產(chǎn)業(yè),跟二堂弟 李義琰三堂弟李上德在一起住。事奉從祖姑姑,按時問安就像對待父母。武德年間,三人都考進中了進士。他們?nèi)斯灿靡活^驢,到京城去。走到潼關(guān),趕上下大雨,去住旅店。店主人鄙視他們窮困,用客多推辭,不收留他們。三人往前走往后退都無房可尋,只好站在店門旁邊。有個咸陽的商人看到他們就拉他們同住,同屋的人大多不滿。商人說:“這三個人是去外地學習的,現(xiàn)在沒有住的地方,為什么看他們這樣狼狽不管?”于是拉著他們與自己睡在一處。幾天后才晴天,路上可以行走了,義琛等人商量把驢賣了以便請請商客。商客暗中知道了,堅決阻止了他們,于是又供給他們?nèi)寺飞铣缘募Z食。等到李義琛考中以后,到了咸陽任職,就把商人找來,與他以平等的禮節(jié)相見。商人認不出他,只是恐懼謙讓退避。李義琛告訴了他原由,商人才明白過來,于是拉著商人進入正堂。李義琛后來擔任了監(jiān)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