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田藝蘅生在錢塘萬歲里,其父田汝成(1503—1557),字叔禾,錢塘人。明嘉靖五年(1526)進士,歷官南京刑部主事、禮部祠祭郎中、廣東僉事、滁州知州、貴州僉事、廣西布政司右參議、福建提學(xué)副使。卸官后歸寓杭州,游覽湖山勝跡,遍訪浙西名勝。田汝成諳曉先朝遺事,親歷邊地,著有《炎徼紀(jì)聞》、《遼記》、《九邊志》等!段骱斡[志》記西湖湖山之勝,《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為:“因名勝而附以事跡,鴻纖巨細(xì),一一兼賅,非惟可廣見聞,并可以考文獻!薄段骱斡[志余》所載大都是南宋臨安掌故軼聞,后來多半被小說家所取材。田汝成詩作沉郁豪縱,時有俊語。時人評二田:“錢塘文章宗田氏,至子藝益著。”十歲時跟隨父親游姑蘇、滁州、金陵等地,好吟詠。一日,過采石,即景賦詩:白玉樓成招太白,青山相對憶青蓮。寥寥采石江頭月,曾照仙人宮錦船。十五六歲的時候“南游楚,逾五嶺,驂鸞八桂!背赡旰笥肿詤窃奖比臊R魯、燕趙,足跡所致大半個中國。
履歷
田藝蘅自幼好博覽,凡天官、輿圖、兵法、醫(yī)卜、外典無不涉獵。七次參加舉子試,不中。每日放浪西湖,日逐聲樂、婦女、狗馬、劍鞠、擲搏之事。當(dāng)時人說他“幾死于醉”、“幾死于色”、“幾死于水”,甚至“殞于騎”、“危于訟”、“險于盜”、“傷于燒丹”,偶爾還被黑社會頭目追殺,“終不能死……行徑大自奇僻!泵慨(dāng)倭寇騷擾我和平居民時候,田藝蘅總是自發(fā)組織起義民“保障社里!弊h論時事慷慨激昂,其言說為別人不敢言說。雖然田藝蘅最終以歲貢生為徽州訓(xùn)導(dǎo)(一說以貢教授應(yīng)天),后來以年齡太大的原因辭職而歸于家中。本來高曠磊落的他,至老愈豪,朱衣白發(fā),挾兩絳衣女奴,坐西湖花柳下,觀者如堵,但田藝蘅視而不見,一副傲然出世的樣子。客至,即具座酬唱、斗酒揮毫詩文。田藝蘅以博雅聞尤好嗜奇,著述宏富,世人常拿他與名士楊慎比。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留青日札》。時人評價《留青日札》“所載博物通雅,撫時悼俗;蜥、或謔、或經(jīng)、或怪、或質(zhì)已聞、或標(biāo)獨解!边@里值得一提的是田藝蘅在《留青日札》是這樣剖析自己的:“以爾為人,則無所事。以爾為官,文非所志。時與命違,神將名忌。直而好言,和爾弗媚。戇嫩本呆,醒狂若醉……心以澹存,貌因幻奇。”田藝蘅其他著作:詩文《田子藝集》二十一卷,雜著《煮泉小品》、《玉笑零拾》《大明同文集》、《詩女史》均《四庫總目》并傳于世。根據(jù)田藝蘅《香宇集》卷三《哀母》一詩:“甲申季春,九日之巳。伯氏夢征,舉余小子。寢我以床,弄我以璋……”古代稱生子為“弄璋”,這個詩說的是田藝蘅出生的情況。說明田藝蘅生于明嘉靖三年三月初九日,即1524年4月12日。(詩文引于浙江大學(xué)王寧碩士論文《田藝蘅研究》)實際上我們可以用更精確的方法推出田藝蘅的生年:在留青日札里有田藝蘅畫像一幅,左側(cè)有“甲申戊辰甲戌己巳”八個字,過去似乎沒有人注意這八個字,實際上這正是田藝蘅的八字,也告訴了我們田藝蘅的生日,可惜過去文人皆會的術(shù)數(shù)學(xué)知識在我們這個時代出現(xiàn)了斷層,明擺著的田藝蘅出生日期卻不認(rèn)識,所以關(guān)于田藝蘅的介紹都說他“生卒年不詳”。通過查找萬年歷可以看出,嘉靖隆慶萬里三朝里,嘉靖三年為甲申年,三月初九日正是戊辰月甲戌日,根據(jù)己巳時,我們可以推出田藝蘅應(yīng)該生在這一日的上午九點至十一點之間(巳時)。
后記
