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趙昀

    趙昀

    趙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即宋理宗,南宋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昭九世孫。

    趙昀原名趙與莒,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為宋寧宗弟沂王嗣子,賜名貴誠。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為寧宗皇子,賜名昀。宋寧宗死后,趙昀被權(quán)臣史彌遠擁立為帝。

    趙昀繼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權(quán)相史彌遠挾制之下,自己對政務完全不過問,自己則尊崇理學,縱情聲色,直到紹定六年(1233年),史彌遠死后,趙昀才開始親政。他親政之初立志中興,采取罷黜史黨、親擢臺諫、澄清吏治、整頓財政等改革措施,史稱“端平更化”。端平元年(1234年),派兵聯(lián)蒙滅金。執(zhí)政后期,趙昀又沉緬于醉生夢死的荒淫生活中,朝政相繼落入丁大全、賈似道等奸相之手,國勢急衰。鄂州之戰(zhàn),宰相賈似道以趙昀名義向蒙古稱臣,并將長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讓。

    景定五年(1264年),趙昀在臨安去世,在位四十年,享年六十歲。謚號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廟號理宗。葬于永穆陵。


    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趙昀,初名趙與莒(后改名趙貴誠),開禧元年(1205年)正月初五,出生于紹興府山陰縣虹橋家中。趙與莒原來不是皇子,而只是宋寧宗趙擴的遠房堂侄。他是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十世孫,但宋帝位一向并非由趙德昭這一脈后人繼承,至趙與莒父親趙希瓐這一代已與皇室血緣十分疏遠。趙希瓐在世時并沒有任何封爵,只當過山陰縣當?shù)氐男」,生活與平民無異。

    趙與莒七歲時,父趙希瓐逝世,生母全氏帶著他及弟趙與芮返回娘家,三母子在全氏在紹興當保長的兄長(全保長)家寄居,一直到趙與莒十六歲。

    趙擴因八名親生子皆幼年夭,命宰相史彌遠找尋品行端正的宗室繼承沂王王位,而史彌遠將此任務交了其幕僚余天錫。余天錫途經(jīng)紹興遇著大雨,在全保長家中避雨,于是認識了趙與莒兄弟。余天錫知他們?yōu)橼w氏宗族,也覺得兄弟二人行為得體,認為是合適人選繼承沂王,故向史彌遠推薦。史彌遠接兩兄弟往臨安親自考量,也認為兄長趙與莒為繼承沂王的合適人選,故于嘉定十四年(1221年)將趙與莒選入宮內(nèi),改名趙貴誠,繼承沂王王位。

    嘉定十七年(1224年),趙擴駕崩,史彌遠聯(lián)同楊皇后假傳寧宗遺詔,廢太子趙竑為濟王,立趙貴誠為新帝,改名趙昀,是為宋理宗。

    聯(lián)蒙滅金

    南宋中后期,蒙古在北方地區(qū)迅速崛起,成為繼遼、西夏、金之后又一對宋朝構(gòu)成巨大威脅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面對急劇變化的局勢,宋朝內(nèi)部就對外政策產(chǎn)生了爭議。一些人出于仇視金朝的情緒,主張聯(lián)蒙滅金,恢復中原;另一部分人則相對理性,援引當年聯(lián)金滅遼的教訓,強調(diào)唇亡齒寒的道理,希望以金為藩屏,不能重蹈覆轍。無休止的爭論使宋朝在這兩種意見之間搖擺不定,既不聯(lián)金抗蒙,也未聯(lián)蒙滅金。然而,隨著蒙古與金朝之間戰(zhàn)事的推進,金朝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趙昀最終還是作出了決策。

    趙昀

    紹定五年(1232年)十二月,蒙古遣王檝來到京湖,商議宋蒙合作,夾擊金朝。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上報中央,當朝大臣大多表示贊同,認為此舉可以報靖康之恥,只有趙范不同意,主張應借鑒徽宗海上之盟的教訓。一直胸懷中興大志的趙昀把這看作是建不朽功業(yè)的天賜良機,讓史嵩之遣使答應了蒙古的要求。蒙古則答應滅金以后,將河南歸還給宋朝,但雙方并沒有就河南的歸屬達成書面協(xié)議,只是口頭約定,這為后來留下了巨大的后患。

