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陽成天皇(868-949)(在位876-884),藤原基經(jīng)的妹妹就是高子,所以他以親舅舅的身份任攝政。說起這位陽成天皇,是個典型的暴君,他在做太子的時候就斗雞走馬,放蕩不羈。陽成天皇于9歲做了天皇之后,朝政由藤原基經(jīng)一人包辦,他還是整天賽馬、舞槍弄棒,沒有一點做人君的樣子。當他成年之后,依舊讓藤原基經(jīng)攝政。藤原基經(jīng)恐怕朝中大臣不服,不得不推讓一下,甚至不上朝以示退避。天皇便天天派專人往他家送公文,于是留下攝政、關(guān)白都在家辦公的先例。年輕的陽成天皇精力無處發(fā)泄,變得比以前更加怙惡不悛,動輒把勸諫他的親信殺死。藤原基經(jīng)不得不進宮阻止他的胡作非為,禁止他除了參加新嘗祭之外的公開露面。884年,在藤原基經(jīng)的逼迫下,17歲的陽成天皇以身體有病為由提前下崗,做了太上皇?墒,他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曾讓人把婦女的衣服扒光,用琴弦綁起來,扔到水池里面,看她掙扎著死去。這個老荒唐鬼直到949年才以82歲的高齡死去,可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說法經(jīng)常會有例外出現(xiàn)的。陽成天皇退位后,藤原基經(jīng)不顧別人的反對,立與自己關(guān)系親切的表兄,時已55歲的時康親王為光孝天皇。
即便是如此,這位天皇仍然為后世留下了 和歌一首 《小倉百人一首》[1]
筑波根のみねより落つるみなの川戀ぞつもりて淵となりぬる
直譯: 筑波山 出峰漩落 男女河 細脈積 深淵渦
意譯: 飛流直下筑波嶺 相思積成萬尺淵
〔歌意探析〕
水無乃川從筑波山的頂峰飛瀉直下,日夜不停、激振蕩漾,正如作者心中的戀情,山下那一汪深邃的潭水,不就是這傾訴不盡的戀情所積蓄起來的嗎?用「淵」來比喻「戀」,兩者在“深”上有著共通之處,作者并沒有提到“深”,但卻能讓人感到“深”,這確實是個絕妙的比喻。這首深情而奔放的情詩送給綏子內(nèi)親王,想必內(nèi)親王殿下一定是非常感動,也難怪綏子后來成了陽成院的皇后。一般認為,這首和歌應(yīng)該是陽成院年少時向綏子求愛的作品,作于退位之前。從這一首和歌來看,陽成院應(yīng)該是很有才的,可惜患了精神。ɑ蛘哒f是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否則,陽成院很可能成為一代杰出的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