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阿歷克塞一世科穆寧 Αλ?ξιο? Α' Κομνην(1048年—1118年8月15日)科穆寧王朝的拜占庭帝國皇帝(1081年—1118年在位)。他在拜占庭恢復了科穆寧家族由于伊薩克一世被廢黜而中斷的統(tǒng)治。
地主家庭出身,1068-1081年間,他為羅曼努斯四世、邁克爾七世、奈塞弗勒斯三世等短命皇帝屢立戰(zhàn)功,后來,他從奈塞弗勒斯三世手中篡奪帝位。1081年4月加冕為皇帝。阿歷克塞一世在拜占庭帝國四面受敵的形勢下繼承皇位。在西方,諾曼人企圖蠶食帝國的歐洲領(lǐng)土;在東方則有更可怕的敵人突厥人正在虎視眈眈。阿歷克塞一世在即位后第一年與威尼斯結(jié)盟,以抵御由羅貝爾·吉斯卡爾率領(lǐng)的諾曼人對希臘的侵襲。為換取與威尼斯的盟約,他給予威尼斯商人在東方貿(mào)易中的許多特權(quán),從而得到威尼斯海軍的協(xié)助。他最終于1085年打敗了羅貝爾·吉斯卡爾。1091年,阿歷克塞一世借波洛韋茨人之力打敗了沖破多瑙河防線屢次侵擾巴爾干半島的突厥部落之一佩切涅格人。成功的解除了北方的危機。對于在安納托利亞中部地區(qū)建立的羅姆(科尼亞)蘇丹國,阿利克塞阻止他們進一步擴張,1081年與科尼亞蘇丹蘇萊曼伊本顧塔爾米什訂立和約,1093年又于顧塔爾米什的兒子基利克阿爾斯蘭及其它在拜占庭東部的穆斯林君主簽訂類似合約。使東方的局勢暫時穩(wěn)定下來。但基利克阿爾斯蘭乘兩國和平的機會兼并了安納托利亞的埃米爾查哈的領(lǐng)土和艦隊,勢力大漲,成了拜占庭新的威脅。
1095年,阿歷克塞一世向教皇烏爾班二世求援,希望歐洲基督教國家能幫助拜占庭從塞爾柱人手中收復安納托利亞。希望擴大權(quán)力的教皇隨即號召并促成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在第二年,主要由法國貴族組成的十字軍抵達君士坦丁堡,在十字軍將領(lǐng)中包括阿歷克塞一世的宿敵羅貝爾吉斯卡爾之子塔蘭托的博希蒙德。為避免十字軍成為拜占庭帝國的新威脅,阿歷克塞一世強行要求十字軍領(lǐng)袖們向他效忠。實際上,這些歐洲的落魄子弟確實懷有自己的目的。在十字軍幫助下,阿歷克塞一世奪回了安納托利亞西部,但是他未能阻止十字軍將領(lǐng)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建立起一批典型的西歐式封建國家。1108年,由于在東方的諾曼人象征式地承認拜占庭帝國的宗主權(quán),并把相當大的一部分從塞爾柱人手中奪回的亞洲領(lǐng)土交給帝國統(tǒng)治,阿歷克塞一世與塔蘭托的博希蒙德的斗爭宣告結(jié)束。
在內(nèi)政方面,阿利克塞加強中央集權(quán),建立常備海陸軍,努力加強拜占庭在安納托利亞西部,南部地區(qū)和地中海水域的實力地位,為了解決財政困難,他毫不猶豫的抄沒教會的財產(chǎn),阿利克塞力挽狂瀾,維護帝國的完整,使王朝延續(xù)到1204年。但他無法長時期制伏十字軍拉丁公國,也無力抵擋諾曼人對西部島嶼和各省的蠶食,盡管他的外交手段看起來得心應手。
1148年,阿歷克塞一世的女兒安娜·康尼娜寫成他的傳記《阿歷克塞傳》。這是關(guān)于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期拜占庭帝國歷史的最重要的史料