    金哀宗得知宋蒙達成了聯(lián)合協(xié)議,也派使者前來爭取南宋的支持,竭力陳述唇齒相依的道理,說:“大元滅國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齒寒,自然之理。若與我連和,所以為我者,亦為彼也!币馑际侵г鸪瘜嶋H上也是幫助宋朝自己保家衛(wèi)國。但趙昀拒絕了金哀宗的請求。

    趙昀任命史嵩之為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陽府,主持滅金事宜。紹定六年(1233年),宋軍出兵攻占鄧州等地,于馬蹬山大破金軍武仙所部,又攻克唐州,切斷了金哀宗逃跑的退路。十月,史嵩之命京湖兵馬鈐轄孟珙統(tǒng)兵二萬,與蒙軍聯(lián)合圍攻蔡州。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蔡州城被攻破,金哀宗自縊而死。末帝完顏承麟為亂兵所殺,金國滅亡。

    端平入洛

    端平元年(1234年)三月,趙昀派人前往河南拜謁北宋皇陵,并給予了一定程度的修復。不久,趙昀將金哀宗的遺骨奉于太廟,告慰徽、欽二帝在天之靈。

    宋蒙聯(lián)手滅金時,并未就滅金后河南的歸屬作出明確規(guī)定。金亡以后,蒙軍北撤,河南空虛。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趙昀任命趙葵為主帥,全子才為先鋒,趙范節(jié)制江淮軍馬以為策應,正式下詔出兵河南。不久,全子才收復南京歸德府。隨后向開封進發(fā),七月五日,宋軍進駐開封。全子才占領(lǐng)開封后,后方?jīng)]有及時運來糧草,以至全子才無法繼續(xù)進軍,貽誤了戰(zhàn)機。半個月后,趙葵又兵分兩路,在糧餉不繼的情況下繼續(xù)向洛陽進軍。宋軍到達洛陽,遭到蒙軍伏擊,損失慘重,狼狽撤回。留守東京的趙葵、全子才看到戰(zhàn)機已失,加上糧餉不繼,率軍南歸。其他地區(qū)的宋軍也全線敗退,趙昀君臣恢復故土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

    “端平入洛”的失敗,使南宋損失慘重,數(shù)萬精兵死于戰(zhàn)火,投入的大量物資付諸流水,南宋國力受到嚴重的削弱。更重要的是,“端平入洛”使蒙古找到了進攻南宋的借口,宋蒙戰(zhàn)爭自此全面爆發(fā)。朝野上下對于出兵河南的失敗及由此帶來的嚴重后果議論紛紛,而對這種局面,趙昀也不得不下罪己詔,檢討自己的過失,以安定人心。

    閻妃亂政

    閻貴妃是趙昀晚年最寵愛的妃子,姿色妖媚,初封婉容。淳祐九年(1240年)九月,趙昀封閻氏為妃。趙昀對閻貴妃賞賜無數(shù),閻貴妃想修建一座功德寺,趙昀不惜動用國庫,派遣吏卒到各州縣搜集木材,為其修功德寺,鬧得百姓不得安寧。這座功德寺前后花了三年才建成,耗費極大,修得比自家祖宗的功德寺還要富麗堂皇,當時人稱為“賽靈隱寺”。后來閻貴妃在理宗的寵愛下,驕橫放肆,攬權(quán)心切,干預朝政,一些投機鉆營的小人,走她的門路,于是便驕橫專恣,干權(quán)亂政起來。

    之后,閻貴妃又與馬天驥、丁大全、董宋臣等奸臣勾結(jié),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史稱“閻馬丁董”,恃寵亂政,結(jié)黨營私,排除異己,陷害忠良,與賈似道明爭暗斗,打擊讒陷,把朝政搞得亂七八糟。

    病重去世

    趙昀病重時,曾下詔征求全國名醫(yī)為自己治病,但無人應征。景定五年(1264年)11月16日,趙昀病逝,在位四十年,享年六十歲。遺詔太子趙禥即皇帝位。咸淳元年(1265年)三月,葬于會稽府永穆陵。

    咸淳二年(1266年),上謚號為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廟號理宗。

    根據(jù)周密《齊東野語》的記載,朝臣最初曾擬定“景”、“淳”、“成”、“允”、“禮”五字為備選廟號,最后定位“禮宗”,但有人說“禮宗”與金哀宗擬的謚號相同,便更名為“理宗”。后世認為根據(jù)理宗崇尚理學的實際出發(fā),如此諧音也是名實相符。

