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卜杜拉·伊本·侯賽因Abdullah I bin al-Hussein, King of Jordan(1882年~1951年7月20日;阿拉伯語名為??? ???? ?? ????)外約旦的埃米爾(1921年4月11日-1946年5月25日在位),后成為國王(1946年5月25日-1951年7月20日在位),1950年時改稱約旦國王。
生平
阿卜杜拉·伊本·侯賽因是哈希姆王朝的漢志(或譯為希賈茲)國王侯賽因·伊本·阿里的次子,生于麥加。他的青年時代是在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下度過的,在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接受教育,是那里的阿拉伯人社交圈中的明星人物。1909年,他成為奧斯曼帝國議會中的麥加代表,并擔任這一職務直至1916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阿卜杜拉·伊本·侯賽因與父親和協(xié)約國合作,于1916年領導阿拉伯部落發(fā)動了推翻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的阿拉伯大起義。在一戰(zhàn)結束后,奧斯曼帝國土崩瓦解。1919年7月,在大馬士革召開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大會通過決議,要求阿卜杜拉成為伊拉克國王,而侯賽因的三子費薩爾為敘利亞國王。1920年7月25日,法國占領敘利亞,廢黜費薩爾。11月11日,阿卜杜拉宣布將自己的伊拉克王位讓給費薩爾(后稱費薩爾一世),自己則準備組建軍隊攻打法軍。經(jīng)英國和哈希姆家族其他成員的調(diào)解,阿卜杜拉于1921年3月從漢志前往英國委任統(tǒng)治地外約旦,接受當?shù)厍蹰L的宣誓效忠,于當年4月11日成為外約旦埃米爾。
當英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損失慘重而無力對眾多托管地進行控制之時,阿卜杜拉·伊本·侯賽因于1946年5月25日宣布自己為外約旦國王,這個國家后于1950年改國名為約旦。
阿卜杜拉·伊本·侯賽因奉行親英政策。1948年5月,阿卜杜拉一世與其它阿拉伯國家一起向剛剛成立的以色列發(fā)動進攻,引發(fā)了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他的受過英國人訓練的新式軍隊攻占了很大一塊地方。在1949年停戰(zhàn)后,約旦仍然對這些攻占的地區(qū)保持實際控制。這一地區(qū)就是現(xiàn)在所稱的“約旦河西岸地區(qū)”,她由于阿卜杜拉一世的勝利一直是約旦的領土,直到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中被以色列占領。
巴勒斯坦的一些激進武裝派別懷疑阿卜杜拉一世企圖與以色列單方面媾和,開始策劃針對他的陰謀。1951年7月20日,阿卜杜拉一世在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