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軼事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錄了一段田鳩與楚王的對話:楚王謂田鳩曰:“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而不辯,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晉公子,令晉為之飾裝,從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晉,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此可謂善嫁妾而未可謂善嫁女也。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币馑际钦f,有一次楚王問田鳩說:“墨子是著名的學派領(lǐng)袖,他努力實踐自己的學說,但他的言論卻無文彩,這是為什么呢?”田鳩于是給楚王講了“秦伯嫁女,盛裝打扮了陪嫁的媵妾,結(jié)果晉人愛這些媵妾卻不愛秦伯之女”和“楚人賣珍珠給鄭人,把裝珍珠的盒子做得非常漂亮,結(jié)果鄭人要了盒子卻沒有要珍珠”兩個寓言,告訴他說:墨子主要想向人們宣傳先王之道,不是想讓人們注意他的美妙言辭,所以他語言質(zhì)樸無華,不講究修飾。這個故事一個方面表明了田鳩對祖師墨子文風樸實、勤奮實踐的尊崇和敬仰,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nèi)藨摪炎约旱闹饕康暮托袨榻y(tǒng)一起來,不要丟西瓜撿芝麻,舍本逐末,從而事與愿違。
田鳩的第二件事見于《韓非子·問田》:徐渠問田鳩曰:“臣聞智士不襲下而遇君,圣人不見功而接上。令陽城義渠,明將也,而措于毛伯;公孫亶回,圣相也,而關(guān)于州部,何哉?”田鳩曰:“此無他故異物,主有度、上有術(shù)之故也。且足下獨不聞楚將宋觚而失其政,魏相馮離而亡其國?二君者驅(qū)于聲詞,眩乎辯說,不試于毛伯,不關(guān)乎州部,故有失政亡國之患。由是觀之,夫無毛伯之試,州部之關(guān),豈明主之備哉!”大意是,有一次,徐渠問田鳩:“我聽說智慧圣明的人都不是一步步從下級選拔上來的,他們往往直接被君主所任命;可義渠明明是個水平很高的將軍,公孫亶回也是個不錯的相才,可國君卻給了他們很低的官職,這是為什么呢?”田鳩說:“沒別的原因,這恰恰證明君主會使用人才。楚將宋觚、魏相馮離就是因為沒有基層實踐經(jīng)驗,僅僅紙上談兵,最后才失政亡國的?梢,一個優(yōu)秀人才,必須要先在基層鍛煉一些時間,才能增長才干,最終成熟!碧秫F的這個故事,闡明了領(lǐng)導者選拔使用人才時,要注意在基層實踐中培養(yǎng)的道理,與墨家務實的作風十分吻合。
田鳩的第三件事分別見于《呂氏春秋》和《淮南子》,內(nèi)容大同小異!秴问洗呵铩ば⑿杏[第二·首時》記載: 墨者有田鳩欲見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見?陀醒灾诔跽,往見楚王。楚王悅之,與將軍之節(jié)以如秦。至,因見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淮南·道應訓》記載:墨者有田鳩者,欲見秦惠王。約車申轅,留于秦,周年不得見?陀醒灾跽,往見楚王,楚王甚悅之。予以節(jié),使于秦。至,因見。予之將軍之節(jié);萃跻姸f之。出舍,喟然而嘆,告從者曰:“吾留秦三年不得見,不識道之可以從楚也!贝笠馐翘秫F到秦國去,想拜見秦惠王,陳說自己的治國主張,可苦于沒人引薦,很多年沒有見著。后來不得已又到了楚國,拜見了楚王。楚王對田鳩十分欣賞,給了他將軍的符節(jié),讓他以楚國使者的身份到秦國出使。到秦國后,田鳩終于見到了秦惠王,秦惠王對田鳩的見解十分敬佩。從秦宮出來后,田鳩非常感慨,他嘆道:“我以前在秦國多年,但得不到引薦,現(xiàn)在一當上楚使,立刻就受到了秦惠王的召見。看來,見秦惠王的道路原來在楚國?”這個故事含義深刻,既能說明人才受到壓制、得不到重用的苦楚;又能說明機遇的重要性;還能說明人的身份、地位的變化所帶來的世態(tài)炎涼;也可以得出世間有些事情取得成功可以通過非正常的途徑來完成的道理。
主要作品
著有《田俅子》一書!稘h書·藝文志》著錄《田俅子》三篇,已佚。今有《田俅子》輯文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