    趙昀只有一個兒子趙維,但其在出生數(shù)月后就去世了,后來就再也沒有生下兒子,只得立他的侄子趙禥為太子,是為宋度宗。

    為政舉措

    政治

    趙昀的政治改革需要解決大量冗官,這是通過控制考中進士的人數(shù)和嚴格升遷制度辦到的。從端平元年(1234年)開始,平均每次科考的中進士人數(shù)為四百五十人,而不是以前的平均每次六百人。趙昀又規(guī)定無論在首都的朝官還是在外地的地方官都不得私薦官員,沒有擔任過州縣地方官的人不能進入朝廷做郎官,已經(jīng)當上郎官的必須外放,補上州縣地方官這一任。但這些措施流于表面,未能根本解決問題。

    趙昀在位時,權(quán)相史彌遠共擅權(quán)二十五年,南宋日漸衰落。理宗一親政就任用洪咨夔等人做監(jiān)察御史,彈劾了史彌遠一黨的“三兇”梁成大、李知孝、莫澤。而被史彌遠排斥的真德秀、魏了翁則被召入朝。

    經(jīng)濟

    趙昀在位時期,紙幣的發(fā)行量超過三億貫,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宋廷停止發(fā)行新幣,回收部分舊幣,并動用庫存黃金十萬兩、白銀數(shù)百萬兩平抑物價。但是不久蒙古入侵,南宋軍費陡升,宋廷不得不大量發(fā)行貨幣以緩解財政壓力。最終經(jīng)濟整頓破產(chǎn)。

    文化

    趙昀一直希望使理學成為正統(tǒng)官學,早在寶慶三年(1227年)就封朱熹為信國公。端平更化后,朱熹和理學大師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都先后被入祀孔廟。淳祐元年(1241年),趙昀又分別加封周敦頤為汝南伯、程顥為河南伯、程頤為伊陽伯、張載為噤伯。景定二年(1261年),趙昀排定的入祀孔廟的名單包括:司馬光、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邵雍、張拭、呂祖謙。其中除司馬光外,剩下的都是理學代表人物。

    除淳祐四年(1244年)趙昀為朱熹在考亭創(chuàng)辦的書院御書“考亭書院”外,寶祐三年(1256年),趙昀從蔡杭口中聞悉朱熹與蔡元定在云谷和西山點燈為號,對榻窮研理學的事跡后,大為感動,不僅御筆親書“西山”巨字賜其孫蔡杭刻石于西山龍巖山上,還親繪朱熹與蔡元定二賢對榻講道神像。當年,敕賜“廬峰書院”匾,還創(chuàng)建書院規(guī)制:左立尊道堂,祀孔圣四配十哲像;右立思敬堂,祀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邵雍、楊時、游酢、羅從彥、李侗、朱熹、呂祖謙和蔡杭之曾祖蔡發(fā)等像。

    趙昀還先后為游酢、黃干、葉味道等名儒敕建書院。

    社會

    慈幼局于淳祐七年(1247年)創(chuàng)立于臨安。寶祐四年(1256年),在臨安慈幼局運作成熟之后,宋廷下詔要求“天下諸州建慈幼局”。次年,趙昀又詔曰:“朕嘗令天下諸州置慈幼局……必使道路無啼饑之童。”慈幼局設(shè)立之后,至少在京城臨安,已實現(xiàn)了趙昀的理想。

    慈幼局可謂世界上最早的官辦孤兒院。國家要對沒有親人養(yǎng)育的棄嬰、孤兒給予救濟,使他們避免死于非命,這是一項古老的制度安排!按扔住弊钤缈梢娪凇吨芏Y》。到宋代時對孤幼的救濟呈現(xiàn)制度化、普遍化、專業(yè)化的特征,遠遠領(lǐng)先于當時的世界。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宋史全文》:四十一年之間,日恒月升,謹終如始。

    《宋史》:“理宗享國久長,與仁宗同。然仁宗之世,賢相相繼。理宗四十年之間,若李宗勉、崔與之、吳潛之賢,皆弗究于用;而史彌遠、丁大全、賈似道竊弄威福,與相始終。治效之不及慶歷、嘉祐,宜也。蔡州之役,幸依大朝以定夾攻之策,及函守緒遺骨,俘宰臣天綱,歸獻廟社,亦可以刷會稽之恥,復齊襄之仇矣。顧乃貪地棄盟,入洛之師,事釁隨起,兵連禍結(jié),境土日蹙。郝經(jīng)來使,似道諱言其納幣請和,蒙蔽抑塞,拘留不報,自速滅亡。吁,可惜哉!由其中年嗜欲既多,怠于政事,權(quán)移奸臣,經(jīng)筵性命之講,徒資虛談,固無益也。雖然,宋嘉定以來,正邪貿(mào)亂,國是靡定,自帝繼統(tǒng),首黜王安石孔廟從祀,升濂、洛九儒,表章朱熹《四書》,丕變士習,視前朝奸黨之碑、偽學之禁,豈不大有徑庭也哉!身當季運,弗獲大效,后世有以理學復古帝王之治者,考論匡直輔翼之功,實自帝始焉。廟號曰u2018理u2019,其殆庶乎!”

