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唐高宗時山東青州刺史盧湖侯公后裔。至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盧詵投身抗金隊伍。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兀術(shù)率金兵攻入臨安(杭州),次年正月破明州(寧波),高宗航海南逃,正月初三移于臺州章安鎮(zhèn),駐驊金鰲山善濟院半個月,十八日出發(fā)轉(zhuǎn)赴溫州,后返臨安。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二月,趙構(gòu)定都臨安。六月初八,賜給衍圣公孔玠衢州田地五頃,用來祭祀先圣孔子。六月十八日,賜給禮部進士黃公度以下395人及第出身,盧詵名列其中。
盧詵進士及第后,旋被任命為平陽推官,后轉(zhuǎn)山東僉事。盧詵辦事公正廉明,懲貪獎賢,深得人心。后累官至兵部尚書。然身為主戰(zhàn)派的盧詵竭力主張抗金,終因避于秦檜陷害,辭官南下隱居于桑洲永康鄉(xiāng)清溪南面的嶼南山岡,當?shù)厝朔Q“模坡”,后裔又從坡上徙居于山下清溪南岸田洋盧(今寧波市寧?h桑州鎮(zhèn)田洋盧村)。盧詵娶妻任氏,生五子,分別為撝、操、攄、揆、摯。次子盧操,字世守,號連山,曾任香山知縣,分居于甌之三港口(今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