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林東茂

    林東茂

    林東茂,歷任臺灣警察大學法律系教授兼系主任、臺灣成功大學教授,臺灣地區(qū)刑事法學會會長等職。現(xiàn)為臺灣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教以來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一百余篇,出版學術(shù)專著四部,其中《刑法綜覽》六次再版,是臺灣最權(quán)威的刑法學教科書之一,在臺灣實務界和學術(shù)界都具有重要影響。

    個人簡介

    林東茂,臺灣警察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律學院法學博士。歷任臺灣警察大學法律系教授兼系主任、臺灣成功大學教授,臺灣地區(qū)刑事法學會會長等職,F(xiàn)為臺灣 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以及 司法官、律師資格考試閱卷委員。從教以來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一百余篇,出版學術(shù)專著四部,其中《刑法綜覽》六次再版,是臺灣最權(quán)威的刑法學教科書之一,在臺灣實務界和學術(shù)界都具有重要影響。

    作品列表

    專書著作名稱日期版次ISBN
    經(jīng)濟刑法中的抽象危險構(gòu)成要件〈博士論文〉
    經(jīng)濟犯罪之研究1987.09修正二版
    犯罪學〈林山田、林東茂合著〉1994.09修正二版
    危險犯與經(jīng)濟犯罪1996.10初版
    1999.09再版
    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1999.09初版
    2000.03再版
    2001.07增訂再版
    2002.03再版二刷
    刑法綜覽2002.10初版
    2003二版
    2004三版
    刑法綜覽2006.02四版
    刑法綜覽2007.09五版
    犯罪學(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合著)2007.10初版
    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增訂三版)2007.10三版
    一品小六法:2011國考.實務法律工具書(林誠二.林東茂監(jiān)修)2010.10 9789866721724
    翻譯著作名稱日期版次ISBN
    論文題目日期刊載(發(fā)表)處
    是「協(xié)調(diào)溝通」而非「指揮監(jiān)督」1980.01警光第二八二期
    犯罪被害者之研究--一個新趨向1980.02刑事法雜志第二十四卷第一期
    略論司法上對精神疾病罪患之妥適處理程序1980.03警學叢刊第十卷第三期
    殺人犯罪之被害者特性1980.09警學叢刊第十一卷第一期
    暴力犯罪中被害者與犯罪人之動力關(guān)系1982.08刑事法雜志第二十六卷第四期
    犯罪學古典學派與實證學派1982.09刑事科學第十四期
    犯罪社會學理論之探討1982.09警學叢刊第十三卷第一期
    犯罪心理學理論之探討1983.09刑事科學第十六期
    德語系國家犯罪學之發(fā)展及其現(xiàn)況1985.03警學叢刊第十五卷第三期〈總號第五十九期〉
    論西德少年法院法之少年刑罰1985.04刑事法雜志第二十九卷第二期
    西德少年法院法1985.06警政學報第七期
    西德引渡法(國際間刑案法律協(xié)助法)1985.12警政學報第八期
    抽象危險構(gòu)成要件與經(jīng)濟刑法1985.12警政學報第八期
    經(jīng)濟犯罪的界定及統(tǒng)計問題1985.12刑事法雜志第二十九卷第六期
    租稅犯罪1986.03刑事科學第二十一期
    西德經(jīng)濟刑法之簡介附:西德經(jīng)濟刑法重要譯文(第一條至第十四條)1986.04刑事法雜志第三十卷第二期
    少年與兒童違法行為的法律效果1986.09幼獅月刊第六十四卷第三期〈總號第四○五期〉
    現(xiàn)代刑事政策的國際趨勢1986.10刑事法雜志第三十卷第五期
    地下錢莊在刑法及其他法律上之處罰問題1986.12警政學報第十期
    競業(yè)犯罪1987.03刑事法雜志第三十一卷第一期
    西德扣押制度之法律現(xiàn)實性Schöch, Heinz著、林東茂譯1987.12政大法學評論第三十六期
    性犯罪1988.12警政學報第十四期
    老年與犯罪1988.12刑事法雜志第三十二卷第六期