    歷代評價

    馬廷鸞:①遠幾仁祖,視民若保。②時和屢格,敵難坐消。

    孫承恩:允矣賢德,儼然儒紳。表章正學,崇重關(guān)閩。虛名獨存,實踐未有。儒效不白,匪道之咎。

    李贄:理宗是個得失相半之主。

    張溥:理宗少慕道學,尊崇濂閩,以義制欲,明訓克聞,而倦勤志蕩,佚豫 無節(jié),不解之惑反甚多欲之主。

    王夫之:①故理宗雖闇,早歲之設(shè)施,猶有可觀者。②理宗無君人之才,而猶有君人之度。

    愛新覺羅·玄燁:天下之大,待理于一人斷,宜讀書明理,使萬幾洞察于中,可以當前立決,自然權(quán)不下移。若中無定見,不得不委任臣下,漸致乾綱解弛,太阿旁落,鮮有不敗者,如宋理宗可以為鑒。

    劉子。耗纤坞m然沒有暴君,而從孝宗以下,多半昏庸。最大的例證是理宗。理宗是常常溺于酒色,并未改善當時的政局。

    林天蔚:理宗非有能之君,浸淫于逸樂。

    林瑞翰:理宗在位四十年,大抵而言,初期委政于史彌遠,中期委政于鄭清之、史嵩之,晚期委政于賈似道。清之在位,頗引用正人,故端平間,賢士如真德秀、魏了翁、李皇、洪咨夔等并見進用,時稱端平更化,以比元祐。

    鄒元初:但(趙)昀乃一庸才,嗜欲甚多,怠于政事,崇尚道學,虛談經(jīng)筵性命,只圖偏安,無復國之大志,因之權(quán)移奸臣,朝政日非。

    黃憲重:(端平更化)儼然中興景象。

    軼事典故

    出生異象

    據(jù)傳趙昀出生前一天晚上,榮王夢見一個穿戴紫衣金帽之人來拜訪。等醒來時,夜漏十刻沒到,室中五彩燦爛,赤光照天,如日正中。趙昀出生三天后,家人聽到屋外面有車馬聲,急忙趕出來看,什么也沒看見。他小時候曾經(jīng)白天睡覺,別人忽然看見他身上隱隱出現(xiàn)龍鱗。

    巧對權(quán)臣

    史彌遠把持朝政,獨斷專行,他的黨羽幾乎控制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所有重要職位。盡管史彌遠權(quán)勢熏天,仍然不斷有忠義之士不畏權(quán)勢,上書指斥其專權(quán)擅政。紹定四年(1231年)三月春祭,史彌遠與趙昀一起喝酒閑聊,試探地說:“臣聞近日劾臣者甚多,陛下不可偏信矣!”趙昀幽默地說:“朕知道,姑置。卿猶記先皇章圣帝時舊京鬧蝗災乎?幸得江南無虞,朕稍安!闭率サ奂此握孀,當時河南一代蝗災確實嚴重。

    史彌遠聽理宗這么說,立刻就放心了。理宗提及蝗災,可謂一語雙關(guān),安撫史彌遠,暗示自己與史彌遠是拴在一條繩上的兩只螞蚱(蝗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否定史彌遠就等于否定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紹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彌遠病重不治,趙昀終于脫離了史彌遠的挾持而得以親政。

    召妓入宮

    趙昀晚年喜好女色,三宮六院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的私欲。善于奉迎的內(nèi)侍董宋臣看到了,便在一次元宵佳節(jié),董宋臣為趙昀找來臨安名妓唐安安。而唐安安姿色艷美,能歌善舞。趙昀一見非常喜愛,便把她留在宮里,日夜寵幸。唐安安仗著趙昀的寵愛,過起了豪奢的生活。唐安安家中的用具上到妝盒酒具,下到水盆火箱,都是用金銀制成的;帳幔茵褥,也都是綾羅錦繡;珍奇寶玩,更是不計其數(shù)。除了唐安安之外,趙昀還經(jīng)常召一些歌妓舞女進宮。

    起居郎牟子才上書勸誡趙昀:“此舉壞了陛下三十年自修之操!”趙昀卻讓人轉(zhuǎn)告牟子才不得告知他人,以免有損皇帝的形象。姚勉以唐玄宗、楊貴妃、高力士為例勸告趙昀,趙昀竟然恬不知恥地回答:“朕雖不德,未如明皇之甚也!

