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他愛好詩文,13歲補第子員,深得郡守吳文度器重,常詠詩唱和。一次,郡守召客不至而召鳳升,因曰:“酒美花香,主意卻嫌來客少。”鳳升立即應(yīng)曰:“天空云凈,月明何用眾星多!笨な芈牶笈氖纸泻。此后,常在客人面前親昵地稱鳳升為“小友”。宏治十一年(1498年)中舉人。一年,鳳升父親被囚犯誣為同伙,押送虔臺。他親往贛州向虔臺鳴冤,后案情大白,其父連同其他被誣者7人均獲釋。人們把鳳升比作13歲上書救父的漢代緹縈。正德六年(1511)鳳升44歲中進士,授大理寺評事。他秉公執(zhí)法,與劉瑾余黨堅決斗爭,不少冤案得到昭雪,被譽為“郝鐵筆”,不久,提升為大理寺副。十四年(1519),明武宗自扁頭關(guān)駕臨榆林,鳳升留駕,被拘入錦衣獄。同年三月,武宗又下詔南巡,正值寧王朱宸濠久蓄異謀,群臣相繼進諫,武宗不聽。于是,鳳升與大理寺正周敘等16人聯(lián)名上疏,極力死諫。武宗震怒,竟下令于午門外各鞭40大板。鳳升被打得血肉模糊,鮮血淋漓,隨后被貶為都察院照磨。不久,朱宸濠果真在南昌舉兵叛亂,幸武宗未南巡。
明正德十五年(1520),鳳升辭官回家醫(yī)病治傷。十六年(1521),武宗逝世,世宗嗣位,眾臣推薦鳳升任要職,鳳升以骨折未愈而辭謝。四月,世宗任命鳳升為浙江嚴(yán)州知府。他在職5月,廉潔奉公,施仁政,后奉命入京朝鄞,船至楊州瓜州渡,因舊傷復(fù)發(fā),傷口迸裂,流血不止,折回長汀治理,不久病逝,終年54歲,葬于汀城西關(guān)外。
作品一覽
鳳升詩作有《九龍詩刻》,著名古文家茅坤盛贊其詩“出風(fēng)入雅,疏曠豪爽”。另有《和沈日休梅花百詠》律詩一百首,借梅抒發(fā)“懟世俗之渾濁,頌已身之修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