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鐘補求1927年畢業(yè)于上海新華藝術(shù)大學,22歲在杭州西湖博覽會植物部當管理員,以后又擔任了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歷史博物館標本室的管理員,漸漸地愛上了植物專業(yè),通過刻苦鉆研,進步很快。
1934年,補求擔任了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兩次上黃山考察和采集植物標本,先后發(fā)表了《黃山植物名錄》和《黃山植物續(xù)志》。
1935年,補求發(fā)表《中國桔?浦参镏醪窖芯俊芬晃模蔀槲覈谝晃谎芯拷酃?浦参锏膶W者,為以后的同項研究開創(chuàng)了道路?箲(zhàn)爆發(fā)前夕,補求隨研究所一起內(nèi)遷陜西武功,臨行前父親握著他的手,囑咐他一定要為祖國的植物學事業(yè)努力奮斗,不可半途而廢。補求到陜西后,在父親足跡未至的秦嶺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采集工作,前后采得5400多號植物標本,其間還受劉慎諤委派,與西北農(nóng)學院王鳳亭等籌建一座植物園。
1947年,補求任陜西武功植物研究所所長,派赴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和巴黎自然博物館從事研究工作進修,獲博士學位。
1950年10月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后改為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桔梗科、玄參科、秦嶺植物。
1951-1954年對西藏的草地和草地植物進行了調(diào)查,并有幸成為新中國成立后最早深入西藏腹地進行科學考察的植物學家之一,在西藏采得植物標本約5000號。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第一批有關西藏草地資源科學方面的調(diào)查成果。這些早期草地資源調(diào)查方法很有影響。
鐘補求是我國玄參科研究的權(quán)威,發(fā)表過一系列重要文章,并主持編寫了《中國植物志》中玄參科部分的第67卷第二分冊和第68卷。他對玄參科馬先蒿屬十多年的研究尤其精辟。20世紀50年代,發(fā)表《馬先蒿(Pedicularis)的一個新系統(tǒng)》的著名論文,這是在李惠林的《中國馬先蒿屬的重訂》(1948~1949)一文基礎上的進一步發(fā)展。補求根據(jù)花冠形態(tài)、葉序的變化及物種分布式樣,論證了物種的形成、該屬起源中心及種間親緣關系;根據(jù)形態(tài)、親緣和地理分布資料,利用生物統(tǒng)計學證據(jù),提出了馬先蒿發(fā)生中心,建立了馬先蒿屬的新系統(tǒng);對泊蘭氏經(jīng)向分布線路的投射線路的理論作了詳盡的研討,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對植物的海拔分布,通過抗性理論,來證明系統(tǒng)排列合乎親緣關系的一種方法探討等。補求的這篇論文為我國多學科綜合研究植物進化開創(chuàng)了先例,榮獲1956年我國第一次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英國皇家邱園植物院稱譽他是“世界馬先蒿權(quán)威”。補求在豆科槐屬的研究也造詣很深,發(fā)表了《中國槐屬的研究》等重要論文,并系統(tǒng)研究了全世界的槐屬植物,也是世界上槐屬研究的權(quán)威。英國植物學家歌德的名著《有花植物地理學》中引用了他對豆科槐屬的分類和地理分布的研究。
1956年,鐘補求將繼承父親的“師藏樓”中所藏的十幾柜珍貴臘葉標本、手稿和書籍全部無償?shù)胤瞰I給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受到了中國科學院的表彰。(鐘華宜匯編)
獲獎
1)1956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鐘補求,馬先蒿屬的一個新系統(tǒng)。
2)1991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鐘補求,洪德元,楊漢碧,鄭斯緒等,玄參科植物的分類和系統(tǒng)學。
3) 1988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鐘補求,洪德元,楊漢碧,鄭斯緒等,中國植物志第67卷2分冊、68卷(玄參科)。
論著
重要專著
中國植物志第67卷2分冊(玄參科一),1979.10
中國植物志第68卷(玄參科二),1963.08
部分論文和譯作
鐘補求,1954 ,西藏高原的植物及其分布概況,生物學通報,10 : 10~13
有花植物分類學,第1冊,作者:(英)倫德勒, A.B., 鐘補求 - 1958
有花植物分類學,第2冊,作者:(英)倫德勒, A.B., 鐘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