    詔改建陽

    據(jù)明嘉靖《建陽縣志》載:南宋景定元年(1261年),建陽縣唐石里(今黃坑鎮(zhèn))出現(xiàn)有十五穗頭之奇稻。趙昀聞訊“大悅”,便詔改建陽縣為嘉禾縣。趙昀親自為建陽詔改縣名,可以看出他對建陽這個自古盛產(chǎn)稻米之鄉(xiāng)的嘉許和期望。

    骷髏碗

    元朝時,西藏藏傳佛教僧人楊璉真伽盜掘南宋皇陵,趙昀的尸體因為入殮時被水銀浸泡,所以還未腐爛,盜墓者便將其尸體從陵墓中拖出,倒懸于陵前樹林中以瀝取水銀。隨后將趙昀頭顱割下,并制作成飲器,送交北京大都元朝統(tǒng)治者,其軀干則被焚毀。這是趙昀生前萬萬沒有料到的。趙昀的頭顱直到朱元璋攻占大都后,才在元大都的皇宮中被找到。明太祖得知此事,“嘆息久之”,派人找回趙昀的頭顱,洪武二年(1369年)以帝王禮葬于應天府(江蘇南京)。次年,又將趙昀的頭骨歸葬到紹興永穆陵舊址。

    家庭成員

    父親

    趙希瓐,燕王趙德昭的八世孫,封榮王

    妻妾

    皇后謝道清,尊號壽和圣福

    賈貴妃,賈涉女,賈似道姊

    閻貴妃

    子女

    趙維,母不詳。嘉熙二年(1238年)九月生,十一月甲寅夭折,追封祁王,謚號沖昭。

    周漢國端孝公主,封瑞國公主,改升國公主。母賈貴妃。后嫁恭圣皇后侄孫楊鎮(zhèn)。終年二十二歲。

    史籍記載

    《宋史·卷四十一·本紀第四十一》

    《宋史·卷四十二·本紀第四十二》

    《宋史·卷四十三·本紀第四十三》

    《宋史·卷四十四·本紀第四十四》

    《宋史·卷四十五·本紀第四十五》

    影視形象

    年份影視類型劇名飾演者
    2003年電視劇《大宋傳奇之蟋蟀宰相》王剛
    2006年電視劇《大宋提刑官2》陶澤如
    2012年電視劇《造王者》敖嘉年

    TAGS: 政治人物 君主
    名人推薦
    • 蘇完瓜爾佳·幼蘭
      瓜爾佳·幼蘭,滿洲正白旗人,軍機大臣榮祿之女,載灃的嫡福晉,是溥儀的生母。她在溥儀年幼時就與他分離,和他很少有機會見面。1921年,溥儀...
    • 諸邑公主
      諸邑公主(?—前91年),漢武帝女,食邑在諸邑,丈夫不明。 《史記》中未出現(xiàn)這位公主。 《漢書》中記載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同坐巫蠱而死,未云公主...
    • 馮媛
      馮媛(前1世紀-前6年),上黨潞人。漢元帝劉奭寵妃之一,父親為馮奉世。元帝即位第二年(前47年),馮媛選入后宮,初封長使,數(shù)月后晉美人。五年后...
    • 趙禥
      趙禥(1240年-1274年8月12日),南宋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趙昀之侄,榮王 趙與芮之子,初名孟啟,又名孜、長源。 宋理宗無子,收其為養(yǎng)子,先后封為...
    • 李虎
      李虎(?—551年),贏姓李氏,名虎。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人, 西魏 八柱國之一,官至 太尉,封爵唐國公。唐朝編纂的史書記載:今之稱 門...
    • 楊麗華
      楊麗華(561年-609年),北周宣帝宇文贇的皇后,隋文帝楊堅長女,母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建德二年(573年),嫁給當時的太子宇文贇為太子妃。宣政元...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