根據(jù)六十年 一甲子來推斷,前一個甲申年為 明英宗天順八年,這時候他的父親 田汝成還未出生,所以不是這一年。后一個甲申年為明神宗萬歷十二年,這顯然也不符合事實,因為留青日札有田藝蘅隆慶六年壬申寫的自評。而且總不能田汝成八十一歲得子田藝蘅,所以田藝蘅必然生于嘉靖三年甲申。這與浙大 王寧碩士的論文中闡述的時間一致。至于田藝蘅的卒年則不詳,個人以為如有高手批命,大致可以推出田藝蘅的卒年時間。當(dāng)然這屬于猜想,并非科學(xué)。(術(shù)數(shù)學(xué)多少有點哲學(xué)意味,而非實實在在的科學(xué))這樣看來,傳統(tǒng)的術(shù)數(shù)學(xué)知識還是有用的,實際上田藝蘅的八字始終在大家面前,只不過文學(xué)界識者甚少,以至于這位名士始終是生卒年不詳,這在過去是要被嘲笑的,也顯示出 傳統(tǒng)文化的斷層,值得我們思考。懷府修邑閆靜濤識。明代悲愴頹放的才子:田藝蘅
田藝蘅字子藝,生在 錢塘萬歲里,其父田汝成(1503—1557年),字叔禾,錢塘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進士,歷官南京刑部主事、 禮部祠祭郎中、廣東僉事、 滁州知州、貴州僉事、廣西 布政司右參議、福建提學(xué)副使。卸官后歸寓杭州,游覽湖山勝跡,遍訪浙西名勝。田汝成 諳曉先朝遺事,親歷邊地,著有《 炎徼紀(jì)聞》、《 遼記》、《九邊志》等。《 西湖游覽志》記西湖湖山之勝,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為:“因名勝而附以事跡, 鴻纖巨細(xì), 一一兼賅,非惟可廣見聞,并可以考文獻。”《西湖游覽志余》所載大都是南宋臨安掌故軼聞,后來多半被小說家所取材。田汝成詩作沉郁豪縱,時有俊語。時人評二田: “錢塘文章宗田氏,至子藝益著!十歲時跟隨父親游姑蘇、滁州、金陵等地,好吟詠。一日,過采石,即景賦詩:
白玉樓成招太白,青山相對憶青蓮。寥寥采石江頭月,曾照仙人宮錦船。
十五六歲的時候“南游楚,逾五嶺,驂鸞八桂。”成年后又自吳越北入齊魯、燕趙,足跡所致大半個中國。
田藝蘅自幼好博覽,凡天官、輿圖、兵法、醫(yī)卜、外典無不涉獵。七次參加舉子試,不中。每日放浪西湖,日逐聲樂、婦女、狗馬、劍鞠、擲搏之事。當(dāng)時人說他“幾死于醉”、“幾死于色”、“幾死于水”,甚至“殞于騎”、“危于訟”、“險于盜”、“傷于燒丹”,偶爾還被黑社會頭目追殺,“終不能死……行徑大自奇僻。”
每當(dāng)倭寇騷擾我和平居民時候,田藝蘅總是自發(fā)組織起義民“保障社里!弊h論時事慷慨激昂,其言說為別人不敢言說。
雖然田藝蘅最終以歲貢生為徽州訓(xùn)導(dǎo)(一說以貢教授應(yīng)天),后來以年齡太大的原因辭職而歸于家中。本來高曠磊落的他,至老愈豪,朱衣白發(fā),挾兩絳衣女奴,坐西湖花柳下,觀者如堵,但田藝蘅視而不見,一副傲然出世的樣子。客至,即具座酬唱、斗酒揮毫詩文。
田藝蘅以博雅聞尤好嗜奇,著述宏富,世人常拿他與名士楊慎比。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留青日札》。時人評價《留青日札》“所載博物通雅,撫時悼俗;蜥、或謔、或經(jīng)、或怪、或質(zhì)已聞、或標(biāo)獨解!边@里值得一提的是田藝蘅在《留青日札》是這樣剖析自己的:
“以爾為人,則無所事。以爾為官,文非所志。時與命違,神將名忌。直而好言,和爾弗媚。戇嫩本呆,醒狂若醉……心以澹存,貌因幻奇!
田藝蘅其他著作:詩文《田子藝集》二十一卷,雜著《煮泉小品》、《玉笑零拾》《大明同文集》、《詩女史》均《四庫總目》有記載而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