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錄
385年,丁零首領(lǐng)翟真被屬下所殺,翟遼逃奔東晉。386年,翟遼叛晉,據(jù)守黎陽(今河南濬縣)一帶,派遣翟釗攻擊陳潁等地,被東晉將軍秦膺擊敗。
387年,后燕皇帝慕容垂親征黎陽,以大將王楷為先鋒,翟遼不敵請降,被任命為徐州牧,封河南公。但不久之后,翟遼再次叛變,出兵掠奪四周郡縣。
388年,由于畏懼后燕兵鋒,翟遼再次向后燕謝罪請降,但慕容垂因其反復無常,不再接受,與其斷絕關(guān)系。此后,翟遼自稱魏天王,改元建光,設(shè)立文武百官,并將首都遷往滑臺(今河南省滑縣),歷史上將他建立的這個政權(quán)稱為翟魏。此后數(shù)年,翟遼多次與后燕和東晉作戰(zhàn),叛附無常。
相關(guān)事跡
390年,東晉將領(lǐng)朱序欲聯(lián)合翟遼攻擊西燕皇帝慕容永,翟遼未同意,朱序大怒,轉(zhuǎn)兵相攻,命大將劉牢之攻占甄城,擊敗翟釗。
391年,翟遼因病去世,翟釗繼位,改元定鼎。為了擴大疆土,翟釗出兵攻擊鄴城,被后燕遼西王慕容農(nóng)擊敗,392年,后燕皇帝慕容垂前往河北,翟釗乘機派遣大將翟都進軍館陶,屯兵于蘇康壘,慕容垂聞訊,立即回軍攻擊,4月,后燕軍攻陷蘇康壘,翟都退回滑臺,翟釗求救于西燕皇帝慕容永。
慕容永聽信尚書鮑遵的意見,不肯出兵相助,決定讓二虎相爭,坐享其成。后燕軍隊主力進攻黎陽,準備渡河,翟釗將軍隊陣于南岸,后燕軍無法強渡,慕容垂引兵轉(zhuǎn)移至西津,建造牛皮船百余艘,偽列兵仗,溯流而上,做出強渡的樣子,翟釗上當,急忙率兵前往西津迎戰(zhàn)。
此時,慕容垂卻派遣中壘將軍、桂林王慕容鎮(zhèn)等人自黎陽趁夜渡河,扎營于南岸,天亮時營柵已成。翟釗聞訊,急忙率兵來攻,慕容鎮(zhèn)堅守不戰(zhàn),翟釗軍隊往來于黎陽和西津,疲憊不堪,準備撤退,慕容垂趁機率兵來攻,慕容鎮(zhèn)也出營夾擊,翟釗大敗,收拾殘部,渡河登白鹿山,憑險自守。遼西王慕容農(nóng)認為:“翟釗無糧,不可能久居山中。”于是引兵佯退,翟釗以為后燕兵已去,全軍下山,慕容農(nóng)突然回師掩殺,翟釗全軍覆沒,單騎奔長子,投降西燕。
死因
西燕皇帝慕容永封翟釗為車騎大將軍、兗州牧,東郡王。
一年多后,翟釗企圖搜集舊部,叛離西燕,為人告密,西燕皇帝慕容永將其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