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孔霸
性別:男
字:次孺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朝代:漢
籍貫:爵關(guān)
民族:漢族
身份:官員
個人簡介
孔霸,字次孺,孔子第十三代孫。少負奇才,從夏侯勝治《尚書》。漢昭帝時征為博士。宣帝時以大中大夫授皇太子司經(jīng),遷太子詹事,后為高密相。
漢元帝即位,永光元年(前43年),賜爵關(guān)內(nèi)侯,封食邑800戶,號褒成君,為給事中,加賜黃金(銅)二百斤,第一區(qū),徙居長安。
孔霸為人謙退,不好權(quán)勢,常以為自己的爵位太過,御史大夫貢禹卒,薛廣免職,輒欲拜其為御史大夫,但都為孔霸所堅辭。
孔霸去世后,皇帝親臨吊唁,謚為“烈”,稱為“烈君”,并允許其子孔福嗣爵(西漢時期關(guān)內(nèi)侯如無特別情形不允許世襲)。
孔霸家庭
祖父:孔武
父親:孔延年
子女:
孔福:嗣爵褒成君
孔捷
孔喜
孔光:西漢丞相(大司徒)、太師,封博山侯,死后謚為“簡烈”。
孔姓起源
一、出自子姓
黃帝是后世所尊崇的“三皇五帝”之一,相傳為遠古時期有熊國君之子,因生長于姬水(即岐山,流經(jīng)今陜西。,便以姬為姓。后長期居于軒轅之丘。他登上帝位后,在位百年,歷盡艱難,終成大業(yè),實現(xiàn)了中原各原始部落的大一統(tǒng)。他和傳說中大約同時期的炎帝一起被后人尊為華夏民族的共同祖先。
二、出自姬姓
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孔悝后人以孔為氏。
三、出自媯姓
春秋時陳國孔寧后人以孔為氏。
四、春秋時鄭穆公后人有孔張,其支孫以孔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