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
敬懿(獻哲)皇貴妃(1856年7月2日--1932年2月3日),赫舍里氏,滿洲鑲藍旗人,知府崇齡女,生于咸豐六年六月初一(1856年7月2日)。她身材苗條,冰肌玉質,花容月貌,據(jù)說是四位皇貴妃中最漂亮的,而且聰明機敏,精通文墨,琴棋書畫,無所不能。盡管如此,入宮后最初僅封為瑜嬪,兩年多以后,在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晉升為瑜妃。光緒二十年正月晉封為瑜貴妃,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光緒皇帝剛死四天,宣統(tǒng)皇帝就尊封她為瑜皇貴妃。1913年3月12日(農(nóng)歷二月初五),廢帝溥儀又尊封她為敬懿皇貴妃。1932年2月3日(陰歷辛未年臘月二十七)病死,終年七十七歲,偽滿朝廷謚為獻哲皇貴妃。
博文
有一個很疼很疼自己的姐姐,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我的瑪父是大清國的開國功臣、三朝元老,在朝堂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因為如此,似乎一開始就注定了我和姐姐的命運。因為當時還只是太子的他,需要足夠的后臺來鞏固自己的實力,所以他的皇額娘便總想撮合他和姐姐的親事,他便因此三番五次的來到府中做客,可我看的出他并不喜歡姐姐……
姐姐是家中的嫡長女,又性情溫和、懂事,所以從小就很受阿瑪和額娘的寵愛?伤齾s天生體弱多病,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她顯得更沉悶、更安靜、與性情開朗、活潑好動的我,簡直是天差地別?砂敽皖~娘卻偏偏對她好的不一般,雖然他們對我也很好,但那種感覺完全不同!這令我嫉妒的發(fā)狂…同時也令我非常痛恨自己。姐姐她對我那么好,我怎么能嫉妒她呢?!是的,我的姐姐非常非常疼愛我,如果有人問我:對我最好的是誰?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是我的姐姐!所以,我一直將這種嫉妒深深的抑制在心底…直到他闖入我的心中。
是的,我們相愛了…愛的很深!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大概在偷偷看到他的第一眼起,我的心就淪陷了…可我知道,姐姐也深深的愛上了完美如神的他,并且他要娶的也始終是姐姐罷了?晌倚闹械亩驶鹚坪跻幌伦颖稽c燃啦!為什么他明明愛的是我?嫁給他的卻是姐姐!他們的大婚隆重極了,似乎所有人都激動、高興著,卻獨獨忘了我…忘了呆呆落淚的我?晌也⒉唤^望,我知道他心中還是有我的!果然幾天后圣旨便到了,我被嫁給他成了側福晉。我的婚禮相比姐姐的顯得簡單、寒酸了許多?晌也⒉辉诤踹@些,我知道他愛我便足夠了。我卻獨獨忘了,他是未來的帝王、他的愛是永遠不可能唯一的、最是無情帝王家…
惟洪澤二十五年二月,洪澤帝大行;侍訍坌掠X羅融曦,賴皇穹降佑,克興祖、父基業(yè),固辭弗獲,免盾群情,踐天子位。尊至乾佑帝,改乾佑元年。
乾佑元年元月,奉圣母皇太后上諭、紐鈷碌氏、詩吟、落落大方,恭順溫良、聰穎端行、莊怡喜人、晉皇貴妃位、賜封號“敬懿”,是為敬懿皇貴妃。協(xié)助皇后管理后宮。
乾佑三年七月,為帝育大阿哥——愛新覺羅翰軒。
他終于登基了。我是該高興還是悲哀?姐姐成了皇后,但她性子懦弱、不喜爭權奪寵,所以在冊封的第五天,母后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淑嫻便以體弱、需多靜養(yǎng)為由奪走了鳳印。并且將她的遠房侄女——博爾濟吉特、傅雅送進了宮。從此博爾濟吉特氏便是中宮鰲頭,姐姐則成了擺設。我不能在沉默了!姐姐不善謀劃,那就讓我來。哼~陰謀算計是日積月累的經(jīng)驗,良心我早就沒了!這宮中的女人誰還有這個東西?那些入選的秀女不過是未經(jīng)修煉的野路子,我根本不放在心上。直到博爾濟吉特、寧淳和察哈爾、暮曉入宮,游戲似乎好玩起來了……
冊文
冊文曰。朕惟椒庭翊化。資襄贊于坤儀。蘭殿承輝。錫裦榮于巽命。新綸丕煥。茂典斯彰。咨爾赫舍哩氏。秉性謙和。持躬恪謹。播璇閨之令德。禮教無愆。協(xié)珩佩之芳型。嘉稱允副。茲仰承慈安端裕皇太后慈禧端佑皇太后懿旨。冊封爾為瑜嬪。爾其徽章祗荷。被象服以增華。內職虔修。迓鴻祺而衍慶。欽哉。
生平
封號變更
瑜嬪——瑜妃——瑜貴妃——瑜皇貴妃——敬懿皇貴妃——獻哲皇貴妃。
介紹