    論犯罪黑數(shù)1989.10刑事法雜志第三十三卷第五期
    「神經(jīng)原網(wǎng)路」在法學上的簡明應用Philipps, Lothar原著、林東茂譯1990.09警學叢刊第二十一卷第一期〈總號第八十一期〉
    德國組織犯罪及其法律上的對抗措施1993.06刑事法雜志第三十七卷第三期
    德國近二十年來的經(jīng)濟刑法發(fā)展趨勢1993.07警政學報第二十三期
    圍標的刑罰制裁問題1993.10刑事法雜志第三十七卷第五期
    附屬刑法中的構(gòu)成要件錯誤與禁止錯誤Tiedemann, Klaus著、林東茂譯1994.56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期
    危險犯的法律性質(zhì)1994.06臺大法學論叢第二十三卷第二期
    校園暴行的法律問題1994.12法律與你
    從客觀歸責理論判斷交通事故的刑法責任1995.06刑事法雜志第三十九卷第三期
    經(jīng)濟刑法導論1995.09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九期
    臥底警探的法律問題1996.08刑事法雜志第四十卷第四期
    重利罪的構(gòu)成要件1996.10刑事法雜志第四十卷第五期
    信賴原則的適用范疇與界限D(zhuǎn)er Geltungsbereich und die Grenze des Vertrauenschutzgrundsatzes1996.12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十一期
    誤想防衛(wèi)1996.12刑事法雜志第四十卷第六期
    教師懲戒行為的刑法問題1997.02蔡墩銘教授祝壽論文集
    刑事政策及其相關(guān)學科1997.04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二期
    刑法體系對于集團犯罪的回應1997.11臺灣法學會學報第十八期
    教師懲戒行為的法律問題〈上〉1997.11職教園地第二十期
    教師懲戒行為的法律問題〈下〉1998.01職教園地第二十一期
    詐欺罪的財產(chǎn)損害1998.03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三期
    校園暴行的法律問題〈1〉-學生對學校設施的破壞1998.03職教園地第二十二期
    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刑法體系的思想根源試探1998.04刑事法雜志第四十二卷第二期
    詐欺或竊盜-一個案例的檢討1999.04刑事法雜志第四十三卷第二期
    經(jīng)濟犯罪的幾個現(xiàn)象面思考1999.05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專輯〈二〉
    評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正1999.07月旦法學雜志第五十期
    評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章之修正1999.08月旦法學雜志第五十一期
    被告防御權(quán)-評最高法院八十七年臺非字第四○七號判決1999.10月旦法學雜志第五十三期
    特殊辦案方式的法律難局-評高等法院八十七年上字第四八六八號判決2000.01月旦法學雜志第五十六期
    證人保護法鳥瞰2000.04臺灣本土法學雜志第九期
    現(xiàn)役軍人網(wǎng)路犯罪及其刑責〈林東茂、張維平合著〉2000.06軍法?谒氖淼诹
    當愛已成往事-評臺北地院八十七年第一五六五號不純正不作為犯判決2000.08月旦法學雜志第六十三期
    肇事逃逸-高等法院八十九年度交上訴字第九號判決評釋2000.11臺灣本土法學雜志第十六期
    加重竊盜-實務相關(guān)見解評析2001.04月旦法學雜志第七十一期
    刑法知識的社會功能2001.04成大法學第一期
    強盜或擄人勒贖-評臺南高分院八十九年度上重更二字第四九二號判決2001.09月旦法學雜志第七十六期
    死刑是倫理上的終極承擔.2001.09成大校刊第一九八期
    刑法二○○一年學界回顧2002.02月旦法學雜志第八十一期
    刑法分則:第一講不作為詐欺2002.11月旦法學教室第二期
    猥褻的概念2003.01臺灣本土法學雜志第四十二期
    過失犯罪2003.01法學講座第十三期
    刑法分則:第二講竊盜罪的動產(chǎn)2003.03月旦法學教室第五期
    法律與文學2003.03法學講座第十五期
    累犯與三振出局2003.05臺灣本土法學雜志第四十六期
