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童年時期
天文二年(1533)生于尾張海東郡荒子(現(xiàn)名古屋市)怖的寒村。童年時的慶次于荒子城渡過,當時荒子城主為利久、利家之父利昌。
青年時期
永祿三年(1560)利昌死,利久繼為城主,但因為利久體弱多病,無力出戰(zhàn),相反利家戰(zhàn)功卓著,于桶狹間之戰(zhàn)作戰(zhàn)勇猛,為信長所贊賞,這給作為當家的利久帶來無比壓力。
永祿十年(1567年),織田信長命令前田利久將家督之位讓給前田利家,并在命令書上寫道:“前田家中有異行者(慶次),對繼家督來說是無所用,又左衛(wèi)門(利家)常在我身邊為近習而仕織田家,而且立功無數(shù),家督之位由又左衛(wèi)門繼承,正符合正理!”無奈之下,利久帶慶次離開,并讓位予利家,(據(jù)說當時傳聞是利家向信長進讒,以得督位),信長以二千貫(六千石)讓其生活。而后,利久與慶次四處流浪。據(jù)說曾投靠了瀧川一益,但最后還是繼續(xù)流浪。
根據(jù)<<米澤人國記>>的記載,慶次于(1567年-1582年)期間到了京都與關白一條兼冬及右大臣西園寺公朝的屋敷活動,學習文學、音樂,又聽學大納言三條公光講解源氏物語及伊勢物語、向名茶道家千利休學者茶道,更學懂亂舞、猿樂、笛吹、太鼓的舞技,且向連歌第一大師紹巴學習連歌、俳句、和歌等藝文。慶次于當時又同時向伊勢松阪城主古田重然學習騎馬弓箭之術,自命文武相全、十八般武藝皆通。1581年,利久與慶次投奔了來到加賀的利家。對慶次而言,投奔利家是為了養(yǎng)父利久,所以利久死后,慶次立馬離開了利家。據(jù)說在此期間還發(fā)生過一件逸事:慶次邀請利家喝茶,將他引入冷水浴池后便逃走了。
前田慶次一生居無定所,京都反倒是他到過最多的地方。當時的日本,天皇下是幕府將軍(足利氏),其下是各地大名(諸侯),幕府朝廷有自己的官員,多為世襲貴族名流,飽學之士。各地大名都有自己的家臣,或為智慧杰出之輩,或為勇冠三軍之將。當時的京都,雖然政治中心的地位為各地大名所削弱,但文化和學術中心的地位日本無出其二。上面這段提到的“關白”,乃是天皇以下最高的職位,多為世襲制。一條這個姓也是貴族姓氏,非一般人所能用。一條家自己的屬地在四國地區(qū),后來一條家沒再出什么能人,終于為長宗我部家所滅,這是后話。西園寺家和一條家類似,甚至自家屬地都很接近,被滅的原因也如出一轍。所不同的是,西園寺家的人多為才子。想來,慶次很多出眾的藝術才能都是受西園寺的教誨。三條公光對前田慶次的影響也是一生的,以至慶次晚年曾教他人源氏物語等,可見是明師高徒。千利休是有名的茶人,日本歷史上著名的瘋僧一休傳下的茶具便是由千利休保存。后來知名的戰(zhàn)國茶道高手“利休七哲”均是千利休的門生。千利休對日本茶道和藝術的影響非常深遠,他讓茶道徹底擺脫了純粹器物的層面而上升為個人的一種精神修養(yǎng)。而他對于藝術的影響,有一則小故事可以說明。豐臣秀吉統(tǒng)一日本之后,曾到千利休處,問及何謂美。時值隆冬飛雪,千利休沒有直接應答,而是折下園中梅花樹的一枝樹枝,樹枝的三個分岔上恰好開著三朵梅花。千利休拿著這樹枝放入一個普通的半高竹筒內(nèi),擺放在屋內(nèi)人都可看到的園中地上。然后他回到屋內(nèi),請豐臣秀吉一邊品茶,一邊看那竹筒和梅枝。當時屋外一片雪景,唯獨這綻放的梅花和青色的竹筒與眾不同。這份意境不難想象。豐臣秀吉看后嘆為觀止?上ВS臣秀吉最終處死了千利休。據(jù)說千利休赴死時神情若定,從容依舊,令人肅然。教慶次弓馬的古田重然便是“利休七哲”之一,是戰(zhàn)國時有名的文武全才。不過政治手腕不高。可見,前田慶次的這些老師都是名噪一時的風云人物。
前田慶次有兩件寶物,一是寶槍朱槍。二是寶馬松風。松風原是一匹無人能馴服的母馬,直到前田慶次見到這匹馬后,以友愛之情與之。所以日本歷史上,說人和馬平等交朋友的,前田慶次可謂空前絕后。而前田慶次在兩軍陣前和歌、跳舞、甚至脫褲子的事跡傳說更是屢見不鮮。
