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史懿,生于唐景福二年(893年),卒于后周顯德元年(954年),字繼美,五代代郡(今山西代縣)人。本名史匡懿,因犯宋太祖趙匡胤諱,宋人薛居正修史時,改為史懿,歷仕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四朝。
史懿出自將門,其父史建瑭,在后唐莊宗部下任先鋒都校,史懿借父功步入軍伍,為昭穗軍座,不久升為先鋒左右?guī)夹!:筇泼髯谔斐赡觊g(926—929年),史懿任涿州(今河北涿縣)刺史。史懿在后晉初年,由趙州(今河北趙縣)刺史遷為洛州(今河北永年東南)團練使,很快遷亳(今安徽亳州),鳳(今陜西鳳縣)二州防御史。石敬瑭稱帝后,授史懿彰武軍節(jié)度使觀察留后,開運初(944年),史懿先后任澶(治所在今河南清豐西)、貝(治所在今河北南宮東南)二鎮(zhèn)節(jié)度使,開運三年(940年)移鎮(zhèn)涇原(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
后晉末年,契丹入中原,沿途各藩鎮(zhèn)望風(fēng)披靡,紛紛應(yīng)召稱臣,只有史懿堅壁拒命,仍與太原的劉知遠結(jié)好。后漢建立后,劉知遠感他患難相助,拜史懿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并賜以功臣名號。
后周初,史懿官爵更多,加檢校太師,兼侍中,封晉國公。顯德元年(954年)春,史懿因病從涇原歸朝,途經(jīng)洛陽,卒于其第,終年 65歲,贈中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