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吳錦泉

    吳錦泉

    吳錦泉,男,1928年出生,中共黨員,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qū)閘西鄉(xiāng)五星村村民。是南通市年齡最長的紅十字志愿者。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fā)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后,將兩年來每天騎自行車走街串巷,替人磨菜刀、 磨剪刀掙下的辛苦錢總計1966塊2毛通過紅十字會全部捐給了災區(qū)。2016年2月14日晚,吳錦泉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


    人物簡介

             吳錦泉,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qū)閘西鄉(xiāng)五星村村民。他擔任過生產隊隊長、民兵營長、種豬場場長。是南通市年齡最長的紅十字志愿者。老人多次通過南通市紅十字會向災區(qū)、向殘疾兒童、智障孩子、向需要幫助的人捐款,還在所在街道成立了“愛心一元社”,并漸漸地進人公眾視線。老人做好事善事,熱心公益,奉獻社會,幫助他人可是一以貫之的行動,數(shù)十年如一日;他生活十分儉樸,幾乎把磨刀掙得的微薄收入都用于幫助別人,出錢出力,修路補橋;他以能幫助他人為最大的快樂,幫助過的人、做過的好事,不計其數(shù)。

    個人事跡

              吳錦泉1959年入黨。年輕時,他擔任過生產隊隊長、民兵營長、種豬場場長。如今年過八旬,他依舊關心社會,關注時事。為村里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將自己的辛苦錢毫不保留地捐獻出來,換成災區(qū)人民的食物和藥品,他說這些都是他該做的。吳錦泉老人僅靠磨刀為生,老人曾經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樹地震時,先后向南通市紅十字會捐出千枚硬幣。春節(jié)后,老人又帶著港閘區(qū)政府獎勵給他的1000元慰問金及辛苦磨刀賺來的316元來到市紅十字會,捐給了市兒童福利院。老兩口的生活并不富裕,至今還住著三間破舊的瓦房。除了磨刀,吳錦泉老人沒有其他經濟來源。一把刀一塊錢,這一千元幾乎是老人三個月的磨刀收入!老兩口的生活樸素到了極點,老伴出來捐錢時穿的黑褲子已經有39年了,還是出門時才舍得穿的行頭。

             “出了名”的吳錦泉依舊保持著極其簡樸的生活習慣,天天騎自行車十多公里為村民們磨刀,即使大夏天也沒閑下來。這走街串巷掙出來的錢,流淌著多少汗水,又傳遞出多少愛心。當吳錦泉夫婦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省舟曲縣發(fā)生強降雨引發(fā)泥石流災害。兩位老人在家里坐不住了。吳錦泉點點這幾個月磨刀掙來的硬幣有好幾百元,老伴說:“我這里還有些,湊個1000元錢給紅十字會送去吧!”。兩位老人從港閘區(qū)天生港鎮(zhèn)街道五星村家里出發(fā),倒了三趟公交車,輾轉兩個多小時來到市紅十字會捐錢。南通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倪瑾細心地發(fā)現(xiàn),老奶奶的腿部皮膚有些異常,一打聽,原來是患了濕疹,已經4年多了,但她一直舍不得花錢看病,癢得難受了就用熟人送的藥膏涂一涂,但總是治不徹底。倪瑾副會長立即安排工作人員陪老人到皮防所醫(yī)治,老奶奶覺得過意不去,一個勁地道謝。

    慈善公益

            2008年,當他從收音機里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毫不猶豫地將積攢的1000元錢交給了紅十字會。那些錢有大大小小的硬幣,有又舊又褶的紙幣,都是老人磨刀掙下的血汗錢。[6] 

           2008年,向市兒童福利院捐款1316元;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捐款1000元;2010年,甘肅泥石流捐款1000元;2011年,向第二人民醫(yī)院住院的困難者捐款300元;2011年,向港閘區(qū)五星村“錦泉一元愛心社”捐款3000元;2012年12月,向“磨刀老人”微基金捐款4210元;2013年4月16日,捐款3000元定向用于中華慈善博物館建設。[7] 

    吳錦泉

             2013年4月21日,“磨刀老人”吳錦泉在江蘇省南通市紅十字會清點硬幣,為四川雅安地震災區(qū)捐款。他將兩年來磨刀積攢的零錢捐獻給雅安地震災區(qū),其中1元硬幣1715枚,5角硬幣501枚,1角硬幣7枚。經工作人員清點,共計1966.2元。吳錦泉曾為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甘肅泥石流災區(qū)各捐款1000元。

             自2008年以來,他已累計捐款37148.4元。[6] 

            2011年,他還倡導成立了“錦泉一元愛心社”,愛心社成立以來,收到愛心居民和企業(yè)家的捐贈近20萬元,幫扶困難群眾近千人次。南通市紅十字會也申請注冊了“磨刀老人”公益商標,并設立“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倡導“人人可為、力所能及”的微公益行動。[5] 

    人物評價

            吳錦泉早已到了耄耋之年,可平日還是以磨刀為生。老人雖然生活清苦,卻樂善好施。把磨刀得來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揚子晚報評)[9] 

            高節(jié)卓不群: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身邊的人們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著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感動中國頒獎)[1] 

    獲得榮譽

             磨刀老人的故事感動了南通,吳錦泉被授予“紅十字博愛特別奉獻獎”,江蘇省紅十字會會長吳瑞林親自為其頒獎。他的故事入選了南通市“道德模范百場宣講和網上宣講”先進典型。磨刀老人吳錦泉的名字被越來越多的市民記住。

             磨刀老人真摯的情懷讓人感佩,南通日報、江海晚報、南通電視臺、南通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多次報道了他的事跡,中國文明網以“磨刀老人感動南通”為題刊載了他的事跡。

              2012年獲得“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楷!盵5] 

            2014年,入選“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候選。[5] 

            2015年12月,入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候選。[2] 

            2016年2月14日晚,吳錦泉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1] 

    TAGS: 人物 慈善人物 公益人物
    名人推薦
    • 方茂鴻
      方茂鴻,號一枝廬王,1949年出生于安徽省全椒縣,國家一級美術師,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培訓中心教授,安徽省書法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
    • 陶紅珍
      陶紅珍,女, 國家一級演員,弘字輩。擅演正旦、六旦。2003年投入 張繼青門下,頗得其師正傳。嗓音寬亮、表演收放自如。在《癡夢》、《 竇娥冤》中有...
    • 葉曉山
      葉曉山安徽無為人。中共黨員。1963年畢業(yè)于鐵道兵學院參謀系,1991年又畢業(yè)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系。1949年參軍,歷任巢湖軍分區(qū)司令部文書,中國...
    • 莫利·卡拉漢
      莫利·卡拉漢(Morley Callaghan,1903-1990),加拿大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因在加拿大英語文學中首次描寫城市中的小人物以及生活中的失敗者的形...
    • 周鳴秋
      周鳴秋,1950年生,字達之,別署疾石齋,安徽縣人。周鳴秋,幼承家學,從小學習書畫。他外公叫魯少坡,是民國著名畫家。16歲時,跟隨上海著名花鳥畫...
    • 布魯克琳·黛克
      布魯克琳·黛克 (Brooklyn Decker) ,1987年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知名時裝模特。魯克琳·黛克還是少女時便在一家商場被挖掘。隨后,布...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