天正十年(1582年),織田信長命喪本能寺,其后,羽柴秀吉打敗明智光秀,又于賤岳之戰(zhàn)打敗柴田勝家,掌握織田勢,前田利家倒向秀吉,得到極大的信任。同時利久、慶次回到能登,利家以七千石之地給予二人,利久分予慶次其中五千石。同年,利家封慶次為阿娓城主。
天正十二年(1584年),佐佐成政攻打末森城,守將奧村永福以寡兵死守半年,利家命慶次前往救援,慶次到達后,立即與成政激戰(zhàn),并且成功擊倒成政,正當眾人期望成政之死時,向來我行我素的慶次因敬重成政而放其離開,這使利家非常憤怒。但翌年的阿娓之戰(zhàn)立下戰(zhàn)功,受到利家的賞賜。
天正十八年(1590年),慶次隨利家出戰(zhàn)北條氏,戰(zhàn)后協(xié)助利家為陸奧地方的檢田使。
天正十九年(1591年),利久病死,慶次決定出走,利家得知后大為憤怒,并揚言必將其殺之!這時的慶次再入京都,于各大名及貴族的屋敷間出入,同時在京都遇上了一生中的至友直江兼續(xù),兩人一見如故,不時往來。
晚年時期
慶長三年(1598年),直江兼續(xù)極力推薦慶次予上杉景勝,據(jù)<<上杉將士書u2027上>>記載,當時的慶次自稱 名為“榖藏院忽之齋”,有趣的是當時為盛夏,慶次卻穿著厚衣,據(jù)說當時景勝見到后,驚言:“此果為傾奇者也!”。景勝最後以一千石為俸召用慶次,但慶次回應道:「石錄高低,吾不問,只要可自由地為閣下服務便可」景勝是有毘沙天門越后軍神之稱的上杉謙信的養(yǎng)子。直江兼續(xù)是日本戰(zhàn)國歷史上兩大著名陪臣之一,智勇雙全,而且是出名的美男子。直江為人磊落,個性非凡,自然和前田慶次惺惺相惜。
慶長三年(1598年)八月,豐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受秀吉托孤輔政,居五大老之首,權傾天下并逐漸掌握天下號令之實。
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向上杉用兵,派大軍直指會津,但由于石田三成于畿內(nèi)起兵,九月十五日,家康引兵到關原與西軍決戰(zhàn),而上杉則向最上義光用兵以擴大版圖。但卻被伊達、最上聯(lián)軍打敗并且追擊,慶次擔任殿后軍以換取撤退時間,并與直江兼續(xù)八百人共戰(zhàn)最上聯(lián)軍,使向來號稱于羽州縱橫無忌的最上軍損失慘重,幾次斗爭后,最上撤離,慶次等成功的阻止進攻。慶次便自稱「天下第一將」、「槍法第一」。這段故事其實最精彩。當時的戰(zhàn)況已經(jīng)到了直江兼續(xù)準備切腹自殺的地步了,這時候前田慶次一生中最傳奇的戰(zhàn)斗場面出現(xiàn)了,他深夜親自共十七騎十七人闖最上家的聯(lián)營本陣,最上家當時的家督是出羽第一智將最上義光。前田慶次此次闖營,直撲最上義光本陣,幾乎沖殺最上義光本人,逼得最上和伊達聯(lián)軍連夜退兵。而前田慶次十七騎十七人毫發(fā)無傷。(注:根據(jù)著名小說《花之慶次》以及最上義光自述所描述,當時慶次僅率領7人共8人會戰(zhàn),其中有前田慶次,朱槍五人眾,慶次隨從二人共八人。)
關原之戰(zhàn)后,上杉降伏,由一百二十萬石減為米澤三十萬石,據(jù)說當時慶次有份與景勝、直江上京,并得到家康的接見。當時更據(jù)說,有很多大名向慶次招手,但都一一被拒,由于領地大減,上杉家無力出高俸,僅以五百石俸給聘用慶次。慶長六年,到達米澤,并在途中寫成描寫民風民俗的「前田慶次道中日記」,這是對當時的風俗的研究非常有用的史料。
其后,慶次于堂森山東北的無苦庵居住,終日看花賞月,與近鄰住民相處融洽,不時參加宴會祭典。期間,與阿松之子加賀藩主其子前田利常多次資助他興辦義塾,后作成「無庵記」,記末慶次寫道「當生活時生活,當要死時當點綴,不為煩惱動一眉,不為俗事怨一言!