    刑法分則:第三講詐欺罪的財產(chǎn)處分2003.06月旦法學教室第八期
    法律與文學2003.03法學講座第十五期
    累犯與三振出局2003.05臺灣本土法學雜志第四十六期
    刑法分則:第三講詐欺罪的財產(chǎn)處分2003.06月旦法學教室第八期
    竊盜與侵占2003.11月旦法學教室第十四期
    妨害債權(quán)與詐欺破產(chǎn)2004.02月旦法學教室第十七期
    不作為詐欺—評最高法院九三年臺上字第五六七八號判決2005.04臺灣本土法學第六十九期
    78. 刑法總論修正評介2005.04臺灣本土法學雜志2005特刊
    不能犯2005.12月旦法學教室第38期
    非營利組織犯罪實證研究(.林東茂、孟維德)2006.11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9),第81-119頁,法務部
    未遂犯2006.11月旦法學雜志第138期,209-219頁
    窺視與妨害性自主2007.04月旦法學教室第五十四期,20-21頁。
    重傷害與業(yè)務過失2007.08月旦法學教室第五十八期
    乘機性交與詐術(shù)性交2007.10月旦法學教室第六十期
    偽造文書與妨害司法2007.11月旦法學教室第六十一期
    醫(yī)療上病患承諾的刑法問題2008.06月旦法學雜志第157期,頁45-70
    山田師刑法思想2008.07月旦法學雜志第158期,頁119-123
    醫(yī)療上病患同意或承諾的刑法問題2008.10中外法學第2008卷5期(總號:119),頁686-707
    再探準強盜罪2009.01東吳法律學報第20卷3期,頁1-16
    廢弛職務致釀災害罪2009.07警察法學9,頁1-21
    遺棄罪2009.09月旦法學教室第83期,頁28-29
    刑事醫(yī)療過失探微--從一個案例說起2010.01月旦法學雜志第176期,頁265-273
    交通犯罪2010.02月旦法學雜志第177期,頁232-240
    法學不是科學2010.09高大法學論叢6,頁1-18
    專書論文題目日期刊載(發(fā)表)處
    信用卡濫用的刑法問題1998.10林山田教授祝壽論文集
    臥底警探的程序法上問題2000.02刑事法系列研討會〈一〉學林出版
    中止犯2000.10刑法七十年回顧與展望、臺北元照出版社
    刑事政策與自由主義2002.04甘添貴教授祝壽論文集
    法學方法,即非方法,是名方法2004.01戰(zhàn)斗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
    『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刑法修正重點評釋2005.09元照出版公司--臺灣刑事法學會叢書12

    林東茂

    TAGS: 法學 刑法 學者 教育學家
    名人推薦
    • 周枏
      人物簡介: 周枏(1908--2004年4月15日),字叔廈,江蘇溧陽市人。中國羅馬法泰斗,被譽為當今中國法學界“羅馬法的活字典”。1928年中國公學大學部商...
    • 于瑩
      于瑩,女,生于1967年8月,黑龍江哈爾濱人。
    • 龔汝富
      龔汝富(1965——),男,江西省宜豐縣人。主要從事江西地方經(jīng)濟、法律文獻的收集、整理與研究工作。
    • 馬松建
      鄭州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馬松建教授馬松建,男,河南鄢陵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法學博士,鄭州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鄭州大學刑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 吳家麟
      吳家麟,1951年從北京大學畢業(yè),1983年任寧夏大學校長。他參與編寫了《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卷》,任該憲法、行政法副主編。他撰寫的《憲法基本知識》...
    • 邢亦民
      邢亦民(1913.10~2013.02.09),男,山西定襄鐔村人,中共黨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曾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副庭長、代理庭長,最...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