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才
彭狀元聰穎好學,文思敏捷,即興應(yīng)對,譽滿神州。早在家鄉(xiāng)寒窗苦讀時,當?shù)貪O夫李三,最喜歡同彭浚學習做對子,一次,李以漁舟為題出一上句:“輕舟如梭,編織江中錦繡;寶塔似筆,倒書天上文章!迸砜D孟ё譅t即興造句,出口成對。
衡山縣城郊,聶翰林家的五少爺,好以作對取樂。冬季的某日,二人在水塘邊玩耍,五少爺觸景生情,口拈一句:“水本無愁,因風皺面;山原不老,為雪白頭。”彭狀元朝白雪皚皚的衡山祝融峰一望,應(yīng)聲而答,妥貼工穩(wěn)。
對子
進了京城,皇帝得知彭浚多才善對,便問家鄉(xiāng)是否盛行對子。彭浚點頭道:男女老少,人人精通。左相們很是不以為然,便奏請皇上,要進行實地考查。數(shù)月之后考查官員復命,說在衡州府地,連出幾聯(lián),無一人啟齒,彭狀元是在撒謊。彭胸有成竹地恭請考查官員詳述其情,看是否屬實?疾楣賳T說,在回雁峰前,他們以寺塔出句,問一挑大糞的農(nóng)夫:“寶塔尖尖,一聳七層八角;”可農(nóng)夫手一揮,不辭而別。彭浚哈哈大笑道,他已經(jīng)對上了,你還蒙在鼓里?疾楣賳T眉頭一皺,還是費解。彭竣接著說,農(nóng)夫是以手代言,他的意思是說:“手掌平平,五指兩短三長!笨疾楣賳T“哦”了一聲,又說在青草橋請一少女應(yīng)對:“青草橋,青草魚,口銜青草;”見問,一采摘黃花的少女,并不理睬,只顧自己摘一朵黃花插到頭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可見她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彭浚又說,人家一個黃花閨女,怎能隨便同陌生男人說話呢?她同那位老農(nóng)夫一樣,也是用形體動作在答對:“黃花地,黃花女,頭戴黃花!蹦銈冋f,是也不是?面對彭浚的機智靈活,左相們連敗兩陣,這才低下頭來,默不作聲,不再難為彭狀元了。
從此,彭浚的名聲愈來愈大。相傳到奉天府赴任,正逢雷雨大作,地方官員想見識見識彭狀元的才學,便在迎候牌坊的右邊,貼出一聯(lián)的上句:“大雨滂沱,洗盡街頭迎學士;驚雷霹靂,打開天幕看文章!迸砜2患铀妓,提筆就在左邊書就了十一個大字。見狀,個個伸出大拇指,交口稱贊。
狀元府
狀元府位于衡東縣珍珠鄉(xiāng)黃梓塘村,距縣城10公里,為清嘉慶十年(1805)彭浚欽點狀元后所建。高8米,寬6米,青磚結(jié)構(gòu),頂飛檐挑角,氣勢雄偉,遠觀似一塊屏風。上有人物浮雕故事“八仙慶壽”、“文王訪賢”、“雙鳳朝陽”等,玲瓏剔透,細致精巧。1991年11月維修,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牌坊內(nèi)為狀元府,是一幢座西朝東的九進大型古建筑,現(xiàn)部分拆除,部分保留原貌。正堂兩壁曾懸掛有彭浚手出的“勤、儉、敬、恕、忍、讓、公、和”八個正楷大字,現(xiàn)移置牌坊兩廂。后人曾在附近建有“彭狀元祠”,門聯(lián)為“名魁天下,化振燕京”。其后裔仍保存有彭浚所書石刻《滕王閣序》、《岳陽樓記》和木刻《韓文公五箴并序》與匾額“賜硯堂”、“福德延年”、“誥封五代”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