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燕太祖天王馮跋之弟。侍中、車騎大將軍、錄尚書事、遼西公。卒于太平七年(415年)?犊写笾,姿貌魁偉,雄杰不群,任俠放蕩,不修小節(jié)。北燕事業(yè),素弗居功厥偉。初為京尹,及鎮(zhèn)營丘,百姓歌頌。及為宰輔,謙虛恭慎,非禮不動。雖廝養(yǎng)之賤,皆與之抗禮。車服屋宇,務(wù)于儉約,修己率下,百僚憚之。論者歸其有宰衡之度。
馮跋兄弟因事獲罪于后燕帝慕容熙,因此慕容熙有殺馮跋兄弟之意,馮跋兄弟遂逃匿深山。馮跋兄弟商量說:“熙今昏虐,兼忌吾兄弟,既還首無路,不可坐受誅滅。當(dāng)及時而起,立公侯之業(yè)。事若不成,死其晚乎!”于是與從兄馮萬泥等二十二人合謀。后燕建始元年(407年)馮跋兄弟乘車,由婦人御,潛入都城龍城(今遼寧朝陽),匿于北部司馬孫護(hù)家。趁慕容熙送葬苻后之際起事,推高云(慕容云)為燕王,改元正始,不久擒殺慕容熙。
正始三年(409年),高云為寵臣離班、桃仁所殺,亂事平定后,眾人推馮跋為主,馮跋遂即位,改元太平。馮素弗被任命為侍中、車騎大將軍、錄尚書事。
1965年考古發(fā)掘了位于遼寧北票西官營子村的馮素弗墓,出土了世界至今最早的馬鐙實物,以及珍貴藝術(shù)品鴨形玻璃注等。
考據(jù)
馮素弗 (公元?~415年)。1965年9月,在西官營公社姜家山生產(chǎn)隊東坡發(fā)掘一晉墓,出土了470多件文物,其中有四枚龜鈕印章,一枚金印為“范陽公章”,三枚鎏金印分別為“遼西公章”、“車騎大將軍章”和“大司馬章”。遼寧省考古研究所專家以這四枚印章認(rèn)定墓主人為東晉末年,十六國之北燕宰相馮素弗。
《資治通鑒》771頁記:“素弗及為宰輔……謙恭儉約,以身帥下,百僚憚之。論者,美其宰相之度。u2018溫公作通鑒,雖相小國者茍有片善,必因舊史而表章之以言為輔之難u2019!薄稌x書》3133~3134頁載記:“馮素弗,跋之長弟也。慷慨有大志,姿貌魁偉,雄杰不群……跋之偽(注:偉)業(yè),素弗所建也。及為宰相,謙虛恭慎,非禮不動。”
從有權(quán)威的史書載記馮素弗的功績非之易事。這充分帝說明了馮素弗之為人。
《晉書》3128頁記載:“眾推跋為主,跋曰:u2018范陽公素弗才略不恒,志于靖亂,掃清兇桀,皆公勛也。u2019素弗辭曰:臣聞父兄之有天下,傳之于子弟,未聞子弟籍父兄之業(yè)而先之。今鴻基沒建,;Y旗,天工無曠,業(yè)系大兄。愿上順天皇之命,下副元元之。跋稱天王,國仍曰燕,建元太平,署弟素弗為侍中,車騎大將軍,錄尚書事。”
馮素弗身為宰相,謙虛恭謹(jǐn),非禮不動,東服屋宇,務(wù)于儉約,修已率下,以正壓邪,百官服之、尊之、怕之。后來,馮素弗被封為大司馬,由范陽公該封為遼西公。軍政大權(quán)集于一身。
《資治通鑒》782頁記載:“義熙十一年(公元415年),燕遼西公素弗卒。燕王跋,比葬,七臨之。u2018古者大臣卒,郡三臨其喪,比必寐翻及也u2019!
馮素弗當(dāng)了七年宰相病故。國王七臨之,哭之哀慟。這在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中國歷史講究,如大臣死,君王三臨其喪,必睡翻也。馮跋七臨馮素弗喪葬,放聲痛哭,這是破例,存心想把馮素弗喚醒。馮素弗逝世,使馮跋失去一棵大樹,北燕國失去一個棟梁,群臣和國民都十分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