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魏犨又稱魏武子,春秋時晉國人,追隨公子重耳出亡19年。后晉文公逃亡回晉國當上國君后,便封其為大夫。城濮之戰(zhàn)中,堵截楚國敗兵,給予楚軍極大殺傷。曾在一次與曹國戰(zhàn)爭中違抗命令,擅自進攻僖負羈并燒了僖負羈的家,而且在進攻的過程中受了重傷。讓晉文公很不高興,想下令殺了他,但由于他在緊急時刻表現(xiàn)出身體的強健,所以晉文公覺得他還可以繼續(xù)打仗,才免去他的死罪。由于魏犨只是一介武夫雖然是晉文公手下主要將領,并沒有得到晉文公太大的重用,直到他的子孫到晉悼公才得到重用,從而成為晉國的六大家族之一,為魏斯將來三分晉國打下基礎。
生平
魏武子魏犨曾追隨公子重耳出亡19年。后晉文公逃亡回晉國當上國君后,便封其為大夫。城濮之戰(zhàn)中,堵截楚國敗兵,給予楚軍極大殺傷。曾在一次與曹國戰(zhàn)爭中違抗命令,擅自進攻僖負羈并燒了僖負羈的家,而且在進攻的過程中受了重傷。讓晉文公很不高興,想下令殺了他,但由于他在緊急時刻表現(xiàn)出身體的強健,所以晉文公覺得他還可以繼續(xù)打仗,才免去他的死罪。由于魏犨只是一介武夫雖然是晉文公手下主要將領,并沒有得到晉文公太大的重用,直到他的子孫到晉悼公才得到重用,從而成為晉國的六大家族之一,為魏斯將來三分晉國打下基礎。
畢萬受封11年后,晉獻公死,久已存在的宮廷矛盾終于爆發(fā)。4位公子為爭奪王位而混戰(zhàn),致使國力損耗,元氣大傷。而畢萬一族卻日益繁榮,并以新地為氏,成為聲名顯赫的魏氏。
魏武子(魏犨)以魏氏諸子的身份,與趙衰、狐偃、賈佗、先軫、介之推等忠心侍奉亡命公子重耳。
晉獻公21年的時候,魏武子跟隨重耳外出流亡。
19年之后回到晉國,重耳終于在秦國等諸侯的支持下歸國繼承大位,為晉文公。
魏武子因功再封于魏地,位列大夫,顯赫一時。其官府設在魏邑。成為魏姓歷史上最早出人頭地的人物。
時魏家雖為晉國的大夫,但還沒能獨當一面。正是這位魏犫,以其精明和才干,被“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倚為股肱之臣。為魏家以后的飛黃騰達,鋪設了平坦的大道。
家庭
長子悼子,徙于霍,不顯。
次子魏(金奇)封于呂、廚,所以又稱呂(金奇)、廚武子。他在晉楚(必耳)之戰(zhàn)中因未得卿位而有意搗亂,本來他和趙旃被派去和楚國講和,他們卻跑到楚軍陣前挑戰(zhàn)引起兩軍全面大戰(zhàn),最后晉國打敗而歸。不過后來在晉楚鄢陵之戰(zhàn)中根據(jù)夢里的提示拼死箭射楚共王,中楚共王的的眼睛,他自己也被神箭手養(yǎng)由基射中脖子而死。呂(金奇)之子呂相算是一個不錯的外交家,魯成公13年,晉厲公派他到秦國去跟秦國斷絕外交關系,他發(fā)表了一大通斷交演講,可謂精彩的外交辭令,在《左傳》上難得看到這樣長的一段引文,而且也被《古文觀止》收錄了。呂氏是魏氏的旁支,就不多說了。
三子魏顆,封于令狐。關于魏武子和魏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jù)說魏武子得病的時候要魏顆在他死后將他的一個愛妾改嫁,但是病重快死時又要魏顆將這個妾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顆讓這個妾改嫁了,他說:“病重了就昏亂了,應該聽從他清醒時的話!焙髞碓隰斝15年,魏顆在輔氏這個地方和秦軍作戰(zhàn),他看到一個老人將草打成結(jié)把秦將杜回絆倒,讓魏顆俘虜了杜回。夜里他夢見這個老人說他是那個改嫁的魏武子的妾的父親,特來報答他。后來人們常說報答別人要“結(jié)草銜環(huán)”,其中“結(jié)草”指的就是這件事。
魏武子的3個兒子都沒有做到卿的位子。但是他們也都為晉國立下了一些功勞,所以后來晉悼公起用舊族的時候,他們的兒子分別做了卿(魏相(魏(金奇)子)、魏頡(魏顆子))和中軍司馬(魏絳(魏悼子子))。其中魏絳后來成了魏氏之中最為著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