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平重盛(1138年(保延4年)-1179年9月2日(治承3年閏7月29日)),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公卿。平清盛的嫡長子,母親是高階基章之女,同母弟為平基盛,嫡子是平維盛。最終的官位到從二位內(nèi)大臣。因為住在六波羅小松第,所以又被稱為小松公、小松內(nèi)大臣。此外由于他在自己的邸宅建有48個燈籠,又被稱為“燈籠大臣”。在《平家物語》中被描寫成溫厚柔和、冷靜沈著的理想化人物,是文武雙全的人才,被清盛及一門賦予厚望。保元、平治之亂時跟隨父親立功,此后一直升遷到左近衛(wèi)大將、正二位內(nèi)大臣之職。他雖然是平清盛嫡長子,但母親的地位沒有清盛的繼室二位尼(平時子)高,因此與異母弟平宗盛不同的是,重盛并沒有有勢力的外戚庇護他。重盛的正室是后白河法皇寵臣藤原成親的妹妹經(jīng)子,因較為親近后白河法皇。平重盛在父親平清盛與后白河法皇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往往扮演著調(diào)停人的角色。1177年鹿谷陰謀事件發(fā)生,平重盛曾上諫父親清盛勿軟禁后白河法皇。但清盛沒有聽從他的意見。而且,鹿谷陰謀事件的主謀正是重盛的舅子藤原成親,在這次事件后,重盛在平家一門中受到了孤立。
1179年5月25日因病出家,同年7月29日病歿,先清盛而死,享年42歲,死因是“不食之病”,可能是胃癌或胃潰瘍之類的疾病。死后兩年清盛病歿,四年后平家在壇之浦之戰(zhàn)中戰(zhàn)敗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