清朝同治皇帝的瑜妃,即獻哲皇貴妃赫舍哩氏,知府崇齡的女兒。咸豐六年六月初一日生,同治十一年十月,冊封瑜嬪,時年17歲,地位在慧妃(西太后中意的人選)之次,平于珣嬪(排名靠前),高于瑨貴人。后妃五人同時選秀得入,但瑜嬪,珣嬪,瑨貴人三位妃嬪作為皇后和慧妃之間后位爭奪戰(zhàn)(實質是西太后與兒子同治帝及東太后間的權力沖突)中的“編外”人員,被安排在皇后和慧妃入宮后一個月才入宮。
瑜嬪身材苗條,冰肌玉質,花容月貌,而且聰明機敏,精通文墨,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同治帝在和皇后恩愛之余亦時不時會臨幸于她(再其次是瑨貴人),應該說她婚后最初的那段時光還是快樂的,但沒有多久。同治的皇后是當時聞名的才女,“端莊貞靜,美而有德”,西太后忌憚這樣的女性,卻莫名其妙地對年僅14,稚氣未脫的慧妃很喜歡。同治帝則在壓力之下,很自然地越來越討厭慧妃,兩邊形成僵局。瑜妃等三人夾在中間,難免池魚之殃。由于西太后強令同治帝“愛其不愛之妃”(即慧妃),并對皇后加以干涉,同治帝氣惱之下一度丟開所有后妃去尋覓“野趣”,瑜嬪等三人和皇后,慧妃一起,飽嘗到寂寞的滋味。盡管皇后最終將同治帝“拉”了回來,但為時已晚。
十三年十一月,同治帝病重,兩宮太后大封妃嬪以祈福,瑜嬪亦被晉為瑜妃。不久同治帝就去世了;屎蟛豢拔魈蟮钠廴,吞金自殺,慧妃則被封為“敦宜皇貴妃”,繼續(xù)備受西太后的寵愛。年僅19歲的瑜妃不得不就此成為節(jié)婦,并繼續(xù)忍受比自己小三歲半,實際上還是個孩子的慧妃壓在自己頭上,這恐怕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
在以后的漫長歲月里,瑜妃在后宮過著無痛苦卻極其郁悶的日子。有一首清宮詞記載了她在光緒年間的生活:“懶夢山人(瑜妃的別號)冰雪姿,婕妤寵幸冠當時,焚香禮佛多閑暇,自繪林巒綴小詩。”西太后對于瑜,珣,瑨這些兒子的遺妾近在咫尺卻絕少關照,據(jù)推測是因為她們“會讓她想起夭折的兒子”。光緒帝婚后,西太后所重的是她的政治工具--個性上“柔懦”因此并不被她喜歡的隆;屎,而在生活上,她甚至寧可和瑾妃(珍妃的親姐姐)親近也不愿多理會一下這些親生兒子所遺的妃嬪們。這段時間對于瑜妃而言,最大的安慰無非是光緒二十年正月西太后六旬大壽時“隨喜”被晉為瑜貴妃,生活待遇再次有了提升。太多無趣的時間她則只能花在書畫上,外界不少人開始將她和同治帝的妃子之首慧妃混淆起來,正如昔日許多屬于麗妃的事跡(寵冠六宮甚至包括生了大公主)被錯按到當時是懿貴妃的西太后頭上,而實際上,西太后和慧妃談談說說,瑜等三妃(后來還加上了瑾妃)漫漫長夜只能依然在宮中孤獨地寫著畫著。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進北京,西太后挾持光緒帝和皇后瑾妃出逃并在行前害死了珍妃,卻將同治帝的所有遺妾(包括慧妃)丟在了北京,任其自生自滅。宮中咸豐所遺兩妃已經(jīng)年邁難靠,慧妃毫無見識,只能日日以淚洗面。瑜妃無可奈何,盡力打起精神穩(wěn)定宮中下人,關門護衛(wèi),并召了在京的一些外臣來商議對策。幸運的是聯(lián)軍并不入后宮搶掠,統(tǒng)帥“見了穆宗瑜妃,猶致敬禮”,宮中眾人都沒有受什么傷害。此事成為瑜妃一生最閃光的一點,但令瑜妃痛苦的是,這場劫難之后西太后回來,沒有給她任何獎勵,相反的,數(shù)年后慧妃(當時已經(jīng)晉稱“敦宜榮慶皇貴妃”)去世,西太后著力抬舉,僅僅金棺奉移暫安初期就用銀15000兩,續(xù)費22000兩。下令在惠陵妃園寢中將慧妃寶頂獨自放在前排正中之位,瑜,珣,瑨也預先建好寶頂卻都放在后面一字排列;慧妃的地宮用石券而瑜,珣,瑨的為磚券;還下令給慧妃增建方城、明樓、寶城、大寶頂、東西配殿,增設石五供(皇后地宮才能有的規(guī)制),因為大臣們的暗中抵制才算作罷;坼恢u為“淑慎皇貴妃”,似為西太后所聲稱之慧妃“侍奉大行皇帝(同治帝)夙昭淑慎”的一個呼應。瑜妃最終是不得不屈于除了美貌之外一無是處的慧妃,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
1932年2月5日(陰歷辛未年除夕)赫舍里氏病死,終年七十七歲,23日舉行奉移禮。場面空前隆重,也是出現(xiàn)在北京人面前的最后一次皇家葬禮。在北京街頭大有萬人空巷之勢。一時車馬塞途,路邊攤販一律停業(yè),公安局,保安隊,憲兵及衛(wèi)戍部隊都來參與維持秩序。葬禮過后,棺槨暫存柏林寺。滿洲國朝廷謚為獻哲皇貴妃。1935年3月14日寅時,敬懿太妃和后來去世的榮惠太妃遺體分別起靈,葬于河北遵化的雙山峪惠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