慶長十七年(1612年)六月四日,一代戰(zhàn)國傾奇者于米澤病逝,葬于堂森善光寺。保留甲胄、朱槍及和歌五首,收錄于“龜岡文殊奉納詩歌百首”中。其子正虎后出仕前田利常為藩士。利益雖為傾奇者,然實為文武雙全之才,連歌、音樂等藝術才華皆名冠當世?v然其行為特立獨行,然獲景勝贊以“大剛之大將”之稱,足以表達利益一生真實的寫照。后世歌曰:“長槍一橫花飄零,松風追月伴我行。無雙人間世如夢,傾奇萬世永留名”。
主要作品
漢詩作品
后朝戀
雞報離情曉月殘,送君內(nèi)外獨長嘆。
可知尺素墨痕淡,別淚千行不得干。
瀟湖夜雨
古渡沙平漲水痕,一篷寒雨滴黃昏。
蘭枯惠死無尋處,短些難招楚客魂。
瀟湖聽雨宿孤舟,滴滴分明千斛愁。
虞舜不沖天亦泣,余聲酒竹半江麗。
辭世作品
七年の病なければ三年の蓬も用ひず。云無心にして岫を出るもまたをかし。詩歌に心なければ、月花も苦にならず。寐たき時は晝も寢、起きたき時は夜も起る。九品蓮臺に至らんと思ふ欲心なければ、八萬地獄に落つべき罪もなし。生きるまでいきたらば、死ぬるでもあらうかとおもふ。
云無心以出岫亦為詩,若無心花月亦不苦。 沒有七年之病, 不用三年之艾。 困欲眠時晝亦眠,醒欲起時夜亦起。 若無登九品蓮臺之欲, 亦無墮八萬地獄之罪。 若盡情活到當活之日,死亡不過是退隱而已。(出自有名的《無苦庵記》)
全文翻譯如下:
無苦庵(指慶次本人)上無可敬孝之親,下無可憐憫之子。雖無出家之念,卻以結發(fā)為難事,索性一并剃之。十指靈活雙足矯健,是以并無座轎從人之需。素無疾病纏身,是以灸治遠避。云無心以出岫,也自成一趣。若心無詩歌之屬,月殘花謝便也不再以為苦。困欲眠時雖晝亦眠,醒欲起時雖夜亦起。若無登九品蓮臺之欲, 亦無墮八萬地獄之罪。生時若盡興而活,死亡也不過退隱而已。
關連作品
小說、漫畫
花之慶次-原作:隆慶一郎,作畫:原哲夫(漫畫)正義凜然 直江兼續(xù)-原作:原哲夫?堀江信彥,作畫:武村勇治(漫畫)山風短“第一幕 女忍紅騎兵”-原作:山田風太郎,作畫:瀨川雅樹(漫畫)一夢庵風流記-隆慶一郎著(小說)戦國風流武士-海音寺潮五郎著(小說)戦國風流-村上元三著(小說)前田慶次郎-天下無雙の傾奇者-近衛(wèi)龍春著(小說)恨相逢之戰(zhàn)國之戀·VIVIBEAR·著(小說)電影、電視劇、舞臺劇
傾奇者慶次(2015年,NHK時代。├遗c松(2002年,NHK大河劇)あばれ大名(1959年,東映電影)風流夢大名 -花の慶次郎-(原作:隆慶一郎,一夢庵風流記的舞臺。⿲氌A奇絵巻『一夢庵風流記 前田慶次』(2014年,寶冢雪組的舞臺劇,原作:隆慶一郎『一夢庵風流記』)游戲、動畫
信長之野望系列(制作:光榮)太閣立志傳系列(制作:光榮)戰(zhàn)國無雙系列(2004年~、制作:光榮、聲:上田祐司)戰(zhàn)國BASARA(2006年~、制作:CAPCOM、聲:森田成一)無雙OROCHI系列(2007年~、制作:光榮、聲:上田祐司)信喵之野望(制作:光榮)人物評價
受到隆慶一郎的小說「一夢庵風流記」及漫畫「花之慶次——在云的彼方」的影響。利益被大家認知的是一個力大無窮,一騎當千的武人形象。平成之后人們對于利益留下“傾奇者”的印象,其實也是受到這些作品的影響。
在這個大前提下,近幾年的SLG及ACT(如光榮的信長野望系列、戰(zhàn)國無雙系列)均把利益描述成一個武藝精通的武士或者能力過人的劍客;體格魁梧、善于槍術、長谷堂之戰(zhàn)也被大肆渲染……當然,你也可以把利益看作是一名博古通今,愛好與文化人交流的文人。
山形県米沢市的宮坂考古館有利益留下